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掠过粟地的穗顶,部落的青壮们就已经扛着镰刃往田埂走了。昨天割完五亩地的劲头还没过去,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 —— 新镰刃的锋利让收割变得轻松,连最年长的青壮都笑着说,这是他这辈子割粟最省力的一次。
那时和阿果走到粮仓边时,守夜的族人正打着哈欠收拾火把。巴图迎上来,眼里带着点疲惫,却难掩兴奋:“阿石哥,昨晚沙部落真来了!后半夜的时候,三个黑影摸进粟地,刚要搬粟穗,就被我们的铜铃惊动了,他们没敢多待,跑了!”
“没伤人吧?粟穗少了吗?” 那时赶紧问。
“没伤人!我们按你说的,守在粮仓和粟地中间的土坡上,一听到动静就举火把喊,他们看到人多,还拿着铜铁矛,吓得直接往西边跑了。粟穗也没少,就碰倒了两捆,已经扶起来了。” 巴图笑着说,“还是你有先见之明,提前安排了警戒,不然真让他们偷成了!”
阿果蹲在旁边,拿出杨木板记录:巴图报昨夜沙部落三人窥粟地,欲偷穗,被警戒族人惊走,无伤亡,粟穗无损。” 她写字时,手指泡过薄荷草汁后好了不少,不再像昨天那样发僵,只是指尖还有点泛红。
那时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但也更确定沙部落没安好心:“看来沙蛮是不死心,白天探路,晚上就来偷。巴图,今天晚上再加两个人守夜,把火把挂在土坡的木杆上,亮得更远,让他们不敢靠近。”
“好!我这就安排!” 巴图应声跑开,去叫族人换班。
老麦也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把刚摘的野果,递给阿果:“阿果,给你尝尝,早上在粟地边摘的,甜得很。阿石,你说沙部落会不会还来?要不要让青壮们轮流守,别耽误了收割?”
“不用耽误收割,晚上加两个人就行。” 那时看着粟地里已经开始忙活的青壮,“现在最重要的是赶在雨季前割完所有粟穗,不然穗子受潮就坏了。等割完了,我们就做一批藤盾,再把防御渠挖宽,到时候就算沙部落来更多人,我们也不怕。”
“藤盾?就是用藤条编的那种?” 老麦愣了一下,“以前我们编过藤筐、藤碗,没编过盾啊,能防住石矛吗?”
“能,只要编得密一点,边缘用黑沉石(铜矿石)烧的薄片加固,就能挡住石矛的穿刺。” 那时解释道,“前几天我看阿果编藤筐,藤条编得很密,要是放大了编,再加上加固,就能当盾用。”
阿果听到这话,抬起头:“我可以试试!以前在部落里,我跟着娘编过藤垫,编盾应该差不多,就是要编得更厚更密。”
“好,你今天收割间隙就试试,先编一个小的样品,看看能不能用。” 那时对她说,“需要什么材料就跟阿平说,让他去藤丛里割老藤条,老藤条结实,不容易断。”
阿果点点头,把杨木板放进怀里,跟着阿平去藤丛割藤条。阿平听说要编藤盾,兴奋得不得了:“阿果姐,我们编个大的!比人还高,这样打仗的时候就能挡住全身了!”
“先编个小的试试,太大了不好拿,也编不动。” 阿果笑着说,“就编一个三尺宽、两尺高的,刚好能挡住上半身,拿着也轻便。”
两人走到部落西边的藤丛,这里的藤条长得很茂盛,都是老藤,藤蔓粗得像手指。阿平拿起铜铁斧,对着一根老藤砍下去,“咔嚓” 一声,藤条应声断开 —— 换以前用燧石斧,砍这样的老藤得砍三四下,现在用铜铁斧,一下就断了。“阿果姐,你看这铜铁斧多好用!砍藤条比切粟杆还快!”
