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立冬那天下午,他开着那辆二手桑塔纳从浑江岸边的木材厂往回赶,车上载着半吨多的桦木板材。天色灰蒙蒙的,像是要下雪。就在七道江拐弯处,一辆失控的货车迎面撞来,桑塔纳像个火柴盒一样被揉碎,他被卡在驾驶室里,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血滴在雪地上,开出一朵朵红梅。
等他再醒来,已经是三天后的通化市人民医院。肋骨断了四根,左腿开放性骨折,颅内有淤血。医生说他能活下来是个奇迹。
出院回家休养的第一个星期,他就开始看见那些东西。
起初他以为是眼睛出了问题——每个人身上都绕着一层薄薄的光,有的清白,有的浑浊。他以为是脑震荡的后遗症,没敢告诉任何人。直到隔壁赵大爷来看他,一进门,小林就看见他头顶盘着一团黑乎乎的影子,像是一张扭曲的人脸,还伸出一条细长的黑线,连在赵大爷的后颈上。
“赵大爷,您、您脖子上怎么回事?”小林忍不住问。
老爷子摸了摸脖子:“没啥啊,就是这几天落枕,脖子僵硬得很。”
赵大爷走后,小林心里发毛。更让他害怕的是,第二天一早,他就听见鞭炮声——那是东北丧事的信号。赵大爷昨晚睡下去,今早没醒来,医生说是急性脑梗死。
第一次,还可以说是巧合。
可接着是他二舅来看他,一进门,小林就看见二舅浑身被灰气裹着,尤其是胸口处,一团黑影浓得化不开。小林嘴唇发抖,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说。他拐弯抹角地劝二舅去医院检查检查心脏。
二舅笑着摆手:“我这身板,杠杠的,检查啥?”
三天后,二舅心肌梗塞,差点没救回来。好在当时是在县医院门口发病的,捡回一条命。
这下小林明白了,他不是眼睛出了问题,他是能看见别人身上的“气”,还有那些预示着灾祸和死亡的“黑影”。
他妈看他整天心神不宁,以为他车祸后遗症还没好,特地去找了乡下一位有名的出马仙。那位姓黄的大仙一进门,就死死盯住小林的眼睛。
“孩子,你这眼睛...”黄大仙后退半步,“是不是能看见不该看的东西?”
小林心里一惊,点了点头。
黄大仙叹了口气:“你这是‘鬼眼开’了。半只脚踩进阴间的人,有时候会带上这种能力。古书上管这叫‘阴阳眼’,咱们东北叫‘开窍了’。你小子车祸那地方,八成是撞上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借着你的阳气,开了你这双眼。”
小林忙问怎么治。
黄大仙摇头:“这东西,开了就关不上。你得学会怎么跟它相处。记住三点:一是别随便告诉别人你有这能力;二是看见将死之人,不要轻易说出来,生死有命,强行改变会遭反噬;三是最重要的——千万别跟那些黑影说话,它们不是一般的鬼魂,是‘殃’,是死人留下来的秽气,专门找将死的人依附。”
黄大仙走后,小林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的眼睛。那双普通的棕色瞳孔,如今看起来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可他知道,里面藏着不一样的东西。
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小林能下地走路了,拄着拐杖到楼下小卖部买烟。店主王寡妇正和几个邻居唠嗑,小林一进门,就看见她肩膀上坐着个黑乎乎的小影子,像是个孩子。
小林手一抖,拐杖差点滑倒。
“小林,咋的啦?”王寡妇关切地问。
“没、没事,腿还没好利索。”小林匆匆拿了烟,付了钱就要走。
转身那一刻,他清清楚楚听见一个孩子的声音:“妈,明天咱一起去江上滑冰呗。”
小林猛地回头,小卖部里只有王寡妇一人。那声音分明是个小男孩的。
王寡妇看小林神色怪异,笑问:“落下啥东西了?”
小林犹豫片刻,问:“王姐,您...是不是有个儿子?”
王寡妇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你咋知道?我儿子冬冬五年前就没了,在浑江上滑冰掉进冰窟窿里...明天正好是他的忌日。”
小林后背发凉,不敢多说,匆匆离开。
第二天,王寡妇果然没开门。邻居们说她去江边给儿子烧纸去了。晚上传来消息,王寡妇滑进了江面上一个新凿的冰钓洞口,捞上来时已经没了气息。
小林听说后,一整晚没睡着。他明明预见了,却没能阻止。黄大仙的警告在耳边回响:“生死有命,强行改变会遭反噬。”
春节前夕,小林已经能扔掉拐杖慢慢行走了。身上的伤好了大半,可心里的负担却越来越重。他害怕出门,害怕看见那些缠绕在人们身上的黑影,害怕听见那些将死之人身上附着的“殃”发出的低语。
最让他痛苦的是,他看见爸爸头顶盘踞着一团灰气,妈妈胸口也有一片阴影。他不敢说,只能变着法地劝他们去做全面体检。好在检查下来,爸妈都只是些老年病,没什么大碍。小林稍微松了口气,那团灰气似乎也淡了些。
他开始明白,那些“黑影”预示的不是绝对的死亡,而是可能的灾祸。如果及时干预,命运或许可以改变。
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小林去了趟吉林市办事,回来坐的是最后一班大巴。车上人不多,他靠窗坐着,忽然前面一阵骚动,一个老太太晕倒了。
小林上前帮忙,一眼看见老太太身上缠绕着浓密的黑气,特别是胸口处,几乎成了墨色。更可怕的是,那黑气已经凝聚成一个人脸的形状,正对着小林咧嘴笑。
“到哪儿了?”小林急忙问司机。
“刚过白山服务站,到通化还得一个半小时。”
小林当机立断:“师傅,前面最近的医院在哪?赶紧去,这位大娘等不及了!”
