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发酵到第三日,苏清颜踩着晨露去了掌事嬷嬷的住处。刘嬷嬷正在核对各宫的冬衣账目,见她进来,连忙放下算盘起身行礼,眼神里却带着几分不自在的闪躲。
“嬷嬷忙着呢。”苏清颜目光落在摊开的账册上,语气闲适,“看这账目,是在准备过冬的份例?”
刘嬷嬷干笑两声:“回贵人,正是。今年天寒得早,得早些把冬衣布料发下去。”
“那正好。”苏清颜在她对面坐下,指尖轻轻叩着桌面,“前几日协查荣妃娘娘的案子时,发现有些宫人抱怨份例发得晚了,或是布料掺了次等货。我想着,不如趁您核账的功夫,咱们一起查查各宫月例发放是否合规,也省得底下人有怨言。”
刘嬷嬷的脸色微变。谁不知道月例发放是内务府的一块肥肉,多少猫腻都藏在这账目的字里行间。苏清颜此时提出核查,明着是体恤宫人,暗地里怕是想抓些把柄。
“贵人的心意是好的,”她斟酌着措辞,“只是这核查起来牵涉甚广,怕是要惊动不少人……”
“惊动才好。”苏清颜打断她,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若是一切合规,正好让底下人安心;若是真有什么不妥,早些纠正,也免得将来闹出更大的乱子,连累嬷嬷您担责任,不是吗?”
这话正戳在刘嬷嬷的软肋上。她掌管宫务多年,最怕的就是担责任。苏清颜把话说到这份上,她再推辞,反倒显得心虚了。
“既然贵人有此心,老奴自当配合。”刘嬷嬷最终还是点了头,“只是人手……”
“不必麻烦嬷嬷。”苏清颜早有准备,“我让容烟带着两个可靠的宫女跟着就行,每日查完一处,便把结果给您过目。”
刘嬷嬷见她安排得妥当,便顺水推舟地应了。送走苏清颜后,她望着账册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总觉得这核查怕是没那么简单。这新晋的苏贵人,看似温婉,手段却比惠嫔、德妃那些人更不露痕迹。
碎玉轩里,容烟正对着一堆空药瓶发呆。听闻苏清颜要去核查月例,她先是一惊,随即明白了过来:“贵人是想借着核查的由头,接触那些被德妃打压的宫人?”
“嗯。”苏清颜翻出之前从多宝格夹层里取出的棉絮,在阳光下细看,“德妃想让我孤立无援,我偏要让她看看,这宫里的人心,不是她几句流言就能左右的。”
她将棉絮重新包好,递给容烟:“把这个收好。迷迭魂的事还没完,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得上。”
容烟接过棉絮藏进暗格,又问:“那我们从哪开始查起?”
“就从最偏远的景仁宫偏殿开始。”苏清颜拿起早已备好的空白账册,“惠嫔被禁足在那里,她宫里的人日子怕是最不好过,总能查出些东西来。”
出发前,小李子又偷偷跑来,塞给容烟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名字,都是内务府负责发放月例的管事,旁边还画着几个潦草的铜钱——显然是暗示这些人手脚不干净。
“这小李子倒是个机灵的。”苏清颜看着纸条笑了笑,将名字记在心里,“走吧,该让某些人知道,这宫里的账,不是那么好赖的。”
秋风穿过长长的宫道,卷起地上的落叶,像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核查,奏响序曲。苏清颜提着裙摆走在前面,容烟紧随其后,两人的身影在宫墙投下的阴影里,显得格外坚定。她们都知道,这不仅仅是查账,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为了人心,为了立足之地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