阿果蹲下身,捡起砍断的藤条,去掉上面的叶子和细枝,只留主干:“要选这种表皮发黑的老藤,里面的芯结实,编出来的盾才耐用。你再砍十根,我们先编一个样品试试。”
阿平应声,拿着铜铁斧在藤丛里忙活起来,没一会儿就砍了十根老藤条,堆在阿果身边。阿果拿起一根藤条,用石刀把藤条劈成两半,让它变得更薄更软,方便编织。她像编藤筐那样,先横放五根藤条当底,然后竖着一根一根往上编,每编一根就用力拉紧,让藤条之间没有缝隙。
阿平蹲在旁边看着,越看越觉得有意思:“阿果姐,你编得真快!这藤盾编好后,是不是真能挡住石矛?”
“应该能,你看编得多密,石矛穿不进来。” 阿果一边编一边说,“等编完了,我们去试试,用石矛戳一下,看看能不能戳破。”
两人正忙着,林苗提着草药篮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几块泡了薄荷草汁的兽皮:“阿果姐,阿平,你们在编什么?”
“编藤盾,用来挡石矛的。” 阿平抢着说,“阿石哥说,编密一点,边缘用黑沉石的薄片加固,就能挡住沙部落的石矛了!”
林苗眼睛一亮:“真的?那我也来帮忙!我以前也编过藤条,虽然没编过盾,但可以帮你劈藤条。”
“好啊!人多快一点。” 阿果笑着说,把石刀递给林苗,“你把这些藤条劈成两半,注意别割到手。”
三个年轻人在藤丛里忙活起来,阿果负责编织,阿平和林苗负责劈藤条、去枝叶,阳光透过藤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阿果编得很认真,每一根藤条都拉得很紧,手指因为用力,指节又开始泛红,但她没停下来 —— 她知道,这藤盾关系到部落的防御,早点编好,大家就能多一份安全。
中午休息时,一个简陋的藤盾样品终于编好了。三尺宽,两尺高,藤条编得密密麻麻,像一块厚实的藤垫。阿平迫不及待地拿起藤盾,往粟地边的空地上跑:“阿石哥!阿山哥!快来看我们编的藤盾!”
那时和阿山正在粟地边检查收割进度,听到喊声,赶紧走过来。阿平举起藤盾:“阿石哥,你看!这是我和阿果姐、林苗一起编的,你看看能不能用!”
那时接过藤盾,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不轻不重,刚好能单手举起。他又用手指按了按藤条的缝隙,很密,没有松动的地方:“编得不错,很结实。阿山,你拿石矛试试,戳一下看看能不能戳破。”
阿山拿起一把石矛,对着藤盾的中间用力戳下去 —— 石矛的尖端撞到藤条上,只戳进去一点点,就被密集的藤条挡住了,拔出来后,藤盾上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印子,没有破。“太好了!真的戳不破!” 阿山兴奋地说,“这藤盾比我想象的好用多了!”
族人们也围了过来,看着藤盾,纷纷称赞:“这东西真能挡石矛?太厉害了!”“有了这藤盾,以后沙部落再来,我们就能挡住他们的石矛了!”
那时笑了笑,对阿果说:“编得很好,不过还有两个地方要改进。第一,边缘要加固,用黑沉石烧的薄片绑在藤盾的边缘,防止石矛把藤条砍断;第二,在藤盾的中间加一根横木当把手,这样举盾的时候更稳,不容易滑手。”
阿果点点头,认真地记在心里:“我下午就改进,编一个更好的出来,然后教大家一起编,争取两天内编二十个,每个青壮一个。”
“好!需要黑沉石薄片,就跟阿山说,让他用铜铁凿敲一些下来,别太宽,一寸宽就行。” 那时拍了拍她的肩膀,“辛苦你了,这藤盾对部落很重要。”
阿果的脸颊微微泛红,小声说:“不辛苦,能帮上忙就好。”
下午的收割进度更快了。有了昨晚的惊吓,青壮们干活更卖力了,都想早点割完粟穗,让部落安心。阿山带的组甚至创下了 “一个时辰割一亩地” 的记录,阿平拿着自己的新镰刃,割得比谁都快,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流,他却顾不上擦,只是一个劲地往前割。
林树也进步很快,不仅学会了捆束粟穗,还能帮着运输,一趟能运两筐粟穗,比部落里的老族人还能干。巴图看着他,笑着说:“林树,你现在越来越像我们部落的人了,等割完粟穗,我教你用铜铁矛,以后守部落的事也有你的一份!”
