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暑气尚未完全消退,田里的稻穗却已日渐饱满,沉甸甸地低下了头,在微风中泛起金色的波浪。一年中最繁忙、也最令人期盼的秋收时节,即将来临。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气息。村民们开始磨镰刀,修整农具,检查粮仓,家家户户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抢收做着最后的准备。冷家也不例外。
这日清晨,冷烨尘站在院中,活动了一下左臂,感受着伤口处仅剩的些许紧绷感。他的目光掠过屋檐下挂着的一排排磨得锃亮的镰刀,以及堆放在墙角、准备用来搬运稻谷的箩筐和扁担。
凌初瑶从灶房出来,手里端着一碗刚熬好的、带着淡淡药香的汤水,见他望着农具出神,便走了过来。
“把药喝了。”她将碗递过去,目光也随之落在那些简陋的农具上,“再过几日,就该开镰了。”
冷烨尘接过碗,一饮而尽。温热的汤药下肚,带来熟悉的暖意。他放下碗,走到那堆农具前,拿起一把厚重的木连枷,在手中掂了掂。这是用几根木棍和皮绳制成的、用来给稻谷脱粒的传统工具,笨重且效率低下。
“往年秋收,家中劳力不足,爹和大哥最为辛苦。”冷烨尘的声音有些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疚。他常年在外,家中农事全靠老父和兄长操持,尤其是秋收这等重体力活。
凌初瑶看着他紧抿的唇线和微蹙的眉头,知道他又在为自己未能尽责而自责。她想起记忆中往年秋收的景象,男女老少齐上阵,顶着烈日,挥舞镰刀割下稻谷,再一捆捆挑到打谷场,用连枷反复捶打,或用牛拉石磙碾压,尘土飞扬,汗如雨下,一天下来也脱粒不了多少粮食。效率低下,人也累得脱层皮。
她的脑海中,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亮起。
是时候了。
智能管家无声启动,庞大的数据库瞬间调取出了“脚踏式打谷机”的完整结构图、原理说明甚至动态演示。那结构并不复杂,主要由木架、滚筒、传动齿轮和踏板组成,利用脚踏带动装有弯齿的滚筒高速旋转,将稻穗卷入后通过撞击和摩擦实现快速脱粒。效率远超人力捶打十倍不止!
这东西,一旦问世,必将引起轰动。
凌初瑶的心跳微微加速。她之前一直隐忍不发,一是自身立足未稳,二是缺乏合适的契机和材料。如今,冷烨尘归来,家中有了主心骨,她“将军夫人”的身份也多了层保障。秋收在即,正是拿出此物、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也能为家庭乃至整个村落带来巨大好处的最佳时机!
而且,由冷烨尘这个将军来主导或支持此事,远比她一个妇人凭空拿出惊世图纸要合理得多,也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猜疑。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走到冷烨尘身边,目光落在那些原始的农具上,语气带着几分若有所思的探究:“夫君,我见往年打谷,甚是费力。众人围作一团,挥动这连枷,半晌也打不下多少谷粒,且尘土极大,呛人得紧。不知……军中可有更省力、更快捷的法子?”
她问得巧妙,将话题引向了“军中”,给了冷烨尘一个思考的方向,也为自己后续的“灵感”埋下伏笔。
冷烨尘闻言,果然沉吟起来。他带兵打仗,讲究效率,对器械也颇为关注。他思索片刻,摇了摇头:“军中辎重运输,多用骡马车辆,亦有攻城器械,但于这谷物脱粒……并无专门研究。倒是有些利用轮轴、杠杆省力的原理,或可借鉴。”
他看向凌初瑶,见她听得认真,眸中似乎闪烁着某种奇异的光彩,不由得问道:“你可是有什么想法?”
凌初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蹲下身,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圆圈,又在旁边画了几个锯齿状的突起。
“我只是在想,”她一边画,一边缓缓说道,语气带着不确定的试探,“若是能造一个……嗯,一个带着许多小钩刺的圆滚子,用脚踩动它,让它飞快地转起来,然后把稻穗放上去……是不是就能很快地把谷粒都‘梳’下来?就像……就像梳头一样?”
她描绘得有些笨拙,甚至词不达意,但那个核心的意象——“转动的带齿滚筒”,却清晰地传递了出来。
冷烨尘的目光骤然一凝,紧紧盯住泥地上那个简陋的图示!他脑中飞速运转,结合凌初瑶那“梳头”的比喻,一个模糊却极具可行性的器械概念瞬间成型!
利用脚踏驱动,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带齿滚筒高速旋转,实现连续、高效的脱粒!这想法……堪称绝妙!
他猛地抬头,看向凌初瑶,眼中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的激赏!她一个深居简出的妇人,怎会想出如此巧思?!
凌初瑶迎着他震惊的目光,适时地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带着点不确定的羞赧,低声道:“我……我也是瞎想的,不知是否可行……”
冷烨尘没有立刻说话,他再次低头,看着地上那寥寥几笔的草图,眼神越来越亮。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器械运转起来的样子,看到了它所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他斩钉截铁地说道,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此想法……极妙!若真能制成,必是利国利民之神器!”
他看向凌初瑶,目光灼灼,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自己的妻子:“初瑶,你……你可知此物若成,意味着什么?”
凌初瑶在他灼热的目光下,微微垂眸,掩去眼底深处的了然与算计,轻声道:“若能帮家里、帮村里人省些力气,便是好事。”
冷烨尘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澎湃。他看着她纤细的身影,只觉得眼前女子身上笼罩的迷雾之后,是足以照亮一方天地的智慧光芒。
“此事,交给我。”他沉声道,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你且将你想到的,细细说与我听。我立刻去找信得过的匠人,务必在秋收前,将此物赶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