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简臣和陆玉景从蜀地返回京城时,正值初夏,太女府庭院里的石榴花开得正艳。两人直奔书房,向祁星黎详细汇报蜀地“锦绣坊”分店的筹备情况与岭南考察的细节——从张记布庄的取缔到王三作坊的合作意向,从从化荔枝蜜的品质到岭南香料的特色,一一说明。
祁星黎听完,指尖轻轻叩击桌案,眼中满是赞许:“你们做得很周全。蜀地的根基已稳,接下来要重点推进岭南‘新奇阁’分店。肖简臣,你熟悉商户运营与店铺装修,就负责分店选址、装修与人员招聘,务必贴合岭南百姓的喜好;陆玉景,你擅长货源对接,再去一趟岭南,与刘老板敲定荔枝蜜的长期供货细节,顺便把沉香、水果等货源也落实好,确保开业时商品充足。”
“是,殿下!”两人领命,次日便分头行动。肖简臣带着两名熟悉装修的工匠赶赴岭南,抵达从化后,他没有急着选店,而是先在街头巷尾走访——发现岭南百姓偏爱明亮通透的店铺,且喜欢带有本地花木装饰的风格。最终,他选定了从化主街的一间两层商铺,临街的一面全装成木格窗,既通风又能让阳光洒进来,还能让路人看清店内商品。
装修时,肖简臣特意叮嘱工匠:地面铺防滑的青石板(岭南多雨,青石板不易积水),货架用本地的荔枝木打造,还在二楼靠窗的位置设了两张茶桌,摆上岭南特有的功夫茶具,供顾客歇脚。为了贴合“新奇阁”的特色,他又在一楼角落放了个青铜香炉,每日清晨燃上一小块沉香,淡淡的香气顺着木格窗飘到街上,引来了不少路人驻足。
与此同时,陆玉景也再次抵达从化,与刘老板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刘老板每月供应五千斤荔枝蜜,且保证每批蜜都经过过滤、杀菌,绝无掺水;作为回报,“新奇阁”会帮刘老板的蜜坊宣传,还会与他合作开发荔枝蜜衍生品。两人一拍即合,刘老板当即召集工匠,在蜜坊旁搭了个小作坊,专门制作荔枝蜜香皂——用纯荔枝蜜混合皂角、植物油,脱模后切成小块,裹上油纸,既干净又便携。陆玉景还走访了从化的沉香商户,挑选了一批香气醇厚的沉香木,约定每月供应两百斤,用于制作香薰和沉香皂。
一个月后,“新奇阁”岭南分店万事俱备。开业当天,肖简臣和陆玉景早早地就站在店外,店门口挂着醒目的红绸,两侧贴着“平价好物惠百姓,太女用心暖岭南”的对联。百姓们听说太女府开了分店,纷纷围过来,好奇地往店里张望——只见货架上摆着一排排陶罐,里面装着琥珀色的荔枝蜜;旁边的木盒里放着沉香块、沉香香薰;还有叠得整齐的香皂,有荔枝蜜味的、沉香味的,甚至还有用岭南茉莉花做的茉莉香皂。
“这荔枝蜜多少钱一斤啊?”一个提着菜篮的老妇挤到前面,指着陶罐问。
“大娘,十文钱一斤,保证是纯荔枝蜜,您要是不信,我们可以先给您尝一点。”店员笑着拿起小勺,舀了一点蜜递过去。
老妇尝了一口,眼睛一亮:“甜!比我之前在集市上买的甜多了,还没有杂味!我买两斤!”
“大娘,买两斤我们还送您一小块荔枝蜜香皂,洗手特别香,还能去油污。”肖简臣上前补充道。
老妇接过香皂,放在鼻尖闻了闻,笑得合不拢嘴:“太女府的东西就是实在!以后买蜜就来你们这儿!”
