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诉讼的胜利,如同久旱甘霖,让“归农”上下精神为之一振。
媒体报道的风向也开始悄然转变,从之前的质疑和观望,多了不少对自主创新和坚守精神的肯定。
与哈布斯堡家族办公室的合作谈判在短暂的暂停后重新启动,对方对“归农”在法律战中展现出的技术底气和陈飞的决断力表示了进一步的赞赏。
然而,就在这片看似好转的氛围中,伊莎贝拉·陈启动的“污染源”计划,如同一条毒蛇,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归农”的命脉所在——产品品质。
计划经过精心设计,目标并非“归农”最核心、监管最严的“灯塔基地”,而是选择了供应链中相对边缘、但同样挂着“归农认证”标志的一个中型水果合作社——位于南部省份的“金果源合作社”。
这个合作社以种植一种特色柑橘闻名,加入“归农”体系两年,品质提升显着,但内部管理和对“归农”价值观的认同度,远不如赵大田那样的核心基地。
“丰裕集团”通过复杂的中间人,买通了“金果源合作社”内部一个对收入不满、心怀怨怼的果园管理员。
在一个深夜,这名管理员按照指示,将一种无色无味、但能被精密仪器检测出的微量人工合成激素,混入了即将采收批次果树的灌溉系统中。
这种激素能轻微改变果实的外观,使其看起来更匀称,但会在果实内残留极微量的、不符合“归农”乃至中国有机标准的有害物质。
剂量被严格控制,既不会立刻导致食用者健康问题,又能确保在被“归农”的抽检或更严格的外部检测中查出。
这是一场极其阴险的“事故”栽赃。
几天后,这批柑橘如期采收,按照流程,一部分进入“归农”的会员直供系统,另一部分则发往了刚刚恢复合作的几个一线城市的高端超市。
起初,风平浪静。
直到一周后,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引爆了危机。
一位在知名外资检测机构工作的“归农”资深会员,出于职业习惯,对自己收到的“金果源”柑橘进行了极为细致的业余检测。在他实验室级别的设备下,那微量的激素残留无所遁形。
震惊之下,他将检测报告发布在了个人社交媒体上,并@了“归农”官方和几个食品安全大V。
“一直信任‘归农’,没想到也在用激素?!虽然含量极低,未超标(指普通食品国标),但这与你们宣传的‘生态种植’‘零化学添加’完全不符!信任崩塌!”
这篇帖子,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滴入了冷水,瞬间炸开!
“归农”一直以远超国标的生态标准作为核心卖点,消费者支付溢价购买的,也正是这份对“零农残”、“无化学激素”的信任。
此刻,这信任被无情地撕开了一道口子。
“天啊!连‘归农’都这样??”
“果然资本都是一个德行!”
“粉转黑!再也不买了!”
“必须给个说法!这是欺诈!”
舆论哗然,声浪远超之前的任何一次危机。之前所有的支持和同情,在“产品造假”这个根本性问题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愤怒的会员、看热闹的网友、以及之前被“归农”拒绝合作的竞争对手们,蜂拥而至,“归农”的官网、App、社交媒体账号再次陷入瘫痪状态。
苏小倩接到消息时,几乎站不稳。
她立刻下令,全线紧急下架所有来自“金果源合作社”的产品,并启动最高级别的危机应对程序。
陈飞在办公室,看着屏幕上那汹涌的负面评论和会员愤怒的质问,脸色铁青。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当,“归农”数年积累的信誉将毁于一旦,甚至比输掉十场专利诉讼的后果更严重。
“查!立刻内部彻查!从‘金果源’的土壤、水源、农事记录,到采收、包装、运输的每一个环节!”
陈飞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同时,立刻联系国内最权威的三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库存的、在途的、以及已经从会员手中回收的该批次产品,进行交叉平行检测!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弄清楚真相!”
吴瀚海带领技术和品控团队,连夜飞赴“金果源合作社”。
张奕则利用“数据琥珀”系统,试图追踪该批次产品在供应链上的所有数据节点,寻找异常。
然而,对手的准备十分充分。
那名被买通的管理员在事发后便迅速“病假”消失,不知所踪。
灌溉系统的记录也被人为抹去了一段。
“金果源”的社长面对吴瀚海的质询,一脸惶恐和茫然,坚称合作社绝对严格按照“归农”标准执行,从未使用任何违禁物质。
初步的内部调查,陷入了僵局。而外界汹涌的舆情,根本不给他们慢慢调查的时间。
“归农”官方发布的“正在紧急调查”的声明,在愤怒的公众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媒体开始用“归农激素门”来定义这次事件,之前关于陈飞“灰色往事”、关于“数据安全”的旧账也被重新翻出,形成了负面信息的叠加效应。
屋漏偏逢连夜雨。
此前被“归农”反不正当竞争诉讼逼得暂缓排他协议的几个大型渠道商,立刻发来公函,要求“归农”就产品质量问题做出正式解释,并威胁再次下架所有产品。
甚至连“归农”内部,也开始出现质疑和动摇的声音。
伊莎贝拉·陈在办公室里,看着屏幕上“归农”焦头烂额的报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冰冷的笑容。
“陈飞,这一次,我看你如何用‘阳光’来消毒?信任一旦破碎,可比修复技术难上一万倍。”
就在“归农”陷入前所未有的产品信任危机,内外交困之际,一直沉默关注事态发展的永昌爷,给陈飞打来了一个电话。
老人的声音透过电话线,带着一种穿越喧嚣的沉静:
“娃子,慌啥?地里的庄稼出了毛病,光围着田埂转圈圈没用。得蹲下去,看清楚虫眼在哪里,是啥虫子咬的。是人心里生了虫,还是地底下真的坏了根?弄清楚了这个,才能对症下药。”
永昌爷的话,像一道光,穿透了陈飞心中的迷雾。
他意识到,不能仅仅被动地调查和辟谣,必须主动出击,用更彻底的方式,来应对这场针对信任的毁灭性打击。
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再次震惊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