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完毕,宋雨欣将那个箱子推到了他面前,王波久久地凝视着那四支药剂,心里久久难以平静。说不怕死,都是假的,古往今来多少帝王无法实现的愿望,就这样摆在了自己的面前。而只需要自己点点头,就能获得。
“王老先生,”李长庚的语气无比郑重,“九霄所掌握的技术,远超当前外界的认知。我们既然敢来请您出山,就有绝对的把握为您解决后顾之忧。”
就在他内心天人交战,门外传来钥匙转动锁孔的声音,接着是熟悉的脚步声。
“老王,我回来了。今天市场鲫鱼新鲜,给你炖个汤补补……”一个温和的女声随着开门声传来,话音未落,提着菜篮子的张素芬已经走进了客厅。她看起来比王波年轻不少,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穿着素雅的棉麻外套,虽然眼角有了些许的皱纹,但气质却温婉从容。她显然没料到家里有客人,看到李长庚和宋雨欣时,话音戛然而止,脸上露出一丝错愕。
“素芬,回来了。”王波站起身,脸上的神色瞬间收敛了许多,“这两位是九霄科技的李总和宋医生。”
“九霄科技?”张素芬显然也听过这个名字,她放下菜篮子,有些疑惑地看了看丈夫,又看向两位不速之客,礼貌地点头致意,“李总,宋医生,你们好。”
“阿姨您好,冒昧打扰了。”李长庚和宋雨欣也立刻起身问候。
“没事没事,就是家里有点乱。”张素芬笑了笑,习惯性地整理了一下并不凌乱的沙发靠垫,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了茶几上那个还未完全合拢、散发着科技感的金属箱,以及里面若隐若现的几支试剂。她心中疑惑更甚,但多年的修养让她没有立刻询问。
宋雨欣心思细腻,捕捉到了张素芬的目光,她看向李长庚,见他微微颔首,便主动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对张素芬说道:“阿姨,我们这次来和王老先生谈一些事情,也正好带了点……可能您会感兴趣的东西。”
她说着拉着她坐在了沙发上,并将这些药剂给她重新介绍了一遍……
“重返……青春?”张素芬愣住了,用手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她这个年纪,早已接受了岁月的痕迹,但“青春”这个词,对任何年龄的女性都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她看向丈夫的眼神里带着询问和期盼。
王波看着妻子的眼神,心中最后的一丝犹豫仿佛也被触动了。他深吸一口气,走到妻子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素芬,李总他们……邀请我去国外,做一件很重要的事。这些……是他们带来的心意。”
他没有具体说明是哪里,但她从丈夫的眼神中,看到了退休后许久未见的、那种名为希望的光芒。她又看了看那支名为“月华”试剂,以及旁边那几支看起来更具力量感的蓝色和淡金色试剂。
她没有立刻追问细节,而是沉默了片刻,然后抬头看向李长庚和宋雨欣,露出了一个温和而了然的笑容:“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老王今天神色这么严肃。我想你们谈的事情应该很重要。我呀,就是个快要退休的演员,不懂你们那些大事。”
她话锋一转,眼神看着王波:“不过,只要是老王的决定我都支持,就是希望他别再像以前那样,把自己累倒在岗位上了。”
王波听着妻子的话,眼眶微微有些发热。他紧紧握了握妻子的手,客厅里变得异常安静,能听到墙上老式挂钟规律的滴答声。李长庚和宋雨欣都没有催促,耐心等待着这位老者的决断。
良久,王波看向李长庚,没有询问药剂的事情,而是问出了一个他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李总,我想请你告诉我,你跑那么远建这座城,究竟是为了什么?我要听的,不是那些假大空的口号,而是你最真实的想法。”
李长庚闻言,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身体微微前倾,手肘撑在膝盖上,目光坦诚地迎向王波的审视。
“远吗?”他轻轻反问了一句,随即自问自答,“现在从国内到那边,乘坐我们的飞机,也就个把小时。距离从来不是问题,王老。”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才继续说道:“至于为什么跑那么远……一部分原因,确实就像我刚才随口说的,怕麻烦。”
他看着王波眼中掠过的一丝不解,进一步解释道:“相比您之前主政一方时,应该深有体会。想做成一件稍微超出常规、需要打破陈规旧习的事情,需要协调多少部门?平衡多少利益?甚至需要面对其他人的质疑和阻力?
一个项目,从构想到落地,往往要耗费数年甚至更久,其中大半精力,可能都用在了应对‘人’的问题上,而非解决事情本身。”
李长庚的语气很平静,但话语里的内容却带着一种沉重的现实感。
“而在索马里那片土地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面对的是一张近乎白纸。那里当然有它自身的混乱和复杂性,这些扫掉即可。在这里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规划和建设它。可以跳过很多不必要的内耗。”
“我明白了……”王波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身体微微向后靠,眼神有些飘远,似乎在回忆自己曾经呕心沥血却又处处掣肘的岁月。
那些为了一个项目跑断腿、磨破嘴的奔波,那些在会议桌上无休止的争论与妥协,那些因为各种非技术原因而被搁置甚至夭折的规划……每一次的无奈,每一次的愤懑,每一次感觉有力使不出的憋屈,此刻都化作了这声悠长的叹息。
“而另一个,或许更重要的原因,王老,是我们的人,活得太苦了。”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让王波猛地收回了思绪,目光盯着李长庚脸上。
“十几亿人,挤在东部这不到千万的土地上内卷,”李长庚的语调不高,却字字清晰,“房价、房贷、车贷、教育、医疗、还有那越来越畸形的彩礼……像一座座大山,压垮了一代又一代的普通人。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竟然有超过一半的家庭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无数年轻人不敢消费、不敢结婚、不敢生育,甚至不敢有梦想……这是不正常的,也是十分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