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股穿透力,林墨心中微动,走上前拱手道:“晚辈林墨,见过道长。”
苏晴和丫丫也连忙行礼。
老道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坐吧。贫道玄清,在此处等候三位多时了。”
三人依言坐下,玄清道长给他们各倒了一杯茶,茶汤清澈,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道长怎知我们会在此经过?”林墨好奇地问道。
玄清道长抚须笑道:“世间万物,皆有轨迹可寻。三位从边境归来,一路向南,此乃必经之路。再者,贫道夜观天象,见将星南移,便知有贵客将至。”
林墨心中暗叹,这玄清道长果然是位得道高人。“不知道长找我们,有何指教?”
“指教谈不上。”玄清道长道,“只是见三位历经风雨,心中或有迷茫,想赠三位几句话。”
他看向林墨:“林施主心怀苍生,侠肝义胆,却也因此背负太多。有时候,放下并非退缩,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林墨心中一震,玄清道长的话正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一路走来,他为了守护他人,经历了太多凶险,心中确实有过疲惫和迷茫。
玄清道长又看向苏晴:“苏施主外柔内刚,聪慧机敏,只是过于在意身边之人,有时反而会忽略自身。须知,唯有先护住自己,才能更好地守护想要守护的人。”
苏晴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最后,玄清道长看向丫丫:“小姑娘心性纯良,历经磨难却不失赤子之心,此乃难得。只是前路漫漫,还需磨砺,方能真正成长。”
丫丫似懂非懂,但还是认真地点了点头。
玄清道长说完,端起茶杯:“言尽于此,三位好自为之。”
林墨起身,深深一揖:“多谢道长指点,晚辈受益匪浅。”
“道长,您知道阴煞之主吗?”林墨忽然想起此事,问道。
玄清道长眼中闪过一丝凝重:“阴煞之主乃天地阴煞所聚,邪异非凡。当年它被封印,如今封印松动,恐有出世之危。”
“那该如何应对?”林墨连忙问道。
“解铃还须系铃人。”玄清道长道,“阴煞之主因人心贪念而生,也需以人心正念压制。林施主身上有静心观的气息,想必与静心观渊源不浅,或许静心观的镇观之宝‘静心玉’能派上用场。”
林墨摸了摸胸口的护心玉,那正是静心观的静心玉。“多谢道长告知。”
天色已晚,玄清道长留他们在此借宿。夜晚,林墨辗转反侧,玄清道长的话和阴煞之主的事在他脑海中盘旋。
次日清晨,三人向玄清道长和小道童辞行。玄清道长送给林墨一枚玉佩:“此乃清心玉,危急时刻或许能帮上忙。”
林墨谢过,接过玉佩,与苏晴、丫丫一同离去。
离开山坳,丫丫问道:“林墨哥哥,那个道长说的阴煞之主很厉害吗?”
“嗯,非常厉害。”林墨道,“但只要我们心存正念,就不用怕它。”
一路向南,又走了几日,终于看到了落霞山的轮廓。熟悉的山峦,熟悉的草木,让三人心中都涌起一股归属感。
回到小屋,一切还是离开时的样子,只是院子里的杂草长了不少。三人动手清理了一番,小屋又恢复了往日的整洁。
夜晚,三人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享受着这份久违的宁静。
“还是家里好。”丫丫伸了个懒腰,靠在苏晴怀里。
“是啊。”苏晴笑道,“以后我们就在这里好好生活。”
林墨却看着远方,心中想着玄清道长的话和阴煞之主的事。他知道,这份宁静或许只是暂时的,阴煞之主一日不除,天下便一日不得安宁。
“苏晴,丫丫,”林墨忽然开口,“等过段时间,我们去一趟静心观吧。”
“去静心观做什么?”苏晴问道。
“我想了解更多关于阴煞之主和静心玉的事。”林墨道,“玄清道长说,静心玉或许能压制阴煞之主。”
苏晴点了点头:“好,我跟你一起去。”
丫丫也道:“我也去!”
林墨笑了笑:“好,我们一起去。”
接下来的日子,三人在落霞山过着平静的生活,同时也在加紧修炼,为前往静心观做准备。林墨的剑法越发精湛,苏晴的身法也更加灵动,丫丫的进步更是明显,已经能熟练地运用短剑自保。
这日,林墨正在山中修炼,忽然感觉到胸口的静心玉微微发热,一股暖流涌入体内。他心中一动,这静心玉从未有过如此反应,难道是有什么变故?
他连忙回到小屋,发现苏晴和丫丫也正看着他,眼中带着疑惑。
“怎么了?”苏晴问道。
“静心玉有反应了。”林墨道,“或许阴煞之主有异动,我们得尽快前往静心观。”
三人不再犹豫,简单收拾了行装,再次离开落霞山,向着静心观的方向而去。
前路未知,但他们心中充满了决心。无论阴煞之主有多强大,他们都要与之抗衡,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
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