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摄政王李贞亲率大军出征吐蕃的消息,如同一声战鼓,擂响了整个大唐帝国。玄甲军的铁骑踏起滚滚烟尘,旌旗招展,向着西北方向迤逦而去。

长安城的百姓涌上街头,目送着这支承载着帝国希望的军队远去,心中交织着期盼与忧虑。

朝堂之上,随着李贞的离开,权力的重心,无可争议地、也更加彻底地,落在了留守监国、坐镇京师的晋王妃武媚娘肩上。

然而,大军出征不过旬日,坏消息便接踵而至。

八百里加急军报送入两仪殿,字里行间透着不祥:大军行至陇山古道,遭遇数十年不遇的罕见暴雨,山洪暴发,冲毁栈道,粮草辎重车队受阻于峡谷之中,寸步难行。

更令人心悸的是,军报末尾提及,先锋斥候屡屡遭遇不明身份的冷箭袭击,已有数名军士伤亡,显然有敌人在暗中窥伺,意图趁天灾制造人祸。

远征大军,尚未与吐蕃主力接战,便已陷入补给困难、腹背受敌的困境。

消息传开,长安城内刚刚因清洗叛逆而稍显平静的气氛,瞬间又紧绷起来。

一些原本就对武媚娘掌权心怀不满、或是在清洗中侥幸残存的旧势力,开始暗中窃窃私语,将天灾与人祸联系起来,隐隐散布“女主当国,天降灾异”的流言。

两仪殿内,烛火映照着武媚娘沉静如水的面容。她仔细阅读着军报,指尖在“暴雨阻路”、“冷箭袭扰”等字眼上轻轻划过,眉头微蹙,却并无惊慌之色。

“王爷大军受阻,乃天时不利,非战之罪。”她放下军报,对肃立一旁的裴炎、刘祎之等心腹大臣说道,“然,此亦警示我等,内政若不固,外患便难除。

前线将士用命,我等在后,更当励精图治,革除积弊,富国强兵,方能为王爷提供坚实后盾,亦让那些宵小之辈,无隙可乘!”

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瞬间驱散了殿内因军报带来的阴霾。

所有人都明白,这位王妃,绝不会因暂时的困难而退缩,相反,她将以此为契机,推行她酝酿已久的、更为深刻的变革。

次日大朝会,太极殿内的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

龙椅空悬,摄政王远征,御阶之下,武媚娘端坐于特设的珠帘之后,虽无摄政王名分,但其威仪气场,已然是实际的决策者。百官行礼,目光复杂,有敬畏,有疑虑,也有暗中窥探。

朝会议程刚一开始,武媚娘便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她并未先议军务,而是命中书侍郎裴炎,宣读了一份由她亲自主导修订的《大唐新修姓氏录》序言及部分纲要。

裴炎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内容却如同惊雷,炸得所有出身世家大族的官员头晕目眩!

新的《姓氏录》彻底打破了魏晋以来以“郡望门第”论高下的传统,将当朝勋贵、有功之臣的家族列为上等,而将那些徒有虚名、却无实绩的旧士族大幅降等!

更令人震惊的是,序言中明确写道:“夫世家者,非以地望论尊卑,当以功业定高下。

立国有功者,辅政有劳者,治民有方者,虽起于寒微,亦为国之栋梁,当列上品;徒恃祖荫,无益社稷者,纵号望族,亦应黜落……”

尤其让山东“五姓七望”(崔、卢、李、郑、王等)等传统高门大族无法接受的是,武媚娘所在的武氏家族,因其父武士彟的功勋及其本人“辅政有功”,被赫然列为第一等!

而大量在此次平定叛乱、治理地方中表现出色的寒门官员家族,也被提升等级,许多旧士族则被降等甚至剔除!

“荒谬!此乃祸乱纲常,颠倒黑白!”礼部一位出身清河崔氏的老侍郎忍不住出列,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裴炎手中的文书,“王妃娘娘!士族门第,乃千年传承,关乎礼法根本!

岂可因一时之功过而轻言变更?如此作为,将致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啊!”

