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落幕,林天结束非洲访问后,接到中枢调令——即刻返京,担任中枢相关部门负责人,统筹全国“共赢”项目与全球协作事务。当专机降落在京城机场,沈首长派来的工作人员已等候在停机坪,递上的文件袋里,装着“全球共赢战略规划草案”。
回到京城住处,林天第一时间翻开草案,扉页上“以共赢促发展,以协作谋未来”的字样格外醒目。他拨通沈首长的电话,语气坚定:“请您放心,我一定做好统筹,让‘共赢’模式在全球走得更稳、更远。”沈首长在电话中叮嘱:“现在‘共赢’已成为全球共识,但也面临新挑战,比如部分国家的技术壁垒、产业链协同难题,你要牵头破局,让夏国始终站在全球合作的前沿。”
次日,林天前往中枢报到,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核心团队,将赵磊、王鹏、苏烈、赵梓琪等人纳入“全球共赢领导小组”。会议室里,他指着全球地图上的红色网络说:“接下来,咱们要重点推进三件事:一是在欧美建立‘技术破壁中心’,破解高端技术合作瓶颈;二是在非洲、东南亚建‘产业链孵化基地’,帮当地完善产业配套;三是升级‘全球安防协作平台’,保障跨国项目安全。”
纨绔们当场领下任务——赵磊负责技术破壁中心的医疗板块,联合欧洲顶尖医疗企业攻关远程手术技术;王鹏牵头产业链孵化基地的物流配套,计划在非洲建5个区域物流枢纽;苏烈则继续深耕农业,推动“全球种子银行”建设,收集各国优质种源进行改良共享;赵梓琪则利用欧洲资源,协调欧盟放宽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准入。
忙完工作部署,林天抽空回了趟四合院。院子里,四个孩子围着他,举着画满“全球共赢项目”的涂鸦画:“爸爸,老师说你在国外做了很多大事,以后我们也要跟你一起去帮助别人!”叶紫涵和沈佳怡端来热茶,笑着说:“京城的住处已经收拾好了,以后咱们一家人能常聚,也方便你统筹工作。”
几天后,林天组织召开第一次“全球共赢领导小组”会议,邀请了江山、汉江等地的代表,以及A国、d国的驻华使节参会。会上,汉江省代表汇报了“汉江-欧洲”新能源合作进展,江山代表则带来了“全球共赢农业论坛”的筹备方案;A国驻华使节当场表态,将推动A国国会通过“美亚共赢贸易协定”,进一步降低关税壁垒;d国使节也承诺,将组织非洲10国代表团赴华考察,学习产业链建设经验。
会议结束时,林天站在窗前,看着京城的车水马龙,想起在江山的初遇、汉江的深耕、非洲的田间地头、A国的港口厂房。从一个城市的探索,到一个国家的实践,再到全球的共鸣,“共赢”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凝聚着无数人期待与努力的事业。
他知道,回京履职是新的起点,未来还会有更多挑战,但只要身边的伙伴始终并肩,心中的初心始终滚烫,就一定能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在全球协作的浪潮中,绘就出更壮阔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