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疏言坐在黑暗的房间里,投影仪还在放《暗涌》的最后一场戏。他没开灯,耳机里传来系统的声音:“情绪波动数据异常,检测到共情反应。”
他闭着眼,手指摸着左耳的星月耳钉。
“再放一遍。”
画面开始——天台,风很大。他的角色林深一步步退到栏杆外,眼神从挣扎变成空,最后变得很平静。镜头慢慢靠近他的眼睛,那一瞬间,好像全世界都黑了。
手机震动了一下。小安发消息来:【预告发了,十分钟后告诉你大家的反应】。
他关掉所有社交软件的通知,只留语音通话。
“哥,我开始了。”小安声音有点紧张,“三分钟,抖音第一;五分钟上微博热搜,副榜四个词条都是你;豆瓣短评全是‘太真实’‘像在看自己’……有个网友说:‘他不是演自杀,是替我们死了一次。’”
程疏言没说话。
“还有一个抑郁症康复的人写了长文,说她看完哭了半小时。因为她想起自己以前站阳台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没人懂,也不想被人懂,只想世界安静。”
他抬手碰了碰耳钉。
“启动系统,分析公众情绪。”
【正在连接……分析中……】
【共情指数8.9(超过标准7.0)】
【标签:集体创伤、心理共鸣、艺术认可】
【结果:演技达标,解锁新功能——角色共情】
屏幕上出现一行字:「你不再只是演,你是真的成了那个人。」
他愣住了。
小安又说:“b站视频播放破百万,弹幕都在喊‘别跳’‘救救他’;知乎有人问‘程疏言能拿奖吗’,最高赞回答是:‘这不是奖的事,是他让我们知道表演是什么。’”
程疏言站起来,走到窗边拉开一条缝。外面灯火通明。
他知道,现在他不只是演员,也不是流量明星。
他是林深。
或者说,他让很多人,在那一刻变成了林深。
上午十点,工作室开会。
周默冲进来,手里抱着电脑:“哥!爆了!全平台两千万播放,转化率37%,业内大V都在转,连金穗奖评委都点赞!我写了个标题,《00后演员演技封神?》,够狠吧!”
程疏言正在看小安整理的观众反馈,抬头说:“删了。”
“啊?”
“我不是来当神的。”他合上本子,指着一页纸,“这个妈妈说,她儿子看了预告后第一次跟她聊抑郁;这位老师写诗说‘少年眼里有深渊,却还在找光’……这些话不能拿来炒热度。”
周默说不出话。
“我要发条微博。”
他打开手机,打了一句话:
“我不是想让你同情我,我只是希望你知道,我也曾这样活过。”
@《暗涌》官微。
没有图,没有话题,也没宣传。
可一发出,评论就多了起来。
“三年前我吃了一瓶药,没人发现,直到看到你的眼神。”
“今天我和爸妈说了我在学校被欺负的事,他们终于抱了我。”
“我一直觉得软弱丢人,但现在我想去求助了。”
一条接一条,像是很多人心门被打开了。
周默看着后台数据,小声说:“这已经不是火了。”
程疏言没说话,点了根电子烟。烟雾升起时,他轻按耳钉:“开启【心声聆听】,随机听三个观众的心声。”
【连接中……】
第一个,女,28岁,抑郁症康复者。
心里的声音是:“那一刻,我以为他在替我说不出的话。”
第二个,年轻妈妈,孩子有社交焦虑。
她想:“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遇到一个愿意看他眼睛的人。”
第三个,退休语文老师。
他在想:“多少年了,终于有人把书里的孤独演出来了。”
程疏言闭眼,很久才睁开。
额头出汗了。
不是热的,是心里压着东西。那是很多人的情绪,真实的,沉重的,带着伤,正通过他传出去。
他明白了,所谓的“角色共情”,不是系统给的能力。
是你哭的时候,有人跟着难过;你不说的时候,有人听到了。
这才是真正的表演。
傍晚直播采访。
主持人问:“拍这场戏最难的是什么?”
程疏言想了想,说:“不是动作,也不是台词。最难的是,你必须真的想死一次,才能让别人愿意活下去。”
“拍完那场天台戏,我哭了十分钟。不是因为累,是因为我知道了——有些痛苦,不需要原因。”
弹幕停了一秒,然后疯狂滚动:
【我哭了】
【原来有人懂这种感觉】
【谢谢你替我们站上去】
采访结束,周默递方案:“剧方要和心理机构合作,做‘听见沉默的声音’活动,想请你当倡议人。”
程疏言点头:“可以,但别总提我名字。重点是让大家知道,求助不可耻。”
周默看着他,忽然笑了:“以前我觉得你是靠天赋和系统赢的。现在才知道……你根本不是在演。”
“你是在还债。”
“还那些没人看见的痛苦。”
程疏言没否认。
他看向窗外,夕阳照在高楼玻璃上,映出很多个他,每一个都像在无声地喊。
手机不停震。
#程疏言回应自杀戏份# 爆
#暗涌预告引发心理共鸣# 热
#请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上升
小安翻到最后一页笔记,在一堆观众留言下面画了个笑脸,写下:
“今天,哥哥的光,照进了别人心里。”
深夜,会开完了。
人都走了,程疏言一个人留在会议室,对着屏幕。
系统界面浮出来:
【角色共情 · 已激活】
【情绪能量池:增长中】
【提示:可预演角色心理状态,请谨慎使用】
他闭眼,尝试进入“预演”模式。
突然,冷风吹进喉咙,天台铁栏的味道冲上来,耳边响起声音:
“你活着没意义。”
“没人会在乎。”
“跳下去就好了。”
他呼吸变重,手开始抖。
但在黑暗深处,有一点光闪了一下——像有人拿着手电,一直照着他。
他猛地睁眼,冷汗流下来。
这不是系统造的幻觉。
这是林深该有的求生欲。
也是很多观众看完预告后,心里悄悄冒出来的念头:我还想试试。
他摸了摸耳钉,低声说:“下次……我会更懂你。”
外面城市还在吵。
热搜一直在变,他的名字还在上面。但这次不一样了。
他不再是被讨论的话题。
他成了某种象征。
一个让表演有了灵魂的人。
一个让沉默被听见的开关。
一个在流量里逆着走的光。
手机又震。
岑知韫发来一条消息:
“这人……真的懂戏。”
他没回。
只是重新打开预告片,调到最大音量。
风声呼啸,脚步停下,镜头推近。
那双眼睛,装着深渊,也藏着一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