“臣附议!”另一位出身太原王氏的御史也跳了出来,“《姓氏录》关乎士人体面,朝廷颜面!若按此录,则贩夫走卒亦可与诗礼传家之族并列,成何体统?恳请娘娘收回成命,遵循古制!”

一时间,数名出身高门的官员纷纷出言反对,情绪激动,引经据典,痛心疾首,仿佛武媚娘此举是要掘了他们的祖坟。

珠帘之后,武媚娘静静听着,面色无波。待反对之声稍歇,她才缓缓开口,声音透过珠帘,清冷而有力:

“诸位大人所言古制,本宫岂能不知?然,诸位可曾想过,尔等所恃之‘古制’,造就了多少尸位素餐之辈?压抑了多少寒门英才之路?

‘五姓七望’,名头固然响亮,然于国于民,又有几多实绩?去岁北疆战事,户部粮饷捉襟见肘时,诸位高门可曾慷慨解囊?今岁漕运梗阻,关中饥馑时,诸位望族可曾开仓赈济?”

她的话语如同鞭子,抽打在那些养尊处优的士族官员脸上。

“反之,程务挺将军,出身寒微,却屡立战功,保境安民;裴炎侍郎,家世不显,却勤于王事,夙夜在公;还有今岁科举脱颖而出的诸多寒门士子,皆怀经世之才,却因门第所限,郁郁不得志!

此等人才,难道因其出身,便永无出头之日?难道这大唐的江山,只能由几个固步自封、只顾自家利益的所谓‘高门’来维系吗?”

她猛地提高声调,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本宫修订《姓氏录》,非为坏乱纲常,正是要重树纲常!树立以‘功业’而非‘门第’为衡量标准的新的纲常!

让天下人知道,在大唐,只要你有才学,肯为国效力,立下功勋,便可光耀门楣,福泽子孙!

此乃激励天下英才,共保社稷之良策,亦是打破僵化、富国强兵之根本!谁若阻挠,便是与天下英才为敌,与大唐国运为敌!”

一番话,掷地有声,将个人利益与家国大义捆绑在一起,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那些反对的官员被驳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武媚娘趁热打铁,宣布了另一项更为根本的改革:“为广纳贤才,自今岁起,科举取士,常科录取名额增至三百人!

另设‘制科’,由本宫与宰相亲自主持殿试,面向所有有特殊才学者,不拘一格,量才录用!所有及第士子,皆需经本宫亲自面试,考其才学,观其器识!”

此言一出,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增加录取名额,已是打破了门阀对仕途的垄断,而由王妃亲自殿试,更是前所未有之事!这标志着,人才的选拔权,将被牢牢掌控在武媚娘手中。

旧士族们又惊又怒,却见武媚娘态度坚决,且手握兵权、又刚刚清洗了政敌,势不可挡,只得暂时隐忍,但心中的怨恨却更深了。

退朝后,武媚娘雷厉风行,立即着手推行新政。

她亲自召见吏部、礼部官员,详细审定《姓氏录》的最终名单,每一个等级的升降,都经过仔细考量,既要达到打击旧门阀、提拔新贵的目的,又要避免过于激进引发强烈反弹。

在审阅一份涉及流放官员家族的名单时,她看到一个名叫“柳文渊”的年轻士子,因其父牵连逆案被流放,但其本人颇有文名。

武媚娘沉吟片刻,批注道:“其父有罪,其子无辜。若确有才学,可准其参加今岁科举,一视同仁。”

与此同时,科举改革的诏书明发天下。

消息传出,整个帝国的寒门士子为之沸腾!无数怀才不遇的读书人,看到了鱼跃龙门的希望,纷纷收拾行囊,奔赴长安。是年秋闱,盛况空前。

贡院之前,人头攒动,来自各地的学子摩肩接踵,其中不乏布衣草鞋之辈。

殿试之日,武媚娘端坐于两仪殿偏殿,亲自担任主考。她并非简单地走个过场,而是对每一位进入最终面试的士子,都进行了细致的考问。

从经史子集到时政策论,她问题刁钻,切中要害,令许多徒有虚名的纨绔子弟原形毕露,也让真正有才学的寒门士子脱颖而出。

一位名叫刘锋的江南寒士,文章锦绣,在对答中更是言辞犀利,直指时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漕运、整顿吏治的激进主张,虽然有些观点略显偏激,但其才思敏捷、敢于任事的气质,深得武媚娘赏识。

她不顾部分考官对其“性情酷烈”的评语,亲自朱笔点其为本科状元!