有了老妇的带头,百姓们纷纷上前抢购。有人买荔枝蜜,有人买沉香皂,还有人好奇地询问香薰的用法。不到一个时辰,货架上的荔枝蜜就卖了一半,沉香和香皂也所剩不多。肖简臣和陆玉景看着店内热闹的景象,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环佩声传来,一个穿着绫罗绸缎、头戴金钗的女子走进店中,身后跟着两个丫鬟。百姓们见她衣着华贵,纷纷让出一条路。肖简臣认出她——此前考察时见过,是岭南知府的夫人。
知府夫人没有直接上前,而是先绕着货架看了一圈,当她看到沉香区时,眼中一亮,拿起一块沉香木闻了闻:“这沉香是从化本地的?香气真醇厚,比我从京城带来的还好。”
肖简臣连忙上前见礼:“夫人好眼光,这确实是从化深山里的沉香,都是选的年份足的料子。我们还可以根据夫人的喜好,定制沉香香薰——比如加入一点茉莉,或是保持纯沉香味,您看您喜欢哪种?”
“还能定制?”知府夫人有些惊喜,“那我要定制一款纯沉香的香薰,再买十斤荔枝蜜、二十块沉香皂,送给京城的亲戚。她们总说岭南没什么好东西,我正好让她们见识见识。”
肖简臣连忙让人备好商品,还特意用精致的木盒包装好,亲自送到知府夫人的马车上。知府夫人接过木盒,笑着说:“你们这‘新奇阁’办得不错,既实惠又精致,以后我会常来,也会让府里的人多来光顾。”
知府夫人的到来,让“新奇阁”的名气更大了。没过几天,从化周边州县的百姓都知道了“新奇阁”,有人特意赶几十里路来买东西;还有不少商户主动找上门,想跟“新奇阁”合作——有卖龙眼的商户,想合作做龙眼干;有卖芒果的商户,想试试做芒果香皂;甚至还有卖岭南药材的商户,想开发药材香皂。
肖简臣和陆玉景趁机筛选了几家信誉好的商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很快就在分店推出了龙眼干、芒果香皂等新品。这些新品一上架,又引发了一波抢购热潮,“新奇阁”在岭南的名声彻底打响了。
消息传到京城,祁星黎十分高兴。她立刻召集付乐云、苏知衍来到太女府书房,商议下一步计划。“现在‘锦绣坊’和‘新奇阁’在蜀地、岭南都站稳了脚跟,生意越做越大,但这还不够。”祁星黎指着桌上的地图,指尖落在岭南的港口位置,“我听说,岭南的广州港有很多商船,常年来往于南洋和西洋,那里的人对丝绸、香料很感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商船,把我们的蜀锦、香皂、香料卖到海外去,这不仅能赚更多的钱,还能让大启的商品被更多人知道。”
付乐云眼睛一亮:“殿下这个主意好!我们的蜀锦用植物染色,颜色独特;香皂和香料也是南洋、西洋没有的,肯定能受欢迎。只是我们对海外市场不了解,比如他们喜欢什么颜色、什么香味,还有贸易规则,都需要找熟悉的人帮忙。”
苏知衍则更关注安全:“海外贸易风险不小,海上有海盗,还有风暴,商船很容易出事。我们需要派可靠的人负责,还要组建一支护卫队,配备弓箭和刀盾,确保商船和货物的安全。”
祁星黎点头,将任务分配下去:“肖简臣和陆玉景在岭南,对当地港口和商船熟悉,就让他们负责海外贸易的前期准备——联系商船商户、了解海外市场需求;苏知衍,你从侍卫中挑选精锐,组建一支商船护卫队,加强训练,确保能应对海盗和突发情况;付乐云,你负责设计适合海外市场的包装,比如蜀锦要用防潮的丝绸包裹,香皂要印上简单的花纹,让海外的人一看就喜欢。”
“是,殿下!”三人齐声应下,眼中满是干劲。书房里的烛火摇曳,映着几人坚定的身影,一个关于海外贸易的蓝图,正在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