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言于静室之中做出的抉择,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下引爆了两颗深水炸弹,其引发的波澜,很快便以超越常人理解的方式,震撼了整个现实世界。
首先察觉到异常的,是遍布全球的地质与气象监测网络。
先是位于北部海域的几个监测浮标和过路卫星,传回了异常的数据。一片原本空旷的海域,上空毫无征兆地汇聚起浓得化不开的厚重云雾,那云雾并非寻常的灰白,而是一半呈现出冰晶般的莹蓝,一半则翻滚着暗红如岩浆的色彩!剧烈的能量波动从云雾下方传来,搅动得那片海域波涛汹涌,仿佛有巨兽即将破水而出。
几乎在同一时间,西部广袤的昆仑山脉深处,某个人迹罕至的区域,多个地震监测站记录到了持续的低频、高强度地脉震动,并非典型的地震波形,更像是一种……庞大的结构正在从地底深处强行拱起!卫星图像显示,那片区域的山体轮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改变,一座更加险峻、主峰仿佛被削平、隐隐有恢弘建筑轮廓浮现的山峦,正拔地而起!
消息如同闪电般传回各国相关机构,引发了最高级别的关注。而在本国,NSId的指挥中心内,更是瞬间进入了临战状态。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分屏显示着北部海域那奇异的冰火云雾,以及西部昆仑山脉那正在“生长”的宏伟山峦实时影像。各种探测数据如同瀑布般刷下,刺耳的警报声与各部门的紧急通讯请求交织在一起。
“确认能量源!与之前‘五绝遗迹’、‘葵花地宫’同源,但强度超出数个量级!”
“北部海域目标,能量场稳定,兼具极端低温与高温特性,初步判定为实体岛屿正在生成!”
“西部昆仑目标,结构复杂,能量场充满……攻击性与混乱特性,有高强度物理结构正在具现化!”
“根据能量特征与沈清言近日讲述的《倚天屠龙记》内容比对,高度匹配其描述中的‘冰火岛’与‘光明顶’!”
指挥中心内,所有人的脸色都无比凝重。一次性出现两处大型遗迹!这远超之前的任何一次!尤其是那个“光明顶”,光是看那能量读数和高耸险峻、易守难攻的地形,就让人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肃杀之气。
张守诚大校猛地一拍控制台,声音斩钉截铁:“所长!情况已经很明显了!沈清言这次玩得太大了!尤其是那个‘光明顶’,根据故事,那是要爆发大规模门派火并的地方!这种遗迹一旦完全开放,后果不堪设想!我建议,立刻出动快速反应部队,对两处遗迹实施最高级别的军事封锁!尤其是光明顶,必须完全隔绝,禁止任何非授权人员靠近!必要时,可以展示武力,进行威慑性打击!”
他的提议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军方和强硬派的想法。未知意味着风险,而大规模冲突的象征地,更是风险中的风险,必须牢牢控制在手中。
苏晚立刻出声反驳,她调出了之前沈清言讲述冰火岛与光明顶时,关于“仁心”与“抉择”的核心内容分析:“张大校,请冷静!沈清言此次具现两处遗迹,有其明确的用意!冰火岛象征‘仁心之源’与‘初心守护’,光明顶则是‘仁心之考’与‘冲突化解’的试炼场!如果我们一味采取高压封锁,尤其是对光明顶,岂不是完全违背了他试图传递的‘以仁心化解干戈’的核心理念?这可能会激化矛盾,甚至可能触发遗迹本身未知的反击机制!”
“理念?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前,那些虚无缥缈的理念都要靠边站!”张守诚寸步不让,“我们不能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去赌一个说书人的‘理念’是否正确!”
