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辰翊一边调整着勺子的角度和喂水的速度,一边低声安抚:“予安,不急,慢慢喝。”
陆云瑶靠在床头,看着丈夫宽阔的背影耐心地俯身照顾着他们的孩子,看着母亲在一旁温柔守护、适时援手,听着孩子们细微的吮吸声和哼唧声,感受着身体虽然疲惫却逐渐被灵泉水和休息抚平的痛楚……
一种巨大而平实的幸福感将她温柔包裹。所有的惊险、疼痛和担忧,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加倍的补偿。她忽然觉得,这就是生活最美好的模样——有所爱,被人爱,风雨过后,阳光满室,亲人环绕,平安喜乐。
喂完予安,顾辰翊刚把他重新放好,一回头,发现陆云瑶正望着他,眼中水光潋滟,盈满了无声的感动和爱意。
他走到床边,握住她的手,千言万语哽在喉头,最终只化作一句低沉的:“真好。”
陆云瑶回握住他带着薄茧却无比温暖的手,轻轻点头:“嗯,真好。”
孟淑兰看着小两口交握的手和彼此眼中只有对方才懂的情意,欣慰地笑了笑,悄悄退开几步,去整理那个“功勋卓着”的深蓝色挎包,将空间留给他们。
阳光静静流淌,时光在这一刻变得缓慢而温柔。新的生命,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在这充满爱意的静谧中,悄然生根发芽。
未来的日子或许依旧会有忙乱和挑战,但此刻,他们拥有彼此,拥有母亲的支持,拥有两个健康的孩子,便拥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和力量。
家的意义,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具体而清晰。
午后阳光正好,透过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予安和予乐喝了水,换了干净尿布,再次沉沉睡去,小胸膛随着呼吸轻轻起伏,恬静美好。
孟淑兰将病房简单收拾了一下,又检查了一遍孩子们的情况,这才在沙发上真正坐下来,脸上带着些许倦色,但眼神却依旧明亮而满足。
陆云瑶看在眼里,心疼母亲从凌晨到现在一刻未停的操劳,轻声道:“妈,您快闭上眼睛歇一会儿,孩子们刚睡下,一时半会儿不会醒的。”
顾辰翊也立刻道:“妈,您休息,我看着。有任何动静我叫您。”
孟淑兰确实累了,不再推辞,笑着点点头,靠在沙发背上,几乎是头一沾靠背,就发出了均匀轻浅的呼吸声,迅速陷入了浅眠。多年的医护工作让她练就了抓紧一切碎片时间休息的本事。
顾辰翊轻轻走过去,将搭在椅背上的一件自己的军装外套拿起,极其小心地披在岳母身上,动作轻缓,没有惊动她分毫。
然后他搬回那把椅子,依旧坐在妻子和两个孩子中间的位置上,像一个忠诚的哨兵,守护着他的整个世界。
病房里彻底安静下来。陆云瑶也重新闭上了眼睛,生产消耗的元气太大,她需要睡眠来恢复。但她睡得并不沉,意识漂浮在清醒与梦境之间,能隐约听到母亲轻柔的呼吸声,能感受到窗外阳光的温度,最重要的是,她知道辰翊就在身边,守着她和孩子们。这种安全感让她即使身体不适,内心也无比安宁。
顾辰翊的目光在三个他最爱的人身上缓缓流转。
他看着妻子沉睡中依旧微蹙的眉头,知道伤口肯定还在疼,心里泛起细细密密的疼惜,恨不得能替她承受。
他看着儿子予安,小家伙睡梦中还时不时咂巴一下小嘴,像是在回味刚才那点温水的味道,憨态可掬。
他又看向女儿予乐,她睡得极其安静,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眉眼间果然依稀有瑶瑶小时候的模样。
一种沉甸甸的、饱含喜悦与责任的暖流在他胸腔里涌动。他忽然想起很久以前,在老山前线猫耳洞里,生死一线时,战友们挤在一起互相鼓劲,说起战争结束后的愿望。有人想回家盖房子,有人想娶媳妇,他说:“就想有个家,点灯说话,熄灯作伴,平平安安的。”
如今,枪炮声早已远去,硝烟散尽。他不仅有了家,还有了世界上最好的妻子,更一下子拥有了两个延续他们生命的小宝贝。这份圆满,甚至超出了他当年最奢侈的想象。
时间在静谧中缓缓流淌。
不知过了多久,走廊外传来一阵刻意放轻却仍透着急切的脚步声,停在了病房门口。接着,门被极轻地敲了两下。
顾辰翊立刻起身,快步走到门口,轻轻打开门,生怕惊扰了里面的安宁。
门外,周红梅和孙晴两人正探头探脑,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关切。周红梅手里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布袋子,孙晴则抱着一个暖水瓶。
“顾团长,听说云瑶生了?母子平安?”周红梅压着大嗓门,气声问道,眼睛一个劲儿地往病房里瞟。
“哎呀,真是龙凤胎啊?老天爷,多大的福气!”孙晴也小声附和,脸上满是惊喜。
顾辰翊侧身让开一点,点了点头,向来冷峻的脸上此刻柔和了许多,低声道:“嗯,生了,龙凤胎,都平安。云瑶刚睡下,孩子们也睡着。”
他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骄傲和疲惫。
周红梅和孙晴一听,立刻踮着脚尖,做贼似的溜进病房。一看到并排放在一起的两个婴儿床,两人的眼睛瞬间就亮了,捂着嘴才没惊呼出声。
她们凑到婴儿床边,弯着腰,看得眼睛都不眨。
“哎哟我的乖乖,真俊啊!”周红梅用气声惊叹,“你看这小的,眉眼多秀气,像云瑶!”
“哥哥也好看,你看这鼻子嘴巴,跟顾团长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似的!”孙晴也小声评价。
她们看够了孩子,才轻手轻脚地走到陆云瑶床边,见她睡得沉,脸色还有些苍白,眼底都流露出心疼。
“受大罪了。”周红梅轻叹一声,将手里的布袋子放到床头柜上,对顾辰翊小声道:“家里攒的鸡蛋,给云瑶补身子。还有两只老母鸡,在院里拴着呢,回头让我家那口子杀了收拾干净再送来熬汤。”
孙晴也把暖水瓶放下:“这是我刚熬好的小米粥,最上面一层米油最养人,等云瑶醒了让她趁热喝点。”
她们的到来,带着家属院里特有的、质朴而真诚的热情,像一阵温暖的风,吹进了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