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纺织总厂的巨大会议室内,一片沉寂。
三百名从江南远道而来的工匠代表,如同被抽走了魂魄一般,失魂落魄地坐在椅子上。
他们中的一些人,目光呆滞地望着天花板;一些人,则用手死死地捂着脸,肩膀微微抽动;还有一些人,只是低着头,看着自己那双曾经引以为傲,此刻却显得如此无力的手。
就在半个时辰前,他们还站在那片钢铁森林里,亲眼见证了那个名为“天工”的奇迹。
不,那不是奇迹。
那是一场审判。
是对他们所代表的那个旧时代的,一场冰冷而残酷的公开处决。
所有的骄傲、所有的经验、所有的不甘与愤怒,都在那排山倒海的机器轰鸣声中,被碾得粉碎。
他们终于明白了,自己不是输给了皇帝,不是输给了官府,而是输给了这个时代。
一种深刻的、无力的绝望,如同冰冷的海水,淹没了每一个人。
就在这片死寂之中,会议室的大门被推开。
黄昇走了进来,他没有去主席台,而是走到了这群工匠的中间。
他的脸上没有胜利者的姿态,只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沉重。
他环视了一圈自己这些面如死灰的同仁,许久,才缓缓开口。
“我明白大家现在的心情。”
“我们一辈子学的手艺,我们引以为傲的绝活,在这东西面前,像个笑话。”
他的话,让在场的许多人,眼眶再次红了起来。
“但是!”黄昇的声音猛然拔高,他用力一拍桌子,发出一声巨响,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但是,皇帝陛下召我进京,不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自己的死路!”
“而是要给我们一条活路!一条全新的,我们谁都想象不到的活路!”
他快步走上讲台,身后,两名书吏展开了一张巨大的图纸,上面用最清晰的字体,写着四个大字——“新生计划”。
黄昇没有说任何空洞的安抚话语,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的力气,将皇帝为他们制定的计划,一字一句地,清晰地宣布了出来。
“第一!”
“朝廷愿意为所有愿意转型的工匠作坊,提供长达五年的无息贷款!这笔钱,专门用于大家购买机器,改造厂房!”
“不仅如此!皇家科学院和皇家纺织总厂,将为我们提供免费的、全套的技术培训!从机器的安装、使用,到维修、保养,包教包会!”
这个消息,像一颗小石子投入了死水之中。一些工匠茫然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困惑。免费贷款?免费培训?这是什么意思?
黄昇没有停顿,继续宣布第二条。
“第二!”
“朝廷鼓励大家,联合起来!将各家各户的小作坊,合并成一个大的‘合作社’!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技术、场地、甚至是人力,折算成股份,入股到这个新的合作社里!”
他指着台下的众人,声音激昂。
“从今往后,我们不再是单纯出卖力气的劳动者!我们是新工厂的‘股东’!是新工厂的‘管理者’!工厂赚了钱,我们每个人,都能按股份分红!”
“轰!”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死寂的会场中炸响。
股东?管理者?分红?
这些他们从未听过的词汇,带着一种致命的诱惑力,狠狠地冲击着他们的神经。
自己当老板?这……这怎么可能?
会场瞬间从死寂变为一片哗然,不可思议的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
然而,最重磅的炸弹,还在后面。
黄昇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他清了清嗓子,宣布了第三条,也是最核心的一条。
“第三!”
“皇帝陛下承诺!皇家纺织总厂,将逐步退出中低端棉布市场!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普通‘天工布’,他们以后会慢慢减产,甚至停产!”
台下一片愕然。这么赚钱的生意,不做了?皇帝疯了吗?
“皇家纺织总厂未来的方向,是专注于更高深的技术研发、新设备的制造,以及那些寻常人做不了的高端特种布料的生产!”
“而他们退出市场后,所产生的海量的、数以亿计的下游订单——比如成衣制造、印染、刺绣、辅料加工等等,将优先且只会,交给我们这些由朝廷扶持起来的合作社工厂来完成!”