林树高兴得脸都红了:“真的吗?巴图哥!我一定好好学!以后我也要保护部落!”
阿果则在收割间隙,带着林苗和几个会编藤条的归附女族人,一起编藤盾。她们按照那时说的,先在藤盾边缘绑上黑沉石薄片,再在中间加一根横木当把手,编出来的藤盾比早上的样品结实多了,举在手里也更稳。到傍晚时,她们已经编好了五个藤盾,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草棚边,像五个黑色的小盾牌。
夕阳西斜时,族人们终于割完了北边的四亩地,剩下的就只有东边那片最肥沃的三亩地了。老麦站在粮仓边,看着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粟穗,笑得合不拢嘴:“明天再割一天,就能全部割完了!今年的粟穗真是丰收,比去年多收了足足五十筐!”
那时走到粮仓边,看着里面的粟穗,心里盘算着 —— 等割完粟穗,晾干入囤后,就可以烧第二窑黑沉石工具了,除了石凿和石斧,还要做一批铜铁箭头,再编一批藤盾,这样部落的防御和狩猎能力就能大大提升。他对老麦说:“晚上继续安排人守夜,还是四个人,两人守粮仓,两人守粟地,火把挂高一点,让沙部落的人远远就能看到。”
“好!我已经让巴图安排好了,今晚守夜的都是力气大的青壮,还带着铜铁矛和新编的藤盾,就算沙部落来再多的人,也不怕!” 老麦点点头。
族人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部落,却没人抱怨,反而都很兴奋 —— 明天就能割完所有粟穗,就能开始准备冬天的物资了。阿山的手里还攥着镰刃,刃口上沾着点粟杆的碎渣,他兴奋地对那时说:“阿石哥,明天我肯定能割完最后三亩地!这新镰刃太好用了,我都不想停下来!”
“明天割完,就给你放一天假,好好休息。” 那时拍了拍他的肩膀,“晚上别忘了教守夜的族人怎么用藤盾,举盾的时候要护住胸口和头,别让石矛伤到要害。”
“放心吧!我现在就去教他们!” 阿山说着,拿起一个藤盾,跑去找守夜的族人。
阿果跟着那时往草棚走,手里拿着杨木板,上面记满了今天的事:“六十二章,日割粟四亩,剩东三亩,明日可毕。阿果、林苗、阿平编藤盾五,边缘加黑沉石薄片,中加横木把手,能挡石矛。昨夜沙部落三人窥粟,惊走;今夜加四人守夜,携铜铁矛与藤盾。林树渐熟捆运,巴图许教铜铁矛。”
“今天辛苦你了,编了一下午藤盾,手肯定又疼了。” 那时走在她身边,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
“没事,比昨天好多了,泡了薄荷草汁就不疼了。” 阿果笑着说,“我们今天编了五个藤盾,明天再编十五个,就能每个青壮一个了。有了藤盾,守夜的族人也更安全了。”
“嗯,有你在,我很放心。” 那时转头看她,眼里满是温柔,“明天割完粟穗,我们就不用这么忙了,可以慢慢编藤盾,做新工具。对了,你编藤盾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哪里不方便?比如藤条太硬,或者编织的方法可以改进?”
阿果想了想,说:“藤条劈成两半后还是有点硬,编的时候容易扎手;还有,现在的编织方法是平编,要是编成交叉的,可能更结实。”
“好,明天我跟你一起试试。” 那时说,“把藤条放在热水里泡一泡,就能变软,不容易扎手;交叉编织的方法我也知道,比平编更密,防御性更好。”
阿果眼睛一亮:“真的吗?那明天我们试试!这样编出来的藤盾肯定更结实!”
