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彻底笼罩了城市,宿舍里只亮着一盏孤零零的台灯,在书桌上投下一圈温暖而专注的光晕。窗外远处的车流声模糊成一片低沉的背景音,更衬得室内的寂静。林逸坐在光晕中心,面前摊开着那本厚厚的、已经写满大半的《能力训练日志》。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记录新的训练数据或分析任务得失,而是翻到了全新的一页,页首,他用力写下了四个字:《能力总纲》。
确立“探索真相”为新目标后,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和迫切感驱使他停下匆忙的脚步。他意识到,在真正迈向那片未知的黑暗(幽暗沼泽,以及其代表的更深层秘密)之前,他必须对自己所拥有的力量、其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状态,进行一次彻底、冷静、系统性的梳理。盲目的探索与送死无异,他需要一张尽可能清晰的地图,哪怕这张地图上还布满着大片大片的“未知区域”。
他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所有关于能力的碎片化认知、痛苦的体验、惊险的测试结果以及从引导者AI和任务中获得的信息,开始分门别类地倾注到纸页上。
一、 能力核心:“时停穿入” (时空行者权限 - 临时)
本质:并非自身超能力,而是意外获得的、源于“看守者”文明的底层系统权限碎片。是bUG,是“钥匙”,也是被系统标记为“异常”的根源。
表现形式:
1.现实时间相对静止:发动后,除自身意识外,外界时间流速降至近乎为零(思维速度\/现实时间流速比 ≥ 6000:1)。
2.意识体穿入:意识可脱离肉体,在静止的时空(包括虚拟世界及一定程度影响现实)中自由移动、观察、交互。
3.权限干预:可在时停状态下,调用权限进行特定操作(如微观解析、数据格式化、环境标记等)。
驱动源:
1.主要:“能量逆向熵增缓存”(疑似与“看守者”文明技术或系统底层规则相关),消耗后需通过完成系统任务获取“贡献点”转换补充。当前状态:0.20\/100 (濒临枯竭)。
2.次要:现实身体生物能量(主要为血糖),支撑意识在超时间流中的高速活动,长时间\/高强度使用会导致剧烈饥饿、虚弱、低血糖。
核心参数:
1.最大持续时间:受能量缓存、精神负荷、操作强度共同影响。基础值(经wR-004危机后提升):+0.5秒 (现实时间基准)。
2.意识偏移容限:衡量意识稳定性,过度消耗精神力、遭遇规则冲击(如清除程序)会导致下降。当前状态:3.28σ (极度危险)。
3.锚点稳定度:衡量对权限的掌控力,通过系统性、精细化训练可缓慢提升,是降低“能见度”、提升权限的基础。当前状态:17% (低)。
二、 已知权限应用(部分需“微观解析”辅助)
1.基础领域:展开时停领域,冻结时空。
2.环境交互:在时停中移动非生命物体(消耗与物体质量、结构复杂度正相关)。
3.微观解析:深入观察数据\/物质底层结构,获取信息流。深度与消耗正相关,需节制。
4.数据格式化:清除特定目标数据(对非生命体\/错误数据有效)。
5.死亡标记(游戏内):快速锁定多个目标弱点,规则允许,消耗有下限。
6.规则欺诈(新):通过组合权限指令,利用逻辑悖论或伪造高阶权限,干扰或暂时欺骗底层清除机制(高风险,高消耗,初见成效)。
7.现实影响(有限):可在现实世界发动时停,并对电子设备、简单物理结构产生微弱影响(需极度谨慎,避免提升“能见度”)。
三、 关联系统与机制
1.引导者AI:系统接口,发布“世界修复任务”,提供有限信息和警告,立场为维护系统稳定。
2.任务系统:获取“贡献点”(可转换为能量或微量提升稳定度)的主要途径。任务本质多为修复“囚笼”破损或清除不稳定数据。
3.清理程序(purge protocol):系统终极安防机制,旨在识别、隔离、格式化“不可控异常”(包括“异常点”)。存在不同能级的子程序(如“自主清除子程序”)。
