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祈比原剧情提前两年穿越而来。刚接管这具身体时,温宜因旧伤感染正躺在医院,原主的所有积蓄都已投入治疗,病情却毫无起色,医生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
原主因长期熬夜加班猝死,年仅二十三岁。温祈接手后,毅然承担起照顾温宜的责任。
了解基本情况后,温祈先是接下了原主的兼职,随后努力进入沈氏工作。在此期间,温宜身体逐渐好转,重返校园继续学业,而温祈则一直攒钱为她准备后续的手术费用。
如今任务即将完成,温宜也将迎来新生活,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温祈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这一切。
此时医院病房里,席映正趴在床上与乔宁商讨近期的商业动态。
徐思瑶安静地坐在一旁,低着头专注地削着苹果,依旧是一副温顺模样。
“最近关税政策有变动,你关注到了吗?”乔宁刚收到秘书的消息。最近她忙于乔氏内部清算,无暇他顾,但想到席映正在筹备新公司,或许已有对策,便特意前来商议。徐思瑶原本也要来探望席映,便一同前来。
“成本管控方面我已经全面更新了思路,具体方案发到你邮箱了。核心是建立系统的物流成本动态追踪机制,定期跟进并对比多家物流供应商的报价变动,特别要聚焦m国航线。通过整合资源、强化议价能力,并适时调整出货节奏来匹配运价窗口。”
“预计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将美线物流的整体报价压低,最终实现m国海运成本降低约6%。”
听完席映的阐述,乔宁安心不少。
“你的伤什么时候能好?现在公司正缺人手。”新公司是乔宁与席映共同创立的,双方各持一半股份。这个项目早已启动,如今已步入正轨。上次与章玉霏商讨的新能源合作项目,席映很感兴趣,而乔宁恰好认识相关领域的人才,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先试水新能源领域。
毕竟,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伤好了再说。”席映对复工兴致缺缺。
“一直盯着手机,在等谁的消息?”乔宁注意到席映的焦躁,好奇地问道。她早就知道席映打算脱离沈家,对今日的变故并不意外,但席映尚未告知她与温祈确认关系的事。
徐思瑶却很清楚席映在等谁的消息。
“嫂子今天没留下来陪你吗?”徐思瑶轻声问道。
一提这个,席映就垮下脸:“他明天要上班,先回去了。”
“你有女朋友了?什么时候的事?上次不是还见你对温祈有意思吗?”
“就是他。”
“对了,有空叫上薛默,我们一起吃个饭。”席映突然提议。
“你什么时候跟我弟弟这么熟了?为什么要特意叫他?”乔宁狐疑地打量着席映,总觉得他别有用心。
“你弟弟不就是我弟弟吗?总不能请你吃饭却把他落下吧。”席映的理由冠冕堂皇,但乔宁仍心存疑虑。
“你该不会把我弟弟当情敌了吧?”乔宁想到这个可能,忍不住笑出声。她知道弟弟与温祈是朋友,但薛默从未表现出对温祈有超越友谊的感情。
她觉得这种可能性极低,席映多半是想多了。
“怎么会,就是简单吃个饭。”席映此举确实是为了宣示主权。如果薛默对温祈没有非分之想最好,若有,那这顿饭就更必要了。
“好吧,到时候我会叫上他。”
“对了,最近沈铭那边似乎有动作,你多小心。沈家不会这么轻易放你离开的。”乔宁提醒道。
“我心里有数。你呢,徐瑾年那边怎么说?”
“他至今没有松口。不过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就算他不同意,还有思瑶在。”
“你有把握吗?”席映转向徐思瑶。
席映与徐思瑶交好并非偶然。徐思瑶幼年时,其父母尚未看清徐夫人的真面目,不知道她根本不喜这个孙女,便将女儿留在家中,双双前往海外拓展市场。
徐夫人自然对这个便宜孙女不甚上心,导致徐思瑶在徐家过得并不如意。十二岁那年,她结识了同样在沈家处境艰难的席映,两人惺惺相惜,逐渐成为好友。后来徐思瑶父母与徐夫人闹翻,带着女儿出国,两人才暂时分开。
重逢后虽有些生疏,但情谊犹在。
“我在国外这些年可不是白待的。这次回来就是为了处理家事,否则我何必放弃国外的舒适生活,回国受奶奶的气。”
“当初就因为我妈不愿生二胎,奶奶不停闹事,逼我爸离婚,变着法子折磨我妈。还暗中给我爸找小三,幸亏我爸没同意。她认为都是我的错,我出国前差点在家里的游泳池淹死,也是她的手笔。这些我都记着。”
正是因为那次险些丧命的经历,徐思瑶的父母才幡然醒悟,坚决带着女儿出国。
“当年我爸离开徐家时几乎一无所有,全靠我妈和外公外婆的支持。奶奶从头到尾不闻不问。”
“这笔账,我不会就这么算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徐思瑶的尤其厚重。
“在我爷爷奶奶眼里,我再聪明也只是个女孩,比不上男孩。传宗接代必须靠儿子。”徐思瑶面色阴郁,往事历历在目。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进入徐氏?那样不是更容易成事吗?”
“我刚回来就急着进徐氏,小叔可能不会多想,但奶奶必定起疑。我当然得找个合适的时机。”从小在徐夫人面前,徐思瑶就学会了藏拙。
“放心吧,这件事我自有打算。再不济,还有我父母做后盾。”徐思瑶显得胸有成竹。
“时间不早了,我们该走了。”乔宁看了眼时间,示意徐思瑶。
席映懒洋洋地挥挥手,算是告别。
乔宁和徐思瑶前脚刚离开,一位不速之客后脚就踏进了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