“换句话说,皇家纺织厂,以后就是给我们提供技术、提供设备、还给我们提供订单的!我们,将成为这个庞大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黄昇宣布完最后一条时。
整个会场,彻底爆炸了!
如果说前两条,还只是让他们看到了黑暗中的一线曙光。
那么这第三条,简直就是直接在他们面前,推开了一扇通往天堂的大门!
从被时代淘汰的绝望,到成为新时代产业链一部分的希望。
从被机器碾压的失败者,到成为新秩序的受益者和参与者。
这种从地狱到天堂的剧烈转变,让所有工匠的情绪,在瞬间达到了顶点。
“我的天……这是真的吗?我不是在做梦吧?”一个老织工死死抓着旁边人的胳膊,激动得浑身发抖。
“我们……我们不用失业了?我们还能当老板?还有朝廷给我们订单?”
“呜呜呜……”一个年轻的匠人再也忍不住,捂着脸痛哭出声,“我们有救了!我们有救了啊!”
绝望的泪水,变成了狂喜的泪水。
他们终于明白,皇帝不是要砸掉他们的饭碗,而是要给他们换一个更大、用黄金打造的饭碗!
他们从朝廷的“对立面”,从被时代抛弃的“暴民”,转眼之间,变成了新政策最坚定的拥护者,变成了这个国家第一批“新工人阶级”的雏形。
当黄昇带着这三百名如同重生般的“火种”返回江南,并将皇帝的这份“新生计划”公之于众时。
整个江南,彻底沸腾了。
一场轰轰烈烈的“工厂化”浪潮,在朝廷的引导和支持下,如同燎原之火,席卷了整个江南地区。
无数破败的家庭作坊,被自发地合并、改造。
在无息贷款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一座座崭新的、虽然规模不大,但五脏俱全的小型工厂,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曾经代表着绝望与死亡的白色蒸汽,此刻从这些新建的烟囱中滚滚冒出,成为了江南上空最亮丽、最富有生机的风景线。
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依附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工商业阶层”,开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强势崛起。
他们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逐步取代旧有的、以土地为根基的士绅集团,成为了江南地区新的主人。
朱祁钰成功了。
他以最小的代价,将一场几乎要颠覆帝国的社会危机,巧妙地转化为了一次深刻的产业革命。
在整合了江南地区庞大而精细的加工能力后,大明的纺织品总产量,在短短一年内,暴增百倍!
无数的远洋舰队,满载着廉价而优质的“大明制造”,驶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如同经济领域的无敌舰队,摧枯拉朽般地冲垮了所有国家的本土手工业,将海量的黄金和白银,源源不断地运回帝国。
景泰盛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
紫禁城,御书房内。
朱祁钰放下手中的世界地图,拿起了另一份由锦衣卫从江南呈送上来的,关于新建合作社工厂的运营报告。
报告的前半部分,全是好消息。
产量节节攀升,工人们热情高涨,新的工厂主们对陛下感恩戴德。
但当他翻到最后一页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一段不起眼的文字上。
“……据密查,苏州府‘联合制衣’合作社大股东王麻,近期与苏州地方织造局主事李三,往来甚密。该工厂在拿到皇家商行的大额订单后,王麻以‘共渡难关’为由,说服工匠股东们同意‘自愿’延长每日工时一个时辰,并暂缓发放部分工钱,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所获之额外利润,有三成流入了织造局主事李三的私人钱庄……”
朱祁钰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份报告,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旧的矛盾,用雷霆手段解决了。
新的、更复杂的矛盾,已经如同幽灵般悄然出现了。
新兴的资本,已经开始与旧的权力勾结,试图将屠刀挥向曾经和他们并肩作战的伙伴。
朱祁钰深邃的目光中,闪过了一丝冰冷而锐利的光。
他知道,属于他的下一场战争,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