刘锋感激涕零,当场发誓效忠,其眼神中的狂热,已然超出了对朝廷的忠诚,更夹杂着对武媚娘个人的崇拜。

除了政治改革,武媚娘在经济民生上也大刀阔斧。

她深知,权力的稳固最终依赖于民心的向背和国力的强盛。

她以摄政王名义,连续颁布诏令:

“劝课农桑,天下州县,务以垦田增户为考绩首要。新垦田地,免赋三年。”

“兴修水利,着工部勘察全国主要河道,拨付专款,整修堤防,开挖沟渠。”

“轻徭薄赋,减免受战乱和天灾影响州县的税赋,开放官仓,平抑物价。”

“鼓励工商,降低市税,整顿漕运,保障商路畅通。”

这些政策,实实在在惠及了底层百姓和中小地主、商人,迅速赢得了民心。

各地奏报开始出现“田亩增辟”、“仓廪渐实”、“市井繁荣”的喜讯。与之相比,那些旧士族空谈“礼法”的抗议,显得苍白无力。

当然,阻力并非没有。一些旧士族控制的州县,对新政阳奉阴违,甚至暗中阻挠。武媚娘对此毫不手软,通过裴炎控制的御史台和程务挺留下的军方情报网,严密监控地方。

一旦发现贪腐或抵制行为,立即派酷吏(如新提拔的刘锋)前往查办,罢官、流放,甚至处斩,绝不姑息。几次铁腕整治之后,地方官吏再不敢怠慢,新政得以迅速推行。

短短数月,大唐的朝堂和地方,风气为之一新。

寒门官员大量进入各级衙门,带来了蓬勃的朝气和高效率;经济民生开始复苏,社会趋于稳定;武媚娘的权威,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成效的显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朝臣们奏事时,已习惯于先观察她的脸色。

然而,就在武媚娘致力于内政改革,大唐帝国呈现中兴气象之际,边境的烽火并未停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一日,武媚娘正在两仪殿与裴炎、刘祎之商议漕运改革细则,一名鸿胪寺的官员却急匆匆求见,面色惶恐地呈上了一份来自吐蕃的国书副本,以及一份来自辽东的紧急军报。

武媚娘展开国书,吐蕃赞普的语气比以往更加傲慢无礼,不仅拒绝和谈,反而变本加厉地要求大唐割让河西走廊,并增加巨额“岁赐”,言辞间充满了轻蔑和威胁。

而那份来自安东都护府的军报则称,高句丽权臣盖苏文,趁大唐与吐蕃交战、摄政王亲征之际,蠢蠢欲动,频繁调兵遣将,袭扰边境,并扣押了大唐使臣,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更令人愤慨的是,鸿胪寺官员低声禀报:吐蕃与高句丽的使者,近日竟在长安西市的一家胡商酒馆中秘密会面,虽不知具体内容,但其勾结之势,已然明显!

“好!好一个趁火打劫!”武媚娘合上文书,眼中寒光凛冽,嘴角却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看来,是觉得我大唐新主初立,王爷远征,内政未稳,便可任人欺凌了?”

她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扫过西陲的吐蕃和辽东的高句丽,声音如同淬火的寒铁:

“裴相,拟文回复吐蕃赞普:大唐疆土,寸土不让!若要战,便战!”

“传令安东都护府:严密监视高句丽动向,若其敢越境一步,坚决反击,勿谓言之不预!”

“另外,”她顿了顿,语气中透出森然杀意,“告诉鸿胪寺,盯紧那些不请自来的‘客人’。本宫倒要看看,是谁给了他们这么大的胆子,敢在我长安城内,如此放肆!”

内外交困的危机,非但没有让她退缩,反而激起了她更强的斗志。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蟠龙谜局大明神医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飞刀圣剑2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