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任务的2学分入账,如同在干涸的河床里滴入几滴甘露,让309宿舍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午饭时间,钱多多难得“奢侈”了一把,用0.5学分加了个灵植馒头,嚼得津津有味,唾沫横飞地复盘着早上的“共生藤蔓大战”。
“苏哥那眼力!绝了!一眼就看出是苔藓搞鬼!
小雨妹子那知识储备!清霖液里有日光粉都知道!
还有石磊兄弟那力气!”他用力拍着石磊结实的肩膀,“那藤蔓,嘎嘣脆!李锐那小子,得请咱们吃饭!”
石磊默默吃着基础餐,被钱多多拍得晃了晃,瓮声道:“应该的。”
叶小雨则小口啃着馒头,脸埋在餐盘里,耳朵尖通红。
苏砚没参与讨论,他在心里默默计算着:学分余额46,距离500的兑换额度遥不可及。
百草园这种任务可遇不可求,而且收益太低。
开源节流,迫在眉睫。
下午,第七教学区,丙字专用训练场。
场地中央整齐地摆放着两排木剑架,上面插着制式的、略显粗糙的硬木长剑。
新生们换上统一的灰色练功服,按照队列站好,眼神里带着对“剑”这种兵器的天然好奇和一丝紧张。
负责“基础剑诀理论(一)”的是一位姓赵的讲师,四十岁上下,面容方正,声音洪亮。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进入主题。
“剑,百兵之君!在我华夏道法灵枢体系中,剑诀乃灵能场操控之显学!”
赵讲师站在队列前方,声音如同洪钟,“基础剑诀三式:劈、刺、撩!是一切精妙剑法之根基!
其要诀,在于力贯于尖,意随剑走,身剑合一!”他拿起一把木剑,亲自示范。
动作简洁有力,每一次挥动都带着清晰的破空声,木剑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劈!如开山裂石,势大力沉!”
他猛地向下挥砍,空气发出呜咽。
“刺!如毒蛇出洞,迅捷精准!”
剑尖化作一点寒星,瞬间点出。
“撩!如春燕剪水,轻灵刁钻!”
剑锋自下而上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
“剑诀,非蛮力之勇!核心在于灵力运转与身体发力的协调!
灵力灌注剑身,增强其锋锐与坚韧,同时引导动作轨迹,使之更精准、更迅捷、威力倍增!”
赵讲师放下木剑,目光扫过全场,“你们现在灵力微弱,无法真正灌注剑身,但动作要领必须刻进骨子里!现在,每人取剑,随我口令练习基础三式!”
新生们纷纷上前取剑。钱多多掂量着木剑,小声嘀咕:“这玩意儿比改锥沉多了……”
石磊则神色肃穆,如同接过圣物,双手捧起一把木剑,感受着那粗糙的纹理和沉甸甸的分量,眼神专注而虔诚。
叶小雨有些吃力地拿起剑,动作生涩。
苏砚握住木剑剑柄。入手微凉,木质坚硬,重量适中。他试着按照赵讲师的动作要领,向前刺出一剑。
动作还算标准,但感觉……很别扭。
全身的力量传递到剑尖时,似乎被无形地削弱、迟滞了,如同他的导引术一样。
IAc的惰性,在需要爆发性力量协调的剑诀上,似乎阻碍更大?
“劈!”赵讲师的口令响起。
苏砚跟着众人一起挥剑下劈。沉重的木剑带着惯性落下,他需要额外用力去控制轨迹,手腕和肩膀的负担感明显。
苏砚眉头微蹙,脑子里习惯性地开始建模:
这劈砍动作,本质上就是一个以肩关节为支点、手臂为力臂、木剑为阻力臂的费力杠杆系统?灵力运转本应提供额外的“驱动力”,但在他这里几乎为零。
那么,能不能通过调整支点(身体重心)、优化力臂(手臂角度)或者改变施力方向,来稍微提升一下效率?哪怕只是省点力气也好?
