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梧城的秋天来得悄无声息。风沙渐歇,城外的荒原上,枯黄的草茎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无数垂死的手,指向灰蒙的天空。
砚清的小院依旧安静。院中那尊“紫莲星陨炉”在晨光中泛着幽深的紫光,炉底的星辰莲纹隐隐流转。
苏棠每日清晨都会来此,擦拭炉身,检查灵火,然后取出几株灵草,小心翼翼地研磨、配比、投入炉中。
这日,她正将一撮“青灵草粉”倒入药碾,砚清却忽然从屋内走出,手中拿着一张写满药材名目的清单。
“苏棠。”他声音平淡,如同在说今日天气。
苏棠抬头,见先生神色如常,便放下药碾,恭敬行礼:“先生。”
砚清将清单递给她:“按这个,去百工坊,把能买到的,都买下来。”
苏棠接过清单,低头一看,眉头微蹙。清单上罗列的药材,皆是寻常之物:青灵草、火灵芝、雪苔、赤藤、枯心叶、寒髓花……这些草药在苍渊界并不稀有,药效也平平,多用于清热解毒、舒缓筋骨,算不得珍品。
“先生,这些……要买多少?”苏棠问道。
“越多越好。”砚清目光平静,“不限量,不还价,全买。”
苏棠一愣:“先生,您要这么多药材,是要让我炼什么丹吗?这……这得花不少灵石。”
砚清终于停下了扫帚,他直起身,目光平静地看向苏棠:“苏棠,你信我吗?”
“当然信!”苏棠毫不犹豫地回答,眼神里满是信赖,“先生教我‘让发生’,从未让我失望过。”
苏棠虽已跟随砚清日久,深知先生行事必有深意,但如此大规模地收购寻常草药,还是头一回。
最后苏棠没有多问,收好清单,转身欲走。
“记住,”砚清在她身后补充道,“不要解释用途,不要让人知道是我要的。就说……是你想试试新的丹方。”
苏棠回头,见先生眼神深邃,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一字未吐。她点了点头,将清单贴身收好,快步离去。
百工坊一如既往地喧嚣。木器、铁器、符器、丹器,琳琅满目,人声鼎沸。苏棠轻车熟路地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按照清单,一株一株地收购药材。
起初,商贩们并未在意。青灵草五枚黄品灵石一株,火灵芝十枚,雪苔八枚……价格公道,交易顺畅。
可当苏棠买下第十株火灵芝时,摊主终于忍不住了。
“姑娘,你这是要开丹房啊?”那是个满脸胡茬的中年汉子,眯着眼打量苏棠,“一口气买这么多,你炼什么丹呢?”
苏棠早有准备,微微一笑:“前辈说笑了,我只是想试试新的丹方,多备些药材,免得炼到一半不够用。”
“新丹方?”汉子挠了挠头,“可这些草药,都是最基础的,能炼出什么名堂?”
“前辈有所不知,”苏棠语气谦逊,“我师父常说,大道至简,最寻常的药材,也能炼出最不凡的丹药。我只是想试试看。”
汉子将信将疑,但见苏棠出手阔绰,也不再多问,继续称药。
可随着苏棠的采购量越来越大,消息很快在百工坊传开。
“嘿,听说了吗?那个新来的姑娘,一口气买了五十株青灵草!”
“真的假的?她要炼什么?清心丹?那也用不了这么多啊。”
“她还买了三十株火灵芝,二十斤雪苔……这哪是炼丹,这是要开药铺吧?”
议论声如风沙般扩散。苏棠充耳不闻,只管低头付钱。她心中清楚,先生让她保密,她便一个字也不会多说。
三日之内,苏棠将清单上的药材尽数购齐,堆满了小院的半个仓库。砚清只是看了一眼,便命她将药材分类存放,置于阴凉干燥之处,不得见光。
“先生,”苏棠终于忍不住问道,“这些药材……真的有用吗?”
砚清正在擦拭那方旧砚,闻言抬眼,目光如古井无波:“有用。但不是现在。”
苏棠心头一震,还想再问,砚清却已低下头,继续磨墨,仿佛刚才那句话,从未说过。
两个月后,青梧城的天空开始变得浑浊。
起初只是清晨的雾气比往日浓重,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腥味。城中居民并未在意,只道是秋寒将至。
可没过几日,雾气中开始夹杂着淡淡的灰黑色尘埃,吸入后喉咙干涩,咳嗽不止。最先发病的是城西的矿工,他们每日在虚裂带边缘劳作,吸入的尘埃最多。
起初只是轻微咳嗽,可短短三日,症状便急剧恶化。患者高烧不退,皮肤浮现蛛网般的黑纹,呼吸困难,最终在剧烈的咳血中死去。
恐慌如瘟疫般蔓延。
“雾气里有毒!”有人惊恐地喊道,“毒雾从虚裂带那边过来的!”
“快关门!别让雾气进来!”
“我爹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咳血了!大夫!大夫在哪!”
青梧城陷入一片混乱。城主府紧急关闭城门,禁止出入,可为时已晚。疫情已如野火,迅速烧遍全城。
就在这人心惶惶之际,砚清的小院前,悄然排起了一条长队。
苏棠站在院门口,手中捧着一个木托盘,上面整齐摆放着数十枚淡绿色的丹药。她脸色凝重,声音却清晰而坚定:
“此丹名为‘清瘟丹’,可预防感染,亦可缓解症状。每户限领一枚,不收灵石,只收一捧清水。”
人群先是愣住,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欢呼。
“真的免费?”
“天啊!他早就准备好了!”
“我就说她为什么大量购置药草!她一定是提前预知了疫情!”
苏棠没有解释,只是默默地将丹药分发给每一个前来领取的人。她的眼神中,有担忧,有悲悯,更有对先生的无限信任。
消息如风般传开。不到半日,砚清“仁医”的名声便响彻全城。
“她家先生早就算到了!”有人激动地说道,“你们还记得吗?一个月前,他让那个姑娘买了那么多药草!他早就知道会有疫情!”
“可他为什么不早说?为什么不提前警告大家?”有人质疑。
“他若提前说,只会引发更大的恐慌。”另一人反驳,“他选择默默准备,等到丹药炼成,才免费发放。这才是真正的仁心!”
“是啊,他不求名,不求利,只求救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圣人!”
赞誉声如潮水般涌来。砚清的小院前,很快堆满了人们送来的清水、食物、药材,甚至还有手工编织的护符。
可就在这片赞誉之中,一丝质疑的声音,悄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