两人走进草棚,阿果拿出杨木板,小心地放在木盒里,又从篮子里拿出薄荷草,准备捣成汁泡手。那时走过来,接过她手里的石臼:“我来帮你捣,你歇会儿,明天还要割粟、编藤盾,得养好手。”
阿果没有拒绝,坐在旁边看着他。月光从草棚的缝隙里照进来,落在他的侧脸上,他的动作很稳,一点一点地把薄荷草捣成汁,专注的样子让她心里暖暖的。她想起今天编藤盾时,林苗说的话 ——“阿果姐,你和阿石哥真有默契,他说要改进,你马上就知道怎么改”,脸颊忍不住微微泛红。
那时把捣好的薄荷草汁倒进陶碗里,递给她:“泡十分钟,别泡太久,不然手会发皱。”
阿果接过陶碗,把手指泡进去,一股清凉的感觉从指尖蔓延开来,缓解了一天的酸痛。她抬头看那时,他正坐在旁边,看着外面的火把,不知道在想什么。“阿石哥,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沙部落的事。” 那时回头看她,“昨晚他们只来三个人,应该是试探我们的警戒严不严,要是发现我们好对付,下次可能会来更多人。我们得尽快编好藤盾,做好铜铁矛,再把防御渠挖宽,让他们不敢再来。”
“嗯,我们明天就能割完粟穗,后天就开始挖渠、编藤盾,肯定能赶在他们下次来之前做好准备。” 阿果点点头,心里的担心少了些。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铜铃声,紧接着是族人的喊声:“沙部落的人来了!这次来了十几个!”
那时和阿果赶紧站起来,往外面跑。只见西边的土坡上,十几个黑影举着火把,正往粟地方向冲,守夜的族人举着藤盾和铜铁矛,在土坡下严阵以待,火把的光芒照亮了他们的脸,每个人都神色严肃。
“阿石哥,怎么办?他们这次来的人不少!” 阿果有点紧张,抓住那时的胳膊。
那时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别担心:“别慌,我们有藤盾和铜铁矛,还有守夜的族人,他们不敢冲过来。巴图,让族人举火把喊话,告诉他们再过来我们就动手了!”
巴图应声,举起火把喊:“沙部落的人听着!再往前一步,我们就不客气了!”
沙部落的人停在土坡上,为首的正是沙蛮,他举着火把,大声喊:“阿石!我们就是来看看,你们至于这么紧张吗?把你们的新镰刃和藤盾借我们用用,我们用完就还!”
“不可能!想要自己做,别来抢我们的!” 那时大声回应,“赶紧走!不然我们就冲上去了!”
沙蛮哼了一声,显然有点害怕,但又不甘心就这么走,他身后的族人也开始窃窃私语,显然不想和拿着铜铁矛的青壮冲突。僵持了一会儿,沙蛮骂了一句,带着族人往西边跑了,火把的光芒渐渐消失在夜色里。
守夜的族人欢呼起来,举着藤盾和铜铁矛,兴奋地喊着:“沙部落的人跑了!我们赢了!”
那时松了口气,对巴图说:“看来沙蛮是真的想要我们的工具,以后晚上的警戒不能松,明天割完粟穗,我们就开始挖防御渠,编更多的藤盾,做更多的铜铁矛,让他们再也不敢来捣乱!”
“好!” 族人们齐声应着,声音在夜色里回荡。
回到草棚,阿果的心跳还没平复,她坐在石板上,拿起杨木板,补充记录:“夜,沙蛮带十余人至粟地,欲夺新工具,守夜族人举藤盾、铜铁矛拒之,沙蛮惧,退走。”
那时坐在她身边,看着她写字的样子,笑了笑:“今天真是惊险,不过也让我们知道,藤盾和铜铁矛真的有用。只要我们团结,做好准备,不管沙部落来多少人,我们都能守住。”
阿果点点头,放下杨木板,看着外面的火把,心里充满了底气。她知道,明天割完粟穗后,部落就要开始新一轮的忙碌了 —— 挖渠、编藤盾、做工具,但只要和那时一起,和部落的族人一起,她相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能克服。而那些刚编好的藤盾,不仅是防御的工具,更是部落团结的象征,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守护着这个充满希望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