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侧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眼底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骄傲,却什么也没说,只是冲他扬了扬下巴,随即脚下猛地发力,像一阵风似的向前窜了出去,留下一句带着笑意的呐喊:别磨蹭了!再不快跑,连许三多的影子都看不见了!他才不会告诉李卫国,就是要让对方也体验一下他刚到五班时被许三多的感受。
李卫国愣了一下,随即被激起了好胜心,冲着高城的背影吼道:你别得意!咱们三连还没输呢!说完,他转头对身后的三连战士们大喊:都给我再加把劲!不能让钢七连和许三多把咱们甩太远!冲啊!
何洪涛也跟着鼓劲:坚持就是胜利!拿出三连的血性来!
一时间,两个连队的呐喊声再次响彻草原,战士们像是被注入了新的力量,一个个卯足了劲向前冲刺。虽然许三多的身影依旧遥远,但这股不服输的较劲劲儿,让每个人都不愿停下脚步。
风在耳边呼啸,汗水浸透了军装,肌肉传来阵阵酸痛,可没有一个人退缩。所有人眼中只有前方的道路,和不远处竞争对手的身影。这场关于速度、耐力和荣誉的较量,在两个连队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中,愈演愈烈。
抵达二十公里终点的那一刻,钢七连的战士们展现出了令人震撼的军事素养。他们甚至没有停下喘口气,就立即开始往背包里加装石块,动作熟练得仿佛这是再自然不过的程序。
快!把石块均匀分布在背包底部!史今一边往自己背包里装着石块,一边大声指导着班里的战士,注意平衡,别让背包歪斜影响跑步姿态!
伍六一已经装好了石块,正在帮甘小宁调整背包带:再紧一点,跑步时背包晃动会消耗额外体力。
相比之下,红三连的战士们大多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汗水浸透了他们的作训服。各班班长正在队伍中穿梭,照看着体力不支的战士。
柱子!别直接坐地上!三班班长周铁虎一把抓住战士王小柱的后领,半扶半架地把他拽起来,粗糙的手掌在他汗湿的后背上用力揉搓着,保持站立,跟着我慢慢走动!现在直接休息,明天你的腿就别想要了!
王小柱脸色苍白,额头的汗珠不断滚落,喘气声像是破旧的风箱:班...班长,我真的...真的到极限了,二十公里...实在撑不住了...
撑不住也得撑!周铁虎语气严厉,但手上的力道却透着关切。他扶着王小柱慢慢走动,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不远处的钢七连——那些战士刚刚完成二十公里越野,却已经开始往背包里加装石块,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个人显露出疲态。
他叹了口气,声音柔和了些:你看看钢七连的战友!他们跑完二十公里跟没事人一样,还要增加负重继续训练。咱们跟人家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啊!再坚持走一会儿,等肌肉缓过来就好了。训练就是这样,练得多了,体能自然就上来了。
另一边,二班班长刘建国正在给瘫坐在地的战士递水,手指按着壶嘴控制水流:小口慢饮,别急着猛灌!剧烈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胃会受不了的。
看到一名战士弯着腰干呕,他立即蹲下身,轻轻拍打着对方的后背,眉头紧锁:吐出来会舒服些,吐完咱们再慢慢走动,不要硬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班长,钢七连的人...他们怎么一点事都没有?干呕的战士缓过劲来,望着钢七连整齐的队列,语气中满是沮丧。
刘建国抬头看了一眼,钢七连的战士们已经装好石块,列队站得笔直,呼吸平稳得仿佛刚刚完成的只是一次轻松的晨跑。
他收回目光,拍了拍战士的肩膀:他们平时的训练强度,比咱们这二十公里要狠得多。咱们在这里喘不过气,他们却在给自己增加训练难度,这就是差距!
话锋一转,他的声音变得温和:但咱们也不能认输。来,我扶着你,咱们慢慢走动,哪怕只是挪几步也好,不能让肌肉僵硬。
全体都有!保持活动!不要站着不动!一排长张磊高声呼喊着,手里还扶着两个互相搀扶的战士,慢慢走动,活动脚踝,如果有人实在走不动,就来找我!我就是背也要把你们背起来活动!
他望向钢七连的方向,眼神中既有羡慕也有不甘,转头对战士们说:看看人家,这才是军人该有的体能素质!咱们现在吃点苦,将来才能跟上训练节奏,不能让人家看了笑话!如果实在难受就说出来,班长们都在这里,不会让你们硬撑的!
尘土尚未落定,李卫国和何洪涛就喘着粗气冲到了终点线。站稳脚步后,两人都愣住了——钢七连的战士们早已列队整齐,背包里的石块把肩带绷得笔直,每个人腰杆挺直如松,呼吸平稳得完全不像是刚完成二十公里越野的样子。
而红三连的战士们还散落在各处,班长们正搀扶着双腿发软的战士慢慢走动,粗重的喘息声在空旷的训练场上格外清晰。
高城背着装满石块的背包,走到李卫国身边,呼吸略显急促:老三,看来你们平时的训练抓得还是挺紧的嘛。要知道,钢七连现在的越野成绩是经过一个月强化训练才达到的,红三连大部分战士都能跟下来,已经相当不错了。当然,比起钢七连还是有一定差距。
李卫国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汗湿的迷彩服紧贴在背上,又闷又热。他挠了挠头,声音有些干涩:老高,你这话说得我脸上发烫。跟你们钢七连比起来,我们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你们跑完还能负重整队,我们的战士连站都快站不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