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颜接手后宫事务不过三日,后宫的风气便有了明显变化——往日里有些松散的宫人管理变得严格,用度审批也更加规范,连妃嫔们之间的往来,都少了几分私下议论的闲言碎语。荣妃和宜妃也十分配合,将手中原本负责的礼仪、用度事务,逐步交接给苏清颜,后宫呈现出一派安稳和睦的景象。
这日清晨,康熙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内务府总管突然进来禀报,说朝中几位大臣联名上奏,请求皇上册立一位后宫主事之人,以稳定后宫秩序。康熙看着奏折,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些大臣倒是会揣摩他的心思,不过也正合他意。
他放下奏折,对总管太监道:“传朕旨意,今日午时,在乾清宫举行册封大典,晋封苏清颜为皇贵妃,摄六宫事,统管后宫一切事务。另外,传旨给礼部,让他们即刻准备册封礼仪,不得有误。”
“奴才遵旨!”总管太监连忙躬身应下,快步走出御书房,传旨去了。
消息传到长春宫时,苏清颜正在与荣妃、宜妃商议下个月的宫宴安排。容嬷嬷快步走进来,脸上满是激动:“主子!大喜!皇上传旨,要晋封您为皇贵妃,摄六宫事,今日午时就在乾清宫举行册封大典!”
苏清颜心中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连忙起身。荣妃和宜妃也连忙起身道贺:“恭喜苏妹妹(苏贵妃)晋封皇贵妃!这下后宫有您统领,定能更上一层楼!”
“多谢两位姐姐吉言。”苏清颜笑着道谢,心中虽有惊喜,却并未显露太多,只是对容嬷嬷道,“快,帮我准备一下,午时要去乾清宫接旨。”
“哎,好!”容嬷嬷连忙应下,转身去准备服饰和妆容。
荣妃看着苏清颜沉稳的样子,笑着对宜妃道:“苏妹妹这般沉稳,难怪皇上会看重她。摄六宫事的皇贵妃,地位形同副后,这下后宫总算是有了主心骨了。”
宜妃点头附和:“是啊,之前德妃在的时候,后宫乌烟瘴气,如今苏妹妹掌权,咱们也能省心不少。走,咱们也去准备一下,午时去乾清宫观礼。”
午时一到,乾清宫内早已布置妥当。红毯从殿门一直铺到龙椅前,两侧摆放着鎏金香炉,檀香袅袅,文武百官站在左侧,后宫妃嫔站在右侧,皆身着正装,神色庄重。
苏清颜穿着一身崭新的正红色宫装,头戴点翠珠钗,在容嬷嬷的陪伴下,缓缓走进乾清宫。她步伐沉稳,神色平静,走到殿中,对着龙椅上的康熙躬身行礼:“臣妾参见皇上。”
康熙看着她,眼中满是满意,对传旨太监道:“宣旨。”
传旨太监展开圣旨,用洪亮的声音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苏贵妃清颜,性资敏慧,持躬端慎,昔年入宫,恪遵礼制,恭侍朕躬,殚心竭力。近因后宫无主,宫闱不宁,德妃构陷,清颜蒙冤却仍持正不阿,朕心甚慰。今册封为皇贵妃,摄六宫事,统管后宫一切事务,钦此!”
“臣妾接旨,谢皇上恩典!”苏清颜双手接过圣旨,躬身叩拜,声音清晰而恭敬。
文武百官和后宫妃嫔见状,齐齐躬身行礼:“恭喜皇贵妃娘娘!贺喜皇贵妃娘娘!”
声音整齐划一,在乾清宫内回荡,彰显着苏清颜如今的地位。康熙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笑容:“苏皇贵妃,从今往后,后宫事务便全交给你了,朕相信你定能打理好。”
“臣妾定不负皇上所托!”苏清颜再次躬身,语气坚定。
册封大典结束后,苏清颜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走出乾清宫。阳光洒在她身上,正红色的宫装显得格外耀眼,身后的“摄六宫事”四字,如同烙印一般,宣告着她成为后宫实际掌权者的事实。
消息很快传遍朝野,朝中大臣们对此反应不一。支持的大臣认为,苏皇贵妃心思缜密、行事公正,由她统领后宫,能稳定后宫秩序,让皇上专心处理朝政;而少数保守的大臣则担忧,苏皇贵妃出身并非顶级世家,恐难以服众,甚至可能出现后宫干政的情况。
但无论大臣们如何议论,康熙的旨意已下,苏清颜的皇贵妃身份和摄六宫事的权力,已成为定局。后宫之中,妃嫔们更是对苏清颜敬畏有加,往日里那些偶尔会显露的不服气,如今已彻底消失——她们都清楚,苏清颜能从一个普通妃嫔,一步步走到皇贵妃的位置,靠的不仅是皇上的宠爱,更是她自身的能力和智慧。
长春宫内,苏清颜将圣旨小心翼翼地收好,容嬷嬷端着一碗燕窝粥走进来:“主子,您忙活了一上午,快喝点燕窝粥补补身子。如今您是皇贵妃,摄六宫事,责任更大了,可得好好保重身体。”
苏清颜接过燕窝粥,轻轻喝了一口,看向窗外——阳光正好,庭院里的海棠花开得正艳,一如她此刻的境遇。但她知道,这看似风光的地位背后,藏着无数的责任和挑战,往后的日子,她必须更加谨慎,才能守住这份信任,守住后宫的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