双方争论不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始终沉默注视着屏幕的周明远。
周明远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仿佛要穿透屏幕,看到那两处遗迹背后所代表的更深层意义。他脑海中飞速闪过与沈清言有限的几次间接交锋与观察,想起苏晚报告中提到的“文明导师”的定性,想起沈清言那看似随性、实则每一步都蕴含深意的行事风格。
良久,在愈发紧张的争论气氛中,周明远缓缓抬起手,制止了所有的声音。
指挥中心内瞬间安静下来。
“张大校的担忧,不无道理。一次性出现两处大型遗迹,尤其是光明顶,潜在风险极高,我们必须采取坚决措施。”周明远首先肯定了风险的存在,让张守诚的脸色稍缓。
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清晰地下达了指令,这指令却与张守诚的提议大相径庭:
“但是,对待这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遗迹,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必须采取差异化的策略。”
他指向屏幕上那片冰火交织的海域:
“对于‘冰火岛’,基于其象征‘初心’与‘仁善’的特性,以及相对孤立的地理位置(位于领海边缘),我决定,采取 ‘有限开放,观察为主’ 的策略。”
命令如下:
“第一,立刻派遣NSId直属科研团队与一支精干的外勤安保小队,乘坐专用舰艇前往该区域,建立前沿观察站。”
“第二,划定岛屿周边五海里为临时管制区,禁止未经授权的民用船只和飞行器靠近。但,不进行绝对的军事封锁。”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周明远语气加重,“允许并引导那些,真正因沈清言故事而产生共鸣,心怀‘仁善’之念,并自愿前往进行‘探索’或‘考验’的个人或小型团队,在经过严格审核和报备后,有限度地登岛。我们要观察,这所谓的‘仁心’规则,在现实中究竟会如何运作!”
这个决定,无疑是大胆的。它意味着官方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并参与了沈清言设定的“规则游戏”。
随即,周明远的目光转向那巍峨险峻的“光明顶”,眼神变得锐利:
“而对于‘光明顶’……此地象征意义过于敏感,潜在冲突性极强,绝不能放任自流。”
他下达了截然不同的命令:
“命令!西部战区快速反应部队,立刻出动!在光明顶遗迹外围,建立至少三道军事封锁线!设置禁飞区!未经NSId与最高指挥部联合批准,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以任何理由靠近遗迹核心区域!对外公布为‘军事演习区域’和‘地质灾害高危区’!”
“同时,调派最高级别的能量屏蔽与信号干扰装置,尽可能隔绝内外信息流通,防止有人利用此地滋生事端!”
“对此地的策略是:绝对控制,深入研究,暂不开放!”
一松一紧,一放一收。
周明远的决策,体现了他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他既没有完全否定沈清言传递的价值观,给予“仁心”一个现实的展示窗口(冰火岛);又对可能引发巨大混乱的冲突源头(光明顶)施以最严厉的控制,将风险降到最低。这既是对沈清言的一种回应和试探,也是基于现实安全考虑的必要之举。
“所长!”张守诚还想再争辩。
周明远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执行命令吧。记住,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理解和掌控,而非简单的禁止或放任。对冰火岛的观察数据,和对光明顶的封锁控制,同样重要!”
命令迅速被传达下去。NSId的机器高效运转起来,两套截然不同的人马和方案开始同步执行。
不久后,官方发布了措辞谨慎的通报,确认了北部海域“新岛礁生成”与西部昆仑“地质构造变化”的现象,并公布了相应的海域管制与军事禁区的划定。
消息传出,举世哗然!
所有人都明白,这绝非普通的地质变化!这是沈清言笔下《倚天屠龙记》的遗迹,真的降临了!而且是双遗迹同时降临!
冰火岛!光明顶!
一个代表着仁心的起源,一个代表着冲突的巅峰!
网络上瞬间炸开了锅,人们热议着官方的差异化策略,猜测着冰火岛那“有限开放”背后隐藏的机遇,也恐惧于光明顶那森严的军事封锁所预示的风险。
而更多的势力,则将目光投向了那片冰火交织的海域。有限开放?仁心试炼?这似乎是一个可以触碰,可以参与的机会!无数心怀各种目的的人,开始蠢蠢欲动,将目光投向了北方。
沈清言站在书院阁楼,远眺北方,仿佛能感受到那片海域正在汇聚的暗流。他轻轻拂过《文明纪行》的封面,神色平静。
“种子已经播下,舞台已经搭好。接下来,就看世人,如何演绎这‘仁心’的试炼了。”
双生遗迹的降临,如同在这个躁动不安的时代,投入了两颗特质迥异的试金石。一场关于初心的追寻,与一场关于冲突的压制,同时拉开了序幕。而风暴的中心,似乎首先汇聚在了那片象征着“仁心之源”的冰火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