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六年中秋宫宴。
中秋佳节,圆明园蓬岛瑶台张灯结彩,宴开数席。帝后端坐主位,华贵妃世兰坐于皇后下首,容光焕发。其下依次是端妃(称病初愈,面色略显苍白)、敬妃、安嫔(安陵容)、莞贵人(甄嬛)、沈贵人(眉庄)等。曹嫔因抚育公主有功,座位亦比往日靠前。三阿哥弘时被禁足,齐嫔、丽嫔(已贬为答应)自然缺席,宴席氛围看似和谐,实则暗藏机锋。
皇帝雍正今日心情似乎不错,接受了众妃嫔的贺礼与祝酒。他特意关心了温宜公主(由曹嫔带着出席)和六阿哥弘晏(由敬妃、安陵容照看),彰显父爱,也是对皇后妥善处理皇子公主事务的默许。席间,他更多次与皇后宜修低语,态度温和,帝后和谐的模样落在众人眼中,心思各异。
端妃强颜欢笑,偶尔投向温宜和曹嫔的目光迅速收回,藏在袖中的手却紧紧攥着。
敬妃与安陵容低调谨慎,细心照料弘晏。甄嬛与眉庄安静用膳,偶尔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观察着席间风云。世兰则毫不掩饰她的得意,尤其看到端妃那副隐忍模样,更是心情舒畅,频频向宜修敬酒。
宴至中段,依例有妃嫔献上节礼。除常规的珍宝、书画外,亦有别出心裁之作。
敬妃与安嫔共同献上一幅双面绣《百子戏春图》,绣工精湛,寓意多子多福,符合她们抚养皇子的身份,稳妥而不出挑。
莞贵人甄嬛献上一套亲手抄录的佛经,字迹清秀工整,言称为太后及皇上皇后祈福,既显才情,又表孝心与淡泊,颇为得体。
华贵妃世兰,她的礼物最是引人注目——并非贵重物品,而是一坛她亲自监督酿造的“桂花酿”。她笑吟吟道:“臣妾愚钝,不懂那些雅物,只想着中秋月圆,桂花飘香,便学着酿了这酒,虽比不得御酒,也是一点心意,愿皇上、皇后娘娘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话语直白热情,带着她特有的娇憨。雍正难得地露出了真切的笑意,当即命人斟上,尝后赞道:“世兰有心了,这酒甚好。”这份礼物,巧妙地迎合了佳节氛围,更凸显了她与帝后之间不寻常的亲近。
端妃见状,心中冷笑,献上了一尊白玉观音,言称祈求后宫安宁,目光却若有似无地扫过曹嫔和温宜。
宴席散后,雍正与宜修并未立即歇息,而是屏退左右,在九州清晏的露台赏月。月色如水,倾泻在二人身上。
“今日之宴,皇后安排得甚好。”雍正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后的松弛,“弘时之事,委屈你了,也辛苦你了。”
宜修微微躬身:“皇上言重了,臣妾分内之事。只是经此一事,臣妾更觉皇子公主教养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
雍正颔首:“朕知道。所以将温宜托付给你,朕很放心。”他沉默片刻,望着空中圆月,忽然道,“朕有时想,若皇家子弟,都能如寻常百姓家般,兄友弟恭,父慈子孝,该多好。”这话语里,透露出几分真切的无奈和渴望。
宜修心中微动,这是皇帝极少流露的脆弱时刻。她轻声道:“皇上励精图治,乃天下臣民之福。皇家自有皇家的规矩法度,皇上严加管教,正是为了大清江山永固。至于天伦之乐……皇上如今有温宜承欢膝下,淑和公主温文尔雅,四阿哥勤勉好学,六阿哥活泼健康,亦是福气。”
她既肯定了皇帝的治国,又安抚了他作为父亲的情感需求。
雍正转头看她,月光下,皇后端庄的容颜更显沉静大气。他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朕有皇后,是朕之幸,亦是后宫之福。”这一句肯定,比任何赏赐都更具分量。
这一刻,他们不仅是帝后,更像是一对共同面对家族风雨的伴侣。
世兰在宴上多喝了几杯自家酿的桂花酿,回到长春仙馆时已微醺,双颊绯红,眼波流转,拉着宜修不肯松手。
“娘娘……您瞧见端妃那脸色了吗?哈哈……真是痛快!”她像只偷腥成功的猫儿,得意地炫耀。
宜修无奈,扶她在榻上坐下,亲手为她卸去钗环:“一点小事,也值得你这般高兴。”
“当然高兴!”
世兰仰头看她,眼神迷蒙却认真,“凡是让娘娘烦心的人吃亏,臣妾就高兴!”她抱住宜修的腰,把脸埋在她腰间,声音闷闷的,“娘娘,今天月亮真圆……咱们会一直这样好好的,对不对?”
宜修低头看着她依赖的模样,心中柔软,轻轻抚摸着她的长发,低声道:“嗯,会一直好好的。”
月色透过窗棂,洒在相拥的两人身上,静谧而温馨。世兰在宜修怀中沉沉睡去,嘴角还带着满足的笑意。
甄嬛与眉庄一同回到甄嬛住处,并未立即就寝,而是坐在院中石凳上共赏月色。
“今日宴上,华贵妃风头无两,皇后娘娘圣心独眷。”眉庄轻声道。
甄嬛为她披上一件外衫,淡然一笑:“盛极之下,未必是福。倒是皇后娘娘,沉静如水,方是长久之道。”她顿了顿,看向眉庄,“姐姐,我只愿我们能如这月中桂影,虽不夺目,却能长久相依。”
眉庄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嬛儿,无论将来如何,你我之心,一如这明月。”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再多言语。深宫寂寥,幸得有彼此,方可抵御这漫漫长夜与无尽寒凉。
中秋之夜,在明月见证下悄然流逝。有人得意,有人失意,有人蛰伏,有人依靠。翌日清晨,世兰在宜修怀中醒来,想起昨夜的失态,有些不好意思。宜修却似无所觉,只淡淡道:“醒了?头可疼?”
世兰摇摇头,嗅到空气中残留的淡淡桂花香,是昨日她衣裙上沾染的,也是她献给皇上的酒香。
她看着宜修平静的侧脸,忽然觉得,这桂花的甜香,似乎已经融入了长春仙馆的每一个角落,也融入了她与娘娘相伴的每一天。
这份寻常的清晨,因着这份若有若无的香气和身边人的存在,变得无比珍贵。秋意渐浓,但有些温暖,足以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
此时皇帝对皇后的信任与依赖加深,中宫地位愈发稳固。
世兰的直球热情与宜修的深沉谋略相得益彰,情感在日常中深化。
甄嬛与眉庄于逆境中情感愈发坚韧,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
而端妃的恨意,敬妃安陵容的警惕,都预示着平静不会持续太久。
圆明园的秋天,随着这场中秋宴,正式拉开了帷幕。
收获的季节,亦可能是风雨来临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