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的可能,与现实的实施之间,横亘着巨大的鸿沟。
沈鸿的团队基于林默的感知数据和“火种”中的边缘理论,构建了数个关于“意识碎片共振放大”的数学模型。
但这些模型无一例外地指向同一个结论:操作的成功率低得令人绝望,且对执行者——林默——的精神稳定性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何翟添混乱而痛苦的情绪洪流反噬,甚至可能被他体内那蛰伏的秩序烙印顺着共振连接反向侵蚀。
“这就像让你用一根蛛丝,去搅动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苏婉清看着初步的风险评估报告,眉头紧锁,“林默,你的精神海尚未痊愈,承受不住这种量级的冲击。”
林默沉默地看着全息投影上那些复杂而危险的曲线。
他能感觉到苏婉清的担忧,也能理解沈鸿团队面临的困境。
但远方那不断迫近的银色阴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人的头顶。
“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苏姐。”林默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常规的防御在潮汐面前毫无意义。规则层面的对抗,是我们唯一的希望。而现在,这条看似荆棘遍布的路,可能是希望唯一的方向。”
他顿了顿,看向医疗隔离室:“而且,这不只是为了基地。也是为了他…何翟添。如果他的意识彻底复苏,却发现自己成为了毁灭一切的帮凶,那对他而言,将是比死亡更残酷的结局。我们必须尝试给他,也给我们自己,一个不同的可能。”
苏婉清看着他眼中那混合着疲惫与决然的光芒,最终叹了口气,不再劝阻。
她知道,当林默露出这种眼神时,任何言语都已无法动摇他的意志。
技术核心区内,沈鸿团队开始进行极限压缩的模拟测试。
他们利用林默之前干扰行动中收集到的秩序烙印反噬数据,以及何翟添意识碎片辐射的样本,在封闭的能量场中尝试复现“共振放大”效应。
结果惨不忍睹——模拟中的“林默意识体”在十次尝试中崩溃了七次,被秩序烙印污染了两次,仅有一次取得了微不足道的、持续不到零点一秒的干扰效果。
“我们需要一个‘锚点’!”沈鸿抓着自己本就稀疏的头发,双眼通红,“一个能在意识风暴中保持你自我认知不迷失的支点!一个足够坚固、足够清晰的‘坐标’!”
林默闭上眼睛,意识沉入体内。
暗金色的核心缓缓旋转,散发着温暖而坚韧的光芒。
这调和之力源于他与地脉的连接,源于他对生命与平衡的守护信念,源于…他与江季黎、苏婉清、陆岩、赵小玥…与整个“玄武”基地所有人的羁绊。
这些,是他的力量之源,也是他的“锚”。
“我有‘锚’。”林默睁开眼,肯定地说,“但我需要更精确地定位何翟添意识碎片中,那些对秩序最具‘干扰性’的特定情绪节点。愤怒?痛苦?还是…别的什么?”
他再次将感知投向那片灰色的意识荒原。
这一次,他不再被动承受碎忆的冲刷,而是主动地、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一缕极其细微的调和之力,如同探针般,轻轻触碰那些翻涌的情绪碎片。
…触碰到了灼热的愤怒,源于信任的崩塌…秩序烙印泛起冰冷的涟漪…
…掠过深不见底的绝望,源于力量的失控与自我的迷失…烙印微微震颤…
…最终,停留在一片尖锐的、几乎凝成实质的哀恸上——那是关于“失去”的痛,关于一个无法挽回的回眸…
就在调和之力接触到这片哀恸碎片的瞬间,异变陡生!
那一直沉寂的秩序烙印,猛地爆发出远超预期的排斥力!
仿佛触碰到了其最不能容忍的“禁忌”!
与此同时,那片哀恸碎片并未被放大,反而像是被刺痛般剧烈收缩,连带何翟添那淡薄的光影都蜷缩得更紧,传递出强烈的抗拒与痛苦!
“不行!这种强度的情绪,对他本身的意识伤害太大!”
林默立刻切断了连接,脸色发白。
他意识到,何翟添意识深处最脆弱、也最敏感的部分,恰恰可能是秩序烙印防御最严密、也最容易对其造成二次伤害的区域。
此路不通。
他们必须找到一种更温和、更巧妙的方式,一种既能引起秩序逻辑冲突,又不会过度刺激何翟添本身意识的方法。
沈鸿那边也传来了坏消息:潮汐的推进速度,经过短暂的细微调整后,似乎再次稳定下来,并且…其规则覆写的“分辨率”似乎在缓慢提升,意味着它对复杂结构的同化效率正在变得更高。
时间,越来越少了。
弦的彼端,连接着危机与希望,而他们,尚未找到安全行走于这条荆棘之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