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提到的产品,在循环使用寿命和充电速度这些关键性能上,并没有超过灏阳已经通过中试的产品数据。
但在能量密度方面,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材料复合方法。还宣称实验室里的样品,能量密度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
就是这份白皮书,让不少下游厂商和行业分析师都动了心。对这家新兴公司多了不少关注。
“他们的投资方背景查过了吗?”
祁阳快速翻完报告,放下文件,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重点查了。”
沈弘毅指着报告里财务分析部分的一个名字。
“领投的是凯风创投,背景挺干净的,主要就是投先进制造和新材料这些领域。”
“但问题在跟投方里,你看这里——”
祁阳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北极星”三个字赫然映入眼帘。
他的眼神瞬间沉了下来。
果然,北极星没打算真的放弃钠离子电池这个热门领域。之前在灏阳这里碰壁,没能达成合作。他们立刻调转方向,找到了辉锐材料这个苗子,还大力扶持起来。
这倒是符合那些大资本的做事逻辑——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押几个方向,分散风险。
可这对灏阳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这意味着,灏阳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一个拿到了充足资金,还很可能和北极星有着某种战略配合的直接竞争对手,原本就不轻松的市场竞争,一下子变得复杂了许多。
“看来,我们一点都不能松懈了,以后的竞争只会更激烈。”
祁阳把报告轻轻丢回桌上,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他看向沈弘毅,一条条吩咐下去。
“辉锐材料提出的那条技术路线,你安排我们的技术人员好好分析一下。”
“看看这技术到底有多大潜力,有没有什么难以突破的瓶颈。”
“会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这些都要弄清楚。”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
“还有,你去跟韩教授和王工那边催一催。”
“下一代高能量密度材料的研发,必须再加快进度。”
“我们得往前跑,不能总被别人跟在后面盯着,被动挨打。”
沈弘毅连忙点头,赶紧拿出手机记录下来,然后转身就去安排各项任务。
办公室里,祁阳重新拿起那份报告,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校园生活并未因公司层面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繁忙事务而彻底停滞。
全球亚军带来的荣誉涟漪,还在持续扩散,并引发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效应。
经济学院院长亲自给祁阳打来电话,邀请他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在即将举行的天海财经大学七十周年校庆重要活动之一——“新时代投资与创新”学术论坛上,做一个十五分钟的主题发言。
这是一个颇具分量的邀请,意味着他的能力和成绩已经得到了学校最高学术层面的正式认可。
祁阳没有推辞,坦然接受。
他利用处理公司事务间隙的几个晚上,精心准备了一份发言稿。
他没有赘述新加坡比赛的具体过程或团队合作细节,而是将重点聚焦于如何将课堂所学的金融理论、管理模型与真实的商业实践、前沿的技术洞察进行深度融合,去系统性地解构和应对复杂的产业问题。
他巧妙地将“灏阳”解决材料一致性难题和“启明深瞳”开拓工业视觉市场的部分案例,经过脱敏处理后,作为具体论据融入讲稿,使其既有学术层面的思辨深度,又充满了来自一线战场的实战气息与说服力。
论坛当天,学校大礼堂座无虚席。台下就坐的不仅有本校师生,还有众多受邀返校的知名校友、企业代表以及兄弟院校的学者。
祁阳身着简洁的深色西装,站在聚光灯下,面对台下众多审视和期待的目光,沉稳地开始了他的发言。
他语言精炼,逻辑清晰,观点犀利,对技术趋势和商业模式的理解远超普通学生范畴,引得台下不时响起会意的掌声。
发言结束后的自由交流环节,几位从事金融科技和产业投资研究的教授主动与他交换联系方式,探讨未来在案例研究或项目分析上合作的可能性。
这份来自学术圈的认可,仿佛一股无形的推力,也间接促进了“启明深瞳”的进一步发展。
理工学院一位长期从事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研究的教授,在论坛结束后主动联系到张伟,表达了希望与“启明深瞳”合作,共同申请一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工信部联合支持的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这对于提升“启明深瞳”的基础研发能力、技术底蕴以及在学术界的声誉无疑是重大利好。
张伟兴奋地第一时间向祁阳汇报。
祁阳批示:“一定要积极对接,但以我们为主,明确商业利益与学术研究的边界,借助学术界的理论资源和科研力量,反哺我们的核心技术研发和长期技术储备。”
与此同时,邻省产业园终于传来了久违的、决定性的好消息。
经过韩教授团队夜以继日的工艺优化、算法迭代,以及陈明远领导的供应链攻坚小组的多方奔走和施压,困扰“灏阳”良久的温控模块危机,终于迎来了实质性转机。
一方面,技术团队通过引入更先进的算法,并结合计算模拟优化了烧结炉内的气流分布,成功在现有的硬件条件下,将核心温区的稳定性提升到了96.5%,波动范围缩小了40%,基本满足规模化量产初期对产品一致性的苛刻要求。
另一方面,供应链小组经过广泛筛选和艰苦谈判,在东欧找到一家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牌工业温控设备企业。
其主打产品的性能参数与德国进口品牌差距已缩小到5%以内,而价格更具竞争力,且交货期稳定。
首批紧急空运过来的样品,经过连续数百小时的极限压力测试,结果良好,关键指标完全达标,“灏阳”已立即启动了小批量的采购流程。
更为关键的是,在原供应商方面,持续的商务交涉、严正的法律风险提示以及对可能寻求替代方案的明确表态,终于起到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