司机有些犹豫,一车人呢,改道耽误时间。
小林急了,掏出五百块钱:“师傅,油钱我补,救人要紧!我是车祸幸存者,知道黄金救援时间多重要。”
其他乘客也纷纷附和,司机终于改道去了最近的白山市中心医院。
到医院后,医生立刻给老太太做了检查,结果是急性心肌梗死,立即进行了手术。主治医生出来后说:“再晚来二十分钟,华佗再世也救不回来了。”
小林看见,手术室门开的那一刻,一团黑气窜了出来,在走廊里转了一圈,消失了。
老太太的女儿赶来医院,千恩万谢,非要小林留下联系方式。小林推脱不过,留了个假电话。
他走出医院,夜风寒冷,却感觉心里暖和了些。这是他第一次用这该死的“鬼眼”做了点好事。
回到家已经半夜,爸妈却都没睡,坐在客厅里,脸色凝重。
“咋这么晚才回来?”爸爸问。
小林把路上救人的事说了,省略了他看见黑影的部分。
妈妈忽然哭了:“儿啊,妈知道你心善,可你也得顾着自己啊!你这刚捡回条命,要是再出点啥事,我和你爸可咋活?”
小林愣住了,看着妈妈眼泪汪汪的样子,忽然明白了什么。这些日子,他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却没想过爸妈看着他从鬼门关走一遭,心里有多害怕。
“妈,我错了,以后一定注意。”小林轻声说。
那天晚上,小林想了许多。他想起黄大仙的话,想起那些黑影,想起赵大爷、王寡妇,还有今天救回来的老太太。
这“鬼眼”是诅咒,但也许,也可以是礼物。
三月份,小林基本康复,重新回木材厂上班。同事们都知道他车祸严重,对他格外照顾。厂里的老李头更是天天给他带自家腌的酸菜,说能补血益气。
一天早上,小林一进车间,就看见老李头身上绕着一股黑黄相间的气,特别是腹部,颜色深得发黑。
“李叔,您最近肚子不舒服吗?”小林试探着问。
老李头愣了一下:“你咋知道?这几天这儿老是疼,我以为是老胃病又犯了。”
“叔,您得去医院查查,认真的查。”小林神色严肃。
老李头将信将疑,在小林一再催促下,周末去市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结果出来,早期肝癌,因为发现得早,手术成功率很高。
老李头的儿子专门来小林家道谢,说医生讲了,再晚半年发现,可能就是晚期了。
送走老李头的儿子,小林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的长白山余脉。夕阳西下,山峦起伏如龙脊。
他开始学着接受这份“礼物”,小心翼翼地运用它。看见年轻人身上的黑影,他会提醒他们注意安全;看见老人身上的病气,他会建议他们去体检。他不直接说破,总是找各种借口,渐渐地,周围人都觉得他有点“半仙”的意思。
清明那天,小林去给赵大爷上坟,意外遇见了黄大仙。
黄大仙盯着小林看了半晌,笑了:“小子,适应得不错啊。”
小林苦笑:“没办法,关不上,只能学着相处。”
黄大仙点头:“你这心态就对了。这世上啊,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与坏。刀子能杀人也能切菜救人,看你咋用。你这双眼睛也一样。”
“那些黑影...到底是什么?”小林终于问出憋了很久的问题。
黄大仙望着远山:“有人说是殃,有人说是煞,科学点说,可能是一种能量的残留。将死之人,生命能量衰弱,就容易吸引这些东西。它们既是死亡的预兆,也可能就是导致死亡的元凶。你救了人,它们就没了依附,自然就散了。”
“那我为什么能看见它们?”
“车祸那会儿,你半只脚踩进阴间,生命能量也弱,就和它们同频了。现在你康复了,但它们已经认得你了,就像习惯了黑暗的眼睛,再也回不到完全看不见的状态。”
黄大仙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递给小林:“拿着,当你感觉控制不住,或者它们太扰人的时候,闻一闻,能暂时屏蔽一会儿。”
小林接过布袋,里面装着混合的草药,有一股刺鼻又清凉的气味。
“谢谢您。”小林真诚地说。
黄大仙摆摆手:“不用谢,有这能力是缘分,也是责任。记住,用之正则助人,用之邪则害己。你好自为之。”
望着黄大仙远去的背影,小林握紧了手中的布袋。
回到家里,妈妈正在包饺子,爸爸在看报纸。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来,给一切都镀上一层金色。小林看着他们身上清清白白的气,心里踏实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