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港灯塔下的发现,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蓝澜心中激起层层波澜。Z.w.的容器理论为她指明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一个可能从根本上缓解甚至解决古神危机的方法。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庞大的工作量、更稀缺的资源,以及潜藏在暗处的未知威胁——“他们”。
她没有在密室久留。在仔细检查确认没有遗漏其他关键资料后,她将最重要的手稿、设计图和一些看似关键的零散笔记小心收好,并用灵性扫除了自己进入的痕迹,重新关闭了那道暗门。灯塔内部恢复了死寂,仿佛从未有人打扰。
回到临时住所,蓝澜立刻投入到对Z.w.研究成果的梳理中。容器设计图极其复杂,涉及能量导流、灵性束缚、相位转换等多个她从未接触过的深奥领域。许多术语和原理需要对照午夜图书馆的藏书才能勉强理解。这不仅仅是萨满的知识,更融合了高等炼金术、古代工程学甚至部分禁忌的虚空几何学。
“星陨铁芯”、“地脉结晶”、“虚空尘埃”……材料清单上的名字一个比一个惊人。蓝澜甚至怀疑这些材料是否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而最关键的“共鸣源”,Z.w.只在笔记中含糊地提到需要“与古神同频而又具备独立性”,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灵体结晶,也可能是某种活体媒介,完全没有具体说明。
研究的深入让她越发感到Z.w.的天才与孤独。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在对抗一个近乎绝望的命题。而他的失踪,也让这项可能改变命运的研究戛然而止。
一连几天,蓝澜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废寝忘食。她尝试用自己现有的材料模拟一些简单的能量回路,但屡屡失败。容器制造的门槛,远超她目前的能力。她迫切需要指导,需要林先生的经验和守夜人组织的资源。
然而,与林先生的精神链接依旧沉寂。那次桥墩下的远程协助和震魂波的反噬,对他的消耗似乎远超预期。蓝澜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但无法联系上他,也只能耐心等待。
这天深夜,蓝澜正在解析一个关于能量相位稳定性的复杂公式时,窗外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叩击声。
不是风声。
她瞬间警觉,灵觉如同触须般向外延伸,同时悄无声息地移动到窗边阴影处。窗外是空无一人的小巷,只有昏暗的路灯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但就在窗台边缘,她用灵觉“看”到了一样东西——一枚用普通石头压着的、折叠成三角形的黄纸符。符纸上没有任何能量波动,看起来就像小孩的恶作剧或是某种街头广告。
蓝澜没有贸然触碰。她仔细观察,发现符纸折叠的方式很特殊,有一个不易察觉的缺口,隐约露出里面一点墨迹。这种折法,她在守夜人的某本关于隐秘通讯的典籍中见过,是一种表示“警示”、“勿动”、“可能有监视”的暗号。
是谁留下的?林先生?但他为何用这种迂回且不直接联系的方式?还是……“他们”?
蓝澜的心沉了下去。她小心地用镊子夹起符纸,没有打开,而是直接将其放入一个可以隔绝内外能量探测的小铅盒中。无论留下符纸的是谁,其意图都很明确:她已经被注意到了。
这个无声的警示,让房间内的空气瞬间变得凝重。Z.w.日记中提到的“他们”不再是模糊的威胁,而是化作了现实的压力。她的行动必须更加谨慎。
她迅速检查了住所的防护措施,又施加了几道新的警戒符咒。然后,她看着桌上摊开的Z.w.手稿,做出了决定:这些资料太重要,也太危险,不能全部留在身边。
她将核心的设计图和理论部分用防水油布包好,藏在了另一个绝对安全、只有她自己知道的隐秘地点。身边只留下一些基础的研究笔记和材料清单副本。
做完这一切,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蓝澜毫无睡意,站在窗前,望着渐渐苏醒的城市。前路未知,强敌环伺,导师失联,重任在肩。但她握紧了拳头,眼中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被激起的、更加坚定的斗志。
神秘的符纸是一个警告,也是一个信号——游戏已经升级。她不能再仅仅满足于学习和暗中调查。她需要主动出击,需要尽快提升实力,需要找到制造容器的线索,也需要弄清“他们”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