“刺!”口令再响。
苏砚刺剑时,尝试将重心微微前倾,后脚蹬地发力,同时小臂内旋,试图将蹬地的力量和身体前冲的动量更高效地传递到剑尖。
这个动作比起标准的刺剑,显得有点……向前“扑”的意味。
“撩!”口令三响。
苏砚撩剑时,又下意识地调整了手腕翻转的角度和腰部发力的时机,试图利用旋转的离心力带动剑身,减少手臂的主动发力。他这套微调,在整齐划一的练习队伍里,显得格外扎眼。
动作说不上错,但总透着一种“不标准”的别扭感,像是在打一套自创的“省力广播体操”。
赵讲师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很快就锁定了动作“怪异”的苏砚。他眉头一拧,大步走了过来。
“你!”赵讲师指着苏砚,声音带着明显的不满,“动作变形了!身体前倾过度!手腕角度不对!发力时机紊乱!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你这练的是什么?野路子吗?给我按标准动作重来!”他严厉地呵斥道,不容置疑。
苏砚张了张嘴,想解释一下自己的“杠杆省力”思路。
但看到赵讲师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和周围同学投来的或好奇或嘲笑的目光,他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苏砚默默调整姿势,重新按照最标准、也对他而言最费力的方式挥动木剑。
每一次劈砍、刺击、撩起,都清晰地感觉到力量在体内传导的迟滞和损耗,比导引术更甚。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额发。
石磊则完全沉浸在练习中。他的动作或许不够花哨,但每一个基础三式都做得极其扎实、到位。
每一次挥剑,全身的肌肉都协调发力,腰马合一,木剑带起的风声都比别人沉重几分。
石磊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手中握着的不是木剑,而是那柄名为“不动”的重剑。
赵讲师的目光扫过他时,微微点了点头。
理论课结束,短暂的休息后,便是紧锣密鼓的“基础剑诀实践(一)”。
训练场的气氛更加凝重。
助教分发下护腕和简单的护具。
当新生们再次拿起木剑站好时,一股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
训练场的合金大门再次无声滑开。
哒、哒、哒……
那沉稳、有力、如同踩在心跳间隙上的脚步声再次响起,瞬间压过了所有杂音。
一股铁血、冷冽、带着硝烟味的强大气场席卷了整个训练场。
叶红绡教官到了。她依旧是一身笔挺的黑色修身劲装,高马尾一丝不苟,面容冷峻如冰。
叶红绡没有任何开场白,锐利如鹰隼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探照灯,瞬间扫过全场。每一个被她目光扫过的学生,都下意识地绷紧了身体,连呼吸都放轻了。
叶红绡的目光在石磊身上停顿了一瞬,似乎对他那沉稳扎实的站姿和握剑的气势略有认可。但当她的目光落到苏砚身上时,那眼神瞬间变得如同实质的冰锥。
苏砚心头一凛。他刚才练习时留下的细微“省力”调整痕迹,似乎没能逃过这位“铁娘子”的眼睛。
叶红绡走到队列前方,声音清冷,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金属般的质感:“剑,是杀伐之器!非孩童玩具!
基础三式,是你们保命、伤敌的根本!练不好,上了战场就是送死!”她没有任何废话,直接下令:“现在,两人一组!
持剑对峙!练习基础格挡与卸力!不许用灵力!只练动作!开始!”
新生们立刻乱哄哄地找搭档。
钱多多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旁边的石磊:“石磊兄弟!咱们一组!手下留情啊!”
石磊点点头,握紧了木剑。
叶小雨则怯怯地和一个同样看起来不太强的女生组了队。
苏砚的搭档是一个叫孙浩的男生,丙中评级,身材壮实,眼神里带着点跃跃欲试的兴奋。
两人持剑相对。
“格挡!卸力!”
叶红绡的声音如同鞭子,“想象对手的攻击!用剑身中部接触!手腕发力,引导力量!不是硬抗!开始!”
孙浩低喝一声,猛地一剑劈向苏砚!
动作虽然粗糙,但力量不小,带着呼呼风声。
苏砚下意识地按照标准动作横剑格挡。
木剑相交,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一股大力传来,震得苏砚手腕发麻,小臂酸痛,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向后踉跄了一步!
标准的格挡动作,因为力量传递的迟滞和缺乏灵力缓冲,效果极差!
叶红绡冰冷的目光如同跗骨之蛆,瞬间钉在了苏砚身上。她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停在苏砚面前,强大的压迫感让周围的空气都似乎凝固了。
“软弱无力!动作僵硬!”叶红绡的声音如同寒冰碎裂,毫不留情地砸在苏砚脸上,“格挡不是挨打!是引导!是化解!
你的协调性呢?导引术课搞那些歪门邪道,现在剑诀课还是这副鬼样子!”她显然从助教那里听说了苏砚的“杠杆”导引术。
叶红绡指着苏砚握剑的手:“手腕!松垮得像面条!发力点在哪里?腰呢?沉下去!站稳了!
连最基础的力量传导都做不好,还妄想投机取巧?”她的训斥如同连珠炮,字字诛心,毫不掩饰眼中的失望与严厉。
“丙下评级不是让你自暴自弃的理由!是让你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去弥补!而不是在这里耍小聪明,浪费时间!”
苏砚被训得脸色微白,握剑的手指因为用力而骨节发白。他能感觉到周围同学投来的各种目光,同情、嘲笑、幸灾乐祸……
叶红绡的批评像刀子一样割在自尊上,也让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在绝对的力量和基础面前,他那点“科学”的小聪明,是多么苍白无力。
“看什么看?继续练!”叶红绡冰冷的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全场,最后落在石磊身上,“你!动作标准,发力沉稳!保持住!其他人,照着他的样子练!”
她对石磊的肯定,与对苏砚的严厉斥责形成了鲜明对比。
石磊挺直腰背,沉声应道:“是,教官!”他握剑的手更加稳定,眼神更加专注。
训练场内只剩下木剑交击的噼啪声和沉重的喘息声。
苏砚咬紧牙关,摒弃了所有“省力”的念头,用最标准、最费力的方式,一次次格挡着孙浩越来越重的劈砍。
每一次撞击带来的酸麻和痛楚,都清晰地告诉他,这条修炼之路,比他想象中更加艰难。他的野路子,在根基未稳之前,似乎……真的行不通?
夕阳的余晖将训练场的影子拉得很长。
第一天的剑诀实践课,在叶红绡冰冷的目光和新生们精疲力竭的喘息中结束。
苏砚感觉自己的手臂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连木剑都几乎握不住。他看了一眼旁边汗流浃背但眼神依旧坚定的石磊,又看了看远处角落里揉着手腕、脸色发白的叶小雨,以及瘫坐在地上喘气的钱多多。
丙字班的第二天,终于结束了。
但真正的挑战,似乎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