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雨连着下了三天,刘家的小院里积了些水,青石板路湿滑得很。秀梅抱着孩子坐在窗边,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心里像被这雨水泡过一样,又沉又闷。孩子在她怀里睡得安稳,小小的鼻翼轻轻翕动,可秀梅的目光却总往院门口飘——她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娘家了,心里惦记着宋茜,也想跟秀兰说说话,可每次跟婆婆提,都被冷冷地驳回。
“娘,我想回娘家住几天,”秀梅第无数次开口,声音带着点小心翼翼的恳求,“我都好久没见我娘和嫂子了,想回去看看她们。”
刘家婆婆正坐在炕边纳鞋底,闻言头也没抬,语气里满是不耐烦:“回什么娘家?刚生完孩子没多久,身子还没好利索,乱跑什么?万一着凉了,落下病根怎么办?”
“我身子已经好多了,”秀梅赶紧说,“就是想回去看看,住两天就回来,不耽误事的。”
“不耽误事?”刘家婆婆放下针线,抬起头瞪了她一眼,“你知道什么叫不耽误事?你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养好身子,赶紧给我们刘家生个儿子!你以为生个丫头就完了?要是没有儿子,你在刘家永远抬不起头!”
秀梅的脸瞬间白了,抱着孩子的手紧了紧,指甲几乎嵌进孩子的襁褓里。她想说“生男生女不是我能决定的”,想说“我也想回娘家看看”,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知道,跟婆婆争辩没用,只会让她更生气,说不定还会连孩子一起迁怒。
“可是娘,我真的很想回去……”秀梅的声音带着哽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别再说了!”刘家婆婆打断她的话,语气更重了,“我说不准就是不准!你要是再敢提回娘家,我就把你锁在屋里,连门都不让你出!”说完,她重新拿起针线,不再理秀梅。
秀梅看着婆婆冷漠的侧脸,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她低下头,看着怀里熟睡的孩子,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孩子的襁褓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她知道,在婆婆眼里,她只是个生育的工具,只有生出儿子,才能在这个家里有立足之地,至于她的思念、她的委屈,根本没人在乎。
雨还在下,敲打着窗棂,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像在为她的委屈伴奏。秀梅抱着孩子,坐在窗边哭了很久,直到眼睛都肿了,才慢慢擦干眼泪——她不能再哭了,要是被孩子吵醒,又得哄好半天,而她现在,连哭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夜里,孩子睡熟后,秀梅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起宋茜上次来看她时,偷偷塞给她的那块银元,想起宋茜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她可以给宋茜写信,把心里的委屈都告诉宋茜。
可是,她不认多少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和几个简单的字,怎么写信呢?秀梅皱起眉头,想了半天,终于想起秀红——秀红偷偷认字,说不定能帮她写。可秀红在娘家,她怎么把信送过去呢?
正在发愁时,她听见院门口传来刘建军的声音。刘建军刚从镇上回来,身上带着点雨气。秀梅赶紧坐起来,走到门口,小声喊住他:“建军,你等一下。”
刘建军转过身,看见秀梅,脸上露出点愧疚:“秀梅,还没睡呢?是不是孩子又闹了?”
“孩子睡熟了,”秀梅拉着他的手,往屋里走,“我有件事想求你帮忙。”
“什么事?你说。”刘建军坐下来,看着秀梅红肿的眼睛,心里一阵心疼。
“我想给我嫂子写封信,”秀梅的声音带着恳求,“我想回娘家,可娘不让,我心里难受,想跟嫂子说说,可我不认多少字,写不了信。你能不能帮我写?写完了,再帮我捎到我娘家去?”
