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80年,武则天终于找到了除掉李贤的机会。
她派人向李治告发,说太子李贤在东宫私藏兵器,意图谋反。
李治一开始并不相信,觉得李贤是个孝顺、贤能的人,不可能做出谋反这样的事。
可武则天坚持要彻查,还派了自己的亲信裴炎负责调查。
(??へ ?? ╮ )
裴炎按照武则天的旨意,在东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查,果然找到了大量的兵器。
其实这些兵器都是李贤为了自保而私藏的,根本没有谋反的意图,但在武则天的运作下,这件事被定性为“谋反”。
李治虽然心里不忍,但在武则天的压力下,也只能下令将李贤废黜为庶人,流放巴州。
(▼皿▼#)
被废黜的那天,李贤穿着庶人的衣服,站在东宫的门口,看着曾经属于自己的宫殿,心里充满了悲愤和不甘。
他知道,自己是被老妈陷害的,可他却无力反抗。
此时此刻弹幕也炸开了锅:
?【卧槽!武则天也太狠了吧?就因为儿子不听话,就诬陷他谋反?】
?【李贤也太冤了吧!私藏兵器明明是为了自保,怎么就成谋反了?】
?【感觉李贤就是太刚了,不知道收敛锋芒,才被武则天抓住了把柄~】
?【心疼李贤!从完美储君变成阶下囚,落差也太大了吧】
……
李贤被流放巴州后,武则天并没有放过他。
她派了自己的亲信丘神积前往巴州,监视李贤的一举一动丘神积到达巴州后,按照武则天的旨意,逼迫李贤自杀。
公元684年,李贤在巴州的宅院里,写下了那首着名的《黄台瓜辞》,随后接过内侍递来的白绫,结束了自己年仅31岁的生命。
<(`^′)>
李贤的死,让李治悲痛欲绝,但他此时已经病重,根本没有能力追究武则天的责任。
直到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李显复位,才为李贤平反昭雪,追赠他为“章怀太子”,将他的灵柩迁回长安,陪葬乾陵。
(;`o′)o
这位反骨太子的悲剧在于他有才华却和武则天刚硬,这,成了他致命的弱点~
(-i_- )
李贤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
他有才华、有能力、有抱负,本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皇帝,开创盛世,可最终却因为自己的“反骨”,沦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
有人说,李贤的悲剧在于他太刚了,不懂得收敛锋芒,不懂得在武则天面前装孙子。
如果他能像哥哥李弘那样仁厚、低调,或许就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可也有人说,李贤的刚硬,正是他的可贵之处。
在那个权力至上、亲情淡薄的帝王家,他敢于坚持自己的主见,敢于反对老妈的独裁统治,这份勇气,值得敬佩。
? – _ – ?
其实,李贤的悲剧,早已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他生在帝王家,母亲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权力欲极强,容不得任何人威胁自己的地位。
而李贤偏偏是个有主见、有才华、有威望的太子,这就注定了他和武则天之间,必然会发生一场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
e=e=(>Д<)ノノ!!
李贤的《黄台瓜辞》,不仅是他对自己命运的悲叹,也是对帝王家亲情淡薄的控诉。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犹自可,四摘抱蔓归”,
短短二十个字,道尽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他希望母亲能够手下留情,不要赶尽杀绝,可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杀的命运。
(??w??)
如今,当我们透过“历史”回望李贤的一生,依然会为他的才华而赞叹,为他的悲剧而惋惜。
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在大唐的历史天空中划过,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帝王家的残酷和无奈———
在权力面前,亲情、才华、威望,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I`*)
天幕上李贤自缢于巴州破院的画面刚暗下,长安东宫旧址上空就响起此起彼伏的哭声———
李贤的三子李光顺、四子李守礼正跪在地上,对着悬浮的天幕泪如雨下。
年仅10岁的李光顺攥紧拳头,粗布衣衫被泪水浸透,嘶吼道:
“父皇才没有谋反!
是武后诬陷你,逼死你啊!”
8岁的李守礼哭得浑身发抖,却死死咬着牙,小手指着天幕上武则天的身影:“
你看父皇写的《黄台瓜辞》,明明是劝你手下留情,你怎么能赶尽杀绝?!”
最小的孩子才3岁,不懂死亡的重量,只是跟着哥哥们嚎啕大哭,奶声奶气地喊着“要父皇”,小手紧紧抓着李光顺的衣角不肯松开。
(/_\)
天幕上的弹幕瞬间被心疼刷屏,密密麻麻盖满画面:
?【呜呜呜三个娃太惨了!刚失去父亲就成了“反贼之子”,往后日子怎么过啊】
?【《黄台瓜辞》越品越虐!李贤到死都在盼母子和睦,武则天却铁石心肠!】
?【李光顺小小年纪就敢硬刚武则天,不愧是李贤的种!这反骨基因刻进dNA了~】
?【科普:李守礼后来被武则天囚禁,常年遭鞭打,留下风湿后遗症,一到阴雨天就疼得直哭】
?【李隆基:没想到我伯父这么刚!还好我后来逆袭成唐玄宗,替他报仇了(手动狗头.jpg)】
?【武则天这操作,简直是“斩草要除根”啊!连亲孙子都不放过?】
……
就在孩子们哭喊之际,天幕画面切换,聚焦洛阳紫宸殿———
李贤刚死,武则天就露出了雷霆手段。
她先是以“李贤余党”为由,大肆清洗朝堂:
曾经支持李贤监国的宰相张大安被罢官流放,东宫属官刘讷言被削职为奴,凡是与李贤有过交集的官员,要么被罗织罪名处死,要么被贬到偏远岭南。
紧接着,她提拔武承嗣、武三思等武氏族人,让他们掌控禁军和朝政,还下令修改律令,进一步削弱皇室宗亲的权力。
(*′I`*)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病重驾崩,太子李显即位(唐中宗)。
可李显刚当了一个月皇帝,就因为一句“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我把天下给岳父韦玄贞,有什么不行)触怒武则天,被当场废黜为庐陵王,流放房州。
随后,武则天又立幼子李旦为帝(唐睿宗),但李旦连上朝的权力都没有,只是被软禁在宫中的傀儡,所有朝政大权全被武则天牢牢攥在手里。
(=tェ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