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奶奶一听,眼睛瞬间就亮了,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一把抓住赵大宝的胳膊:“真的?石头,你……你真能捎东西过去?能……能捎到......”
对她而言,这简直是天降的惊喜!
倒是历经世事的冯爷爷,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他听出了赵大宝话里那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他仔细打量着赵大宝,声音放缓,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和凝重:“石头……你……你这趟出门……”
赵大宝迎着冯爷爷的目光,没有回避,但也没有明说,只是郑重地承诺道:“冯爷爷,走亲戚路上可能要耽误不少时间,只要有一丝可能,有一线机会,我一定尽全力,把东西送到我冯叔手上!”
“好!好孩子!”
冯爷爷重重地点了点头,不再多问,只是用力拍了拍赵大宝的肩膀,那力道,传递着无言的信任和托付。
“我这就去和面!剁馅儿!一定包他最爱吃的白菜猪肉馅儿!多放肉!”沈奶奶激动得语无伦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身就要风风火火地往厨房冲。
“沈奶奶,您别急!”
赵大宝连忙叮嘱道,“您用油纸多包几层,包严实点,我晚饭后过来拿!”
“哎!哎!好!奶奶一定包得结结实实的!”沈奶奶连连答应着,身影已经消失在了厨房门口,里面很快传来了翻找盆碗的叮当声。
看着沈奶奶那充满希望和干劲的背影,赵大宝心里也沉甸甸的。
这个临时的起意,或许能给远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的冯叔叔,带去一丝来自故乡和亲人的慰藉。而他肩上的担子,似乎又重了一分。
京城大学沈教授、魏院长那里,只能等回来再拜访了;前世三丫的养父母家,也只能以后有机会再去了……
赵大宝在心里默默盘点着,时间像指缝里的沙,怎么也抓不住。
晚上,雀儿胡同的赵家,饭桌上的气氛比往常沉闷许多。虽然陈淑贞特意多做了两个菜,但大家都有些食不知味。
赵大宝看着爹娘和弟弟妹妹们低落的情绪,心里也不是滋味。
他努力插科打诨,试图驱散这离别的阴云。在他的带动下,二梅、三丫和小四终于被他逗得露出了些许笑容,饭桌上的气氛总算松动了一些。
赵大宝扒拉着碗里的饭,忽然抬头,对父母说道:“爹,娘,我出去的事,要是小叔和小婶这两天过来,你们先别跟他们说。”
现在小叔赵振业和秦淮茹已经在四合院东厢房开火单过了,开始了他们甜蜜的新婚生活。
赵振邦和陈淑贞都疑惑地看向他,不明白为什么唯独要瞒着老三。
赵大宝叹了口气,语气带着点无奈和关切:“我小叔那嘴,松得跟棉裤腰似的,根本兜不住话。他要是知道了,转头肯定忍不住跟她媳妇说,刚领证的两人最近肯定要回村……这两人有一个说漏嘴了,爷爷奶奶那边肯定也就知道了。老头和老太太年纪大了,经不起担心受怕,就别让他们跟着揪心了。”
陈淑贞闻言,眼圈立刻就红了,别过头去,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她知道儿子说得在理,可这心里……就像被挖掉了一块似的。儿子要出远门,去那么远、还可能不太平的地方,还在操心家里,怕老人担心......
赵振邦沉默着,重重地点了点头,喉咙有些发堵,只是伸出大手,用力握了握儿子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顿晚饭,吃得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无声的、沉重的不舍。
饭后,赵振邦罕见地没有研究那些汉字,而是坐在屋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烟雾缭绕中,是他紧锁的眉头。陈淑贞则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检查赵大宝那并不多的行李,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
赵大宝看着父母的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但他不能流露出丝毫犹豫和软弱,他必须表现得坚强而乐观,这样才能让父母稍微安心一点。
夜色渐深,赵大宝出门去了冯爷爷家。
沈奶奶红着眼眶,将一大包用厚油纸裹了又裹、冻得邦邦硬实的饺子郑重地交到他手里,那分量,沉甸甸的,仿佛承载了两位老人全部的希望与牵挂。
“石头,路上……一定小心啊!”冯爷爷的声音有些沙哑。
“哎,您二老放心!”赵大宝用力点头,将这份特殊的心意小心地收好。
回到家,在家人依依不舍、千叮万嘱的目光中,赵大宝背上那个看起来并不臃肿的行囊,毅然走出了家门。陈淑贞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赵振邦紧紧搂着她的肩膀,目送着儿子的身影消失在胡同的夜色里。
赵大宝直接去了鸽子市附近那片约定好的小树林。胡三和陆小凤已经等在那里,旁边是几个鼓鼓囊囊的大麻袋和箱子。
“石头兄弟,东西都在这儿了!”
胡三压低声音,指着地上的物资,“吃的、用的......都按你说的准备了些。时间太紧,你给的那小黄鱼,连一半都没用掉!”
他把剩下的金条递给赵大宝。
陆小凤也递过来一个小包裹:“这是另外弄到的一些特效消炎药和纱布,你带着,以防万一。”
“谢了,三哥,小凤姐!情谊我记下了!”赵大宝没有多客气,将剩下的金条收下。
胡三和陆小凤也是利落人,交接完毕,互道一声“保重”,便迅速消失在黑暗中。
待到周围彻底安静下来,确认无人后,赵大宝意念一动,地上那堆得像小山坡似的物资,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全都安然躺进了他的神秘空间里。
凌晨时分,寒风凛冽,赵大宝来到了火车站的货运段。
这里的站台不像客运站那般灯火通明,显得有些昏暗和粗犷,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和铁锈的味道。
站台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多沉默着,气氛肃穆而紧张,与往常火车站的热闹喧嚣截然不同。
他很快找到了同样背着行囊、正伸长脖子四处张望的周向阳。周向阳旁边,站着那位气质干练的李姨。
“石头!这边!”
周向阳看到他,连忙挥手,脸上带着找到组织的兴奋和一丝即将远行的激动。
李姨看着赵大宝,眼神复杂,有关切,有欣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她走上前,没有多余的话,只是对赵大宝说道:“石头,姨是真没想到你有这样的觉悟和胆色。向阳这孩子……就拜托你多照应了。你们……两个都要平平安安地回来。”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李姨您放心”
赵大宝迎着她的目光,郑重承诺,“我们互相照应,一定完好无损地回来,到时候再去您家蹭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