刘建军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好,我帮你写。你说,我记下来。”他从抽屉里拿出纸和笔,又点上煤油灯,灯光昏黄,却照亮了秀梅眼里的希望。
秀梅看着刘建军,慢慢开口,把心里的委屈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嫂子,我好想你,我想回娘家住几天,可我婆婆不让,她说我得赶紧再生个儿子,不然在刘家抬不起头。我每天都很想你们,想秀兰,想秀红,也想我娘,可我连回去看看的权利都没有……”
她说着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声音也越来越哽咽。刘建军一边听,一边快速地写着,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在记录她的委屈。
写完信,刘建军把信读给秀梅听,确认没问题后,才把信折好,放进信封里:“你放心,明天我去镇上办事,顺便把信捎到你娘家,交给你嫂子。”
秀梅接过信封,紧紧攥在手里,像是攥着根救命稻草。她看着刘建军,眼里满是感激:“建军,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跟我客气什么,”刘建军摸了摸她的头,“委屈你了,等以后娘的脾气改了,我再带你回娘家好好住几天。”
虽然知道这只是安慰的话,可秀梅心里还是暖了点。她把信封藏在枕头底下,躺在床上,终于有了点睡意——她相信,宋茜看到信后,一定会想办法帮她,说不定还会来看她,到时候,她就能跟宋茜说说心里话了。
第二天早上,刘建军把信捎走后,秀梅一整天都坐立不安,总想着宋茜什么时候能收到信,什么时候能给她回信。刘家婆婆看她魂不守舍的样子,又开始数落她:“你整天瞎琢磨什么?赶紧把身子养好,别总想着没用的!”
秀梅低下头,不敢反驳,心里却更盼着宋茜的回信。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秀梅正在给孩子喂奶,忽然听见院门口传来宋茜的声音。她心里一喜,赶紧抱着孩子跑出去,果然看见宋茜站在院门口,手里提着个布包,脸上带着焦急。
“嫂子!”秀梅跑过去,拉住宋茜的手,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宋茜看见她,心里一阵心疼——秀梅比上次见面时更憔悴了,眼睛里满是红血丝,脸色也苍白得很。“秀梅,我收到你的信了,”宋茜帮她擦了擦眼泪,“我赶紧过来看看你,你还好吗?”
“我不好,嫂子,”秀梅拉着宋茜进屋,把孩子放在炕上,然后就忍不住哭了起来,“我婆婆不让我回娘家,还总催我再生个儿子,我真的快撑不住了……”
宋茜坐在她身边,轻轻拍着她的背,耐心地听她诉说委屈。等秀梅哭够了,宋茜才从布包里拿出个布娃娃——是秀兰绣的,上面还绣着朵小小的腊梅。“这是秀兰给孩子绣的布娃娃,她说让孩子玩,”宋茜又拿出个布包,里面是些红糖和鸡蛋,“这是我给你带的,你煮点红糖鸡蛋,补补身子。”
秀梅看着布娃娃和红糖鸡蛋,心里暖暖的。她攥着宋茜的手,小声说:“嫂子,谢谢你来看我,要是没有你,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熬下去。”
“跟嫂子客气什么,”宋茜笑了笑,“你别太难过,我跟你娘说了,让她过来看看你,你娘也很想你,就是最近家里忙,没来得及。等过几天,我再跟你娘说说,让她跟你婆婆好好谈谈,说不定能让你回娘家住几天。”
秀梅点了点头,眼里终于有了点光。她知道,就算婆婆不让她回娘家,就算日子再苦,只要有宋茜在,她就能坚持下去。
宋茜待了一会儿,怕被刘家婆婆发现,就准备回去了。临走前,她又偷偷塞给秀梅几块钱:“这钱你拿着,要是想吃点什么,就自己买点,别亏着自己和孩子。有什么事,再给我写信,我会想办法帮你。”
秀梅接过钱,点了点头,送宋茜到院门口。看着宋茜渐渐远去的背影,秀梅心里满是感激——那封小小的信笺,不仅传递了她的委屈,也带来了宋茜的关心和希望。她相信,只要有这份关心在,再苦的日子,也能熬过去,总有一天,她能如愿回娘家,和家人好好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