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的豪赌,如同在即将彻底倾覆的棋盘上,掷下了一枚带着血色的孤子。
陈留拼凑出的最后一万援军,在夜色的掩护下,如同涓涓细流,义无反顾地注入官渡那片早已被鲜血浸透的土地。
他们的到来,暂时稳住了高顺摇摇欲坠的防线,但也如同在即将燃尽的火堆里投入最后一把湿柴,只能激起一阵更浓烈的硝烟,却难以改变火焰终将熄灭的趋势。
曹操在得知陈留竟还有余力增援官渡时,先是一怔,随即冷笑:
“困兽犹斗,垂死挣扎!传令,攻势再加强三成!我要在刘备那头丧家之犬反应过来之前,踏平陈留,生擒蔡琰!”
曹军的攻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投石机日夜不停地抛射着巨石和火油罐,将官渡营垒砸得千疮百孔,火焰在断壁残垣间肆虐。
曹军士卒如同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踏着同伴的尸体向上猛冲。
高顺身先士卒,甲胄破碎,血染征袍,陷阵营的旗帜数次倒下,又数次被残存的将士奋力竖起。
每一天,每一个时辰,都有成建制的部队打光,官渡的土地,真的变成了吞噬生命的泥潭。
十天?高顺看着身边越来越少,人人带伤,眼神却依旧倔强的部下,心中唯有苦涩。
他能做的,只是用生命去换取时间,一寸一寸地换。
与此同时,携带绝密情报的信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小沛刘备军大营。
此时的刘备,正面临艰难抉择。
此前与纪灵的战斗虽胜,但自身损失也不小,袁术后续兵力仍在不断压上,小沛城下战况胶着,他脱身不得。
更重要的是,他缺乏一个必须与袁术死磕到底,甚至冒险深入其腹地的充分理由——道义上,袁术尚未公然称帝;
利益上,即便击败纪灵,也难以动摇袁术根基,反而可能引来更疯狂的报复。
然而,当蔡琰的信使将袁术私藏玉玺、筹备登基的详实罪证,以及其后方兵力空虚、粮草囤积的精确情报摆在刘备面前时,整个大帐的气氛瞬间变了。
“陛下……陛下竟知备之忠忱,授以此等权柄……”
刘备捧着那份以天子名义许他“总督徐、扬二州军事”的诏书副本,手微微颤抖。
这不仅仅是空头官衔,更是给了他讨伐袁术最名正言顺的大义旗帜!
而那份关于袁术后方虚实的情报,更是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指明了一条看似危险,却可能一举扭转局面的奇袭之路!
“大哥!还等什么!”
张飞环眼圆瞪,声如洪钟,“袁术老儿竟敢妄图称帝,俺老张第一个饶不了他!如今他老家空虚,正是天赐良机!打破寿春,活捉袁术!”
关羽丹凤眼微眯,抚须沉吟:“此确为良机。然纪灵大军尚在城外,我军若主力南下,小沛危矣。且孤军深入,风险极大。”
谋士简雍、孙乾等人也面露忧色,认为此举太过行险。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陈登,缓缓开口:“主公,此乃陈留蔡大家行‘围魏救赵’之策,亦是给我等一个破局之机。风险固然有,然收益亦巨大。若能速破寿春,则袁术必退兵自救,徐州之围自解。届时,主公手握天子诏命,据讨逆之大功,坐望徐、扬,天下谁人不识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分析:
“至于纪灵……登有一计,可令其不敢妄动,或可助我军安然南下。”
陈登的分析,坚定了刘备的决心。
他深知,这可能是他跳出徐州泥潭,真正走向广阔天地的唯一机会。
他立刻下令:关羽率一部精兵,多设旗帜,虚张声势,伴装主力仍在,与纪灵周旋。
刘备则亲率张飞及主力精锐,以陈登为军师,偃旗息鼓,轻装疾进,依据蔡琰提供的情报,直扑袁术统治核心——寿春!
