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沈念安渐渐长大,沈惊鸿开始让她参与朝政,培养她的治国能力。沈念安也没有辜负沈惊鸿和萧清辞的期望,她不仅学习刻苦,还很有主见,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建议,深受文武百官的认可。
在沈惊鸿的治理下,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粮食丰收,商业发达,军队强大,周边的国家也纷纷前来朝拜,称臣纳贡。这一时期,被百姓们称为“鸿辞盛世”,寓意着沈惊鸿和萧清辞共同创造的盛世。
萧清辞也没有停下为百姓谋福利的脚步。他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更多的医馆,培养了更多的大夫,让百姓们都能看上病、看好病。除此之外,萧清辞还设立了很多私塾。
沈惊鸿看到萧清辞为国家和百姓做了这么多事情,心里满是骄傲和爱意。
这天,沈惊鸿和萧清辞一起带着沈念安去民间视察。他们走在街头,看到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里满是欣慰。
“母皇,君后爹爹,你们看,百姓们都好开心啊!”沈念安拉着沈惊鸿和萧清辞的手,兴奋地说。
“是啊,”沈惊鸿笑着说,“这都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你也要像我们一样,为百姓谋福利,让百姓们一直这么开心。”
沈念安点了点头,认真地说:“母皇,我记住了。将来我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皇帝,让百姓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不辜负你和君后爹爹的期望。”
萧清辞看着沈念安认真的模样,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念安真乖。以后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跟我们说,我们会帮你的。”
三人继续在街头走着,不时有百姓认出他们,纷纷上前问好。沈惊鸿和萧清辞也热情地回应着,和百姓们聊家常,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
走到一家包子铺前,老板看到他们,连忙拿出几个刚蒸好的包子,递到他们面前:“陛下,君后娘娘,太女殿下,这是我刚蒸好的包子,你们尝尝。”
沈惊鸿接过包子,笑着说:“谢谢你,老板。多少钱?”
“陛下,不用钱,”老板连忙摆手,“这是我一点心意,能让陛下、君后娘娘和太女殿下尝尝我的手艺,是我的荣幸。”
沈惊鸿没有推辞,拿起一个包子递给萧清辞,又拿起一个递给沈念安,自己也拿起一个吃了起来:“嗯,味道不错,很好吃。”
萧清辞和沈念安也尝了尝,纷纷点头称赞。
视察结束后,三人乘坐马车回宫。路上,沈念安靠在萧清辞的怀里,小声说:“君后爹爹,今天我好开心。看到百姓们过得这么幸福,我也觉得很幸福。”
萧清辞轻轻拍着她的背,笑着说:“只要你以后好好治理国家,百姓们会一直这么幸福的。”
回到皇宫后,沈惊鸿处理了一些朝政,萧清辞则去了厨房,为沈惊鸿和沈念安准备晚餐。沈念安则回到自己的宫殿,温习当天学到的知识。
晚餐时,三人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沈念安兴奋地跟沈惊鸿和萧清辞分享着自己今天的见闻和感受,沈惊鸿和萧清辞也认真地听着,不时为她鼓掌。
日子就这样平静而幸福地过着。沈惊鸿和萧清辞一起治理国家,培养沈念安,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周边的国家也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朝拜,学习沈惊鸿和萧清辞的治国之道。
这天,沈惊鸿和萧清辞坐在宫殿的屋顶上,看着天上的星星。沈惊鸿抱着萧清辞,小声说:“清辞,你说我们现在是不是很幸福?”
萧清辞紧紧抱住他,笑着说:“是啊,我们很幸福。有你在身边,有念安在身边,百姓们也过得很好,这就是我最想要的生活。”
沈惊鸿轻轻吻了吻他的额头,温柔地说:“清辞,谢谢你一直陪在我身边,支持我,鼓励我。如果没有你,我可能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也不会这么幸福。”
“陛下,你不用这么说,”萧清辞笑着说,“我们是爱人,互相支持是应该的。而且,能陪在你身边,看着你实现自己的理想,看着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我也很开心。”
两人相拥着坐在屋顶上,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温馨而浪漫。他们知道,只要他们一直在一起,互相扶持,互相爱护,他们的国家会越来越繁荣,他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