4.能见度 (Visibility Index):衡量“异常点”被系统探测到的概率,与权限使用频率、强度、地点(尤其在现实维度)正相关。过高会触发“清理程序”。
5.贡献点:系统内部激励资源,可转换为“能量缓存”或用于微量提升“锚点稳定度”。
四、 已接触特殊物品\/称号
1.【垃圾清除者】称号:效果:对非生命体伤害\/影响+1%。象征意义大于实用价值。
2.“看守者遗产”信息碎片:指向远古文明、囚笼、“神”之真相的知识片段。
3.“集体意识备份”(来自智械村阿尔法):蕴含AI情感与记忆的能量光团,曾用于驱动世界修复程序,意义不明。
五、 潜在成长路径(推测)
1.稳定度提升:通过系统性、精细化训练缓慢增长,是安全根基。
2.权限容量\/强度提升:疑似需在生死危机中,与高阶或同源规则力量碰撞,强行激发(如wR-004数据战斗后持续时间增加)。高风险,高回报。
3.获取特殊权限\/称号:可能通过完成特定任务或探索隐藏区域获得,具备隐匿、伪装或其他战略效果。
4.知识获取:理解“看守者”文明技术、系统漏洞、“神”之本质,可能找到从根本上改变处境的方法。
六、 主要威胁
1.能量枯竭:直接导致意识消散。
2.意识偏移:过度消耗或遭受冲击导致精神崩溃。
3.清理程序:系统层面的直接抹杀。
4.其他异常点:理念冲突或生存竞争带来的危险。
5.“观测者”组织:目的不明的外部势力。
6.被囚禁的“神”:潜在的、更高层级的灭世级威胁。
笔尖在纸页上沙沙作响,林逸神情专注,将纷乱的思绪和痛苦的经历,一点点转化为冷静的文字和数据。这个过程,本身就像是一次对自身力量和处境的“微观解析”,让他剥离了恐惧、迷茫和侥幸,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所处的坐标。
弱点显而易见:能量濒危,意识不稳,强敌环伺。
优势同样存在:独特的权限视角,初步掌握的数据战法,以及……刚刚确立的、超越生存本身的宏大目标。
他写完最后一项,放下笔,轻轻呼出一口气。台灯的光芒下,密密麻麻的字迹铺满了数页纸,像一份冰冷的体检报告,又像一本简陋的生存手册。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掠过日志上那些触目惊心的“危险”、“极度危险”、“濒临枯竭”,最终停留在那一行行关于能力本质、系统机制和世界真相的总结上。
一种明悟,如同清水洗去尘埃,在他心中变得无比清晰。
他不再是那个懵懂地使用能力、只为赢得比赛或苟延残喘的“玩家”。
“玩家”追逐胜负,享受规则内的乐趣,或在规则边缘试探。
而他,早已被抛出了规则的棋盘,被迫在棋盘之下,与制定规则的力量本身进行着生死博弈。
他触摸的是数据背后的代码,是时间背后的规则,是世界表象下的恐怖真相。
他追求的,不再是虚拟的荣誉或现实的利益,而是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关乎存在本质的答案。
他拿起笔,在《能力总纲》的末尾,另起一行,用力地、清晰地写下了一句话。这句话,既是对过往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宣言,更是对自身身份的最终定义:
“我不是玩家,我是……”
笔尖顿了顿,然后坚定地落下最后一个词——
“探索者。”
合上日志,封面上《能力训练日志》的字样似乎也拥有了新的含义。它记录的,将不再仅仅是技巧的提升,更将是一部……探索者手记。
林逸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窗外无垠的夜空。星辰闪烁,仿佛无数未知世界的眼睛,与《终极战场》数据深渊中的那些秘密遥相呼应。
前路未知,危机四伏。
但他已然明确了自己的身份与道路。
他是探索者林逸。
而他的探索,即将深入那片名为“幽暗沼泽”的……真相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