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袁术的反应速度,赌的是纪灵是否会看破疑兵之计,赌的是沿途城池能否被迅速突破。
就在刘备军悄然南下的同时,其他几处战场,也因蔡琰的落子而产生了连锁反应。
北线,袁绍得知曹操在官渡进展缓慢,且陈留竟还有兵力增援,心中那点疑虑再次升起。
他担心曹操是想借他之手消耗吕布,然后独吞胜利果实。
于是,他加大了对白马的压力,同时命令臧霸,不必执着于苍亭,可分兵南下,试探东郡更纵深的防御,甚至威胁济阴张辽的侧后。
这道命令,使得臧霸的游骑活动范围更大,东郡乃至济阴北部的局势更加糜烂,张辽的压力陡增。
西线,夏侯渊得到臧霸可能南下的消息,攻击更加狂猛,试图在张辽得到任何支援前,将其彻底击溃。
张辽临危不乱,指挥部队且战且退,利用地形节节抵抗,但控制的区域在不断缩小,败象已露。
南线,刘表的“武装游行”到底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安。
一直驻守宛城的张绣,在贾诩隐晦的提醒下,开始加强对南阳北部,尤其是叶县方向的戒备。
这种戒备并非要攻击文聘,却无形中给刘表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压力,使其更不敢轻易北进。
刘表的犹豫,使得陈留南面的威胁始终维持在“存在但未爆发”的状态。
然而,最大的变数,依然在徐州方向。
刘备军的奇袭,初期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由于袁术将主力和大将都调往了北线,淮南腹地防备松懈。
刘备军依仗精确情报,避开重兵驻守的城池,专挑守备薄弱之处,一路势如破竹,连克数城,兵锋直指寿春!
消息传到前线,袁术大惊失色,气得几乎晕厥。
他称帝在即,老巢却即将不保!
再也顾不得什么刘备、什么徐州,严令纪灵即刻撤军,回援寿春!
纪灵接到命令,虽察觉小沛敌军可能只是疑兵,但君命难违,且寿春若失,万事皆休,只得仓促撤军。
关羽见状,岂能放过如此良机?
立刻率军出城追击,纪灵无心恋战,断尾求生,损失了不少兵马辎重,狼狈南逃。
徐州战局,因刘备的果断奇袭和袁术的仓皇回援,瞬间逆转!
刘备兵临寿春城下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炸响了整个中原战场!
曹操在官渡大营接到急报,脸色瞬间铁青。
他千算万算,没算到蔡琰竟有如此魄力,将这等机密和权柄交给刘备,更没算到刘备竟敢如此行险,而且真的威胁到了袁术的根本!
“刘备!织席贩履之辈,安敢如此!”
曹操又惊又怒。
袁术若败,或是被迫全力与刘备交战,那么他南面的潜在威胁将大大降低,甚至刘备可能坐大……这对他绝非好事。
“主公,需早做决断!”
戏志才此刻也在营中,虽面色苍白,眼神却依旧锐利,“刘备若据淮南,其势必成。当务之急,要么速破陈留,挟天子以令诸侯,抢占大义名分;要么……分兵南下,趁刘备立足未稳,或与袁术妥协,共击刘备,绝不能让其从容消化战果!”
曹操盯着地图上那个代表寿春的点,又看了看眼前依旧在浴血抵抗的官渡营垒,第一次感到了局势的失控。
蔡琰这“围魏救赵”之计,不仅可能解了陈留之围,更是在天下这盘大棋上,硬生生塞进了一个可能打破平衡的变量!
他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不计代价,猛攻官渡,赌能在刘备彻底搅乱南方之前拿下陈留?
还是暂缓对陈留的攻势,先应对刘备这个突如其来的威胁?
而在陈留,当蔡琰接到刘备奇袭成功,兵临寿春,袁术已下令纪灵回援的消息时,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一松,身形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
“主公!”徐庶连忙上前一步。
“无妨。”蔡琰摆摆手,脸上露出了一丝久违的、带着疲惫的笑意,“我们……赌赢了第一步。曹操,现在该你难受了。”
然而,她也清楚,这只是撕开了一道口子。
官渡仍在苦战,高顺和那一万援军每一天都在流血牺牲;
张辽仍在苦撑;
臧霸的威胁仍在;
北方的袁绍依旧虎视眈眈。
真正的生死考验,远未结束。
曹操会如何应对?
袁术会否狗急跳墙?
刘备又能走到哪一步?
这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
她望向南方,低声自语:“刘玄德,莫要负了这汉室最后一点希望……也莫要负了,我这孤注一掷的信任。”
棋局,已彻底搅乱。
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更加凶险,也更加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