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辗转,林辰脑海里仍不断思索着和珅财政之事与基金会项目之间的关联。天色渐亮,手机在床头柜上震了第三下。
手机在床头柜上震了第三下。
林辰睁开眼,没开灯,摸过手机划开屏幕。刘伟的未读消息跳出来:“和平街施工点被围了,横幅都拉起来了,居民要见您。”
他坐起身,拇指在屏幕上点了两下:“通知周伟,我马上到。”合上手机,起身穿衣,动作没停。西装外套搭在椅背,他边扣纽扣边往外走,顺手把书房门锁死。
电梯下行时,他拨通周伟电话。铃响两声接通,那边背景嘈杂。
“现场什么情况?”
“十几个人,主要反映噪音和封路。施工队六点开工,确实早了点。有人拍了视频,网上已经开始传。”
“住建和环保的人到了没有?”
“刚到。”
“你先稳住,别推责任。我十分钟到。”
挂了电话,他转头对等在车边的刘伟说:“把施工方案调出来,重点看作业时间、围挡范围、洒水频次。再查最近三天的环保监测数据,有没有超标。”
刘伟点头,低头操作平板。车子启动,驶向和平街道。
天刚亮,街口已围了一圈人。横幅挂在施工围挡上,红底白字:“还我安静家园”。几个居民站在前面,有男有女,年纪多在五十岁以上。一个穿灰夹克的老头正对着手机直播,声音洪亮:“大家看,这就是政府搞的‘文化复兴’?我们老百姓连觉都睡不成!”
林辰下车,没带警卫,也没穿制服外套,只一身深色西装。他径直走过去,离人群还有几步,抬手示意。
“我是林辰。”
人群安静了一瞬。
他往前一步,对着老头点头:“您刚才说的对,我们工作没做到位,我代表区政府道歉。”
老头愣了下,直播镜头微微晃动。
林辰掏出手机,打开文件:“施工时间原定六点半开始,是我们的安排不合理。从今天起,调整为八点,周末全天停工。这是修改后的施工计划,现在发到街道办公众号,大家随时可查。”
他抬眼扫视一圈:“围挡方案也优化了。主路不封,留出人行通道。每天洒水四次,粉尘监测仪实时上传数据,住建局和环保局现场驻点。”
人群骚动减轻。
“我知道大家担心的不是一天两天。”他声音放低,“所以,三天内开居民听证会,你们提意见,我现场答复。合理诉求,全部采纳。”
没人说话。
他转向周伟:“马上成立临时监督小组,邀请两位居民代表加入,有权巡查工地、调阅记录。名单今天下午公示。”
一个中年女人举手:“那补偿呢?房子震出裂缝谁负责?”
“第三方检测机构今天进场,有损必赔。”
“要是你们又拖呢?”
“我留手机号。”他当众报出号码,“打不通,打刘秘书。再解决不了,直接去区政府找我。”
人群开始散动。有人收横幅,有人低头看手机。直播镜头关了。
林辰没走,站在原地等。等最后一个人离开,才转身走进街道办会议室。
屋里已坐了住建、环保、交通三个部门的负责人。张涛也在,站在角落,见他进来,快步上前。
“林区长,有情况。”他压低声音,“带头的几个人,话术太熟。说什么‘程序违法’‘信息公开不到位’,句句踩点,不像普通居民。”
林辰坐下,没接话。他看向陈雪:“《居民沟通指引》准备得怎么样?”
“已经整理好,包括补偿标准、施工影响说明、监督流程。”
“发到所有社区群。另外,今天起,每个施工点配一名政策解说员,穿马甲,挂牌上岗,现场答疑。”
住建局的人递上文件:“这是施工合规证明,环评、许可、安全预案齐全。”
林辰翻了两页,抬头:“有没有提前公告?”
“贴了七天公告,拍照留档。”
“居民说没看见。”
“可能……个别楼道没贴到位。”
“那就是没做到位。”他把文件推回去,“公告不仅要贴,还要入户、进群、广播。老百姓不知道,就是你们没传达。”
会议室安静。
他转向刘伟:“把今天所有投诉人的信息记下来,包括联系方式、住址、反映问题。再调一遍施工日志,看有没有违规操作。”
刘伟应声记录。
“我不是怀疑群众。”林辰语气平了点,“有人有怨气,是因为我们信息不对称。不能把合理诉求和个别挑事混为一谈,但也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他站起身:“项目不停工。但必须改方式。从今天起,所有调整措施落地,监督小组明天开始巡查。谁执行不到位,拿谁问责。”
散会后,他单独留下周伟和张涛。
“你们在和平街多年,认识老住户。”
周伟点头。
“私下摸一下,那几个带头的人,平时是不是经常参与这类事?有没有被企业或个人指使的可能。”
“明白。”
“别声张。查到线索,直接报我。”
走出街道办,记者已经等在门口。摄像机对着他,话筒递过来。
“林区长,您怎么回应居民‘扰民’的指控?”
他站定,面对镜头:“第一,项目是为民工程,不因争议停工。第二,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全部认账,整改即刻启动。第三,欢迎监督,但反对借民生问题煽动对立。”
他顿了顿:“我们邀请两位居民代表加入监督小组,赋予巡查权、调阅权。这不是作秀,是实权。请大家看后续行动。”
说完,他转身,没再回应提问。
车里,刘伟递上平板:“环保数据出来了,前两天pm10略超,但未达限工标准。”
“超了就是超了。”他拿过笔,在数据表上圈出数值,“发通报,承认监测异常,说明原因,公示整改措施。”
“会不会被抓住不放?”
“捂不住的事,就摊开讲。我们不怕查,只怕不查。”
车子启动,驶离街区。
快到区政府时,手机响了。陈雪来电。
“监督小组的报名通道刚开通,二十分钟,收到三十七份申请。”
“筛一下,优先选老住户、有公信力的。今天下午定名单。”
“有个叫王桂兰的,退休教师,之前调解过物业纠纷,口碑不错。”
“重点关注。另外,把施工调整方案做成图文简报,明天上午发。标题就写:《您提意见,我们改》。”
他挂了电话,靠在座椅上闭眼。
三分钟前,他看见那个直播的老头,把手机塞进夹克内袋时,露出半张名片。边角印着“河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没在项目合作名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