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这种智慧生物叫做‘诺木’,描述说它们长得又像蛇又像人,是两栖生物。”胖老爷子补充道,“多贡人的宗教活动每60年有一次大高潮,会举行一个叫‘锡圭’的仪式。”
“这个仪式要在天狼星出现在两座山峰之间的时候举行。”瘦老爷子接着说,“仪式开始前,青年男子要过3个月与世隔绝的生活,期间只用一种秘密语言交流。他们说,大约三千多年前,有一些两栖类生物从天狼星来到多贡人这里,短暂停留过,这个仪式就是为了纪念这件事。”
“这故事听着跟神话似的,可他们掌握的天文学知识又实实在在,真是想不通。”宇辰摇摇头,眼里满是困惑。
风又起了,卷起地上的雪沫。五人望着天上的天狼星,忽然觉得这颗亮星背后,好像藏着比想象中更多的秘密——古埃及人靠它定历法,多贡人因它有了神秘传说,中国人用诗句寄托情怀,原来这颗星在不同的文明里,都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记。
胖老爷子继续说:“在这个古老的部落里,他们一直崇拜着一种奇异的神灵,这些神灵是人首蛇身,尾巴相互缠绕。多贡人把他们称为‘诺木’,名字还有‘古瓦’或‘瓜’。”
“这与我们的祖先伏羲和女娲是何等的相似啊!”啸风惊叹道。
瘦老爷子接过话茬:“没错,进一步研究发现,印度神话中的娜迦和纳吉,苏美尔神话中的恩吉和宁玛,与我们的伏羲和女娲形象惊人地一致。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人首蛇身,而且还是兄妹!”
“难道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伏羲和女娲走遍了世界各地?那他们是怎么去的呢?”梦瑶疑惑地问道。
宇辰也接口道:“显然,世界各地古老神话传说中出现的人首蛇身、尾巴盘绕的神秘人物,若不是一对兄妹,又会是谁呢?天狼星人?”
胖老爷子补充说:“在我国古代岩画以及一些古墓壁画中,伏羲和女娲的形象很独特。在吐鲁番出土的晋唐墓葬中,《伏羲女娲图》通常出现在夫妻合葬的墓穴里,一般是用木钉钉在墓顶,画面朝下对着棺木,也有将画覆盖在棺上或折叠放在棺木之上的情况。”
“晋唐墓葬中居然有《伏羲女娲图》。”啸风感慨道。
“阿斯塔纳墓地出土的《伏羲女娲图》,大多长2米、宽1米左右,形状有‘t’字形、长方形,还有上宽下窄的倒梯形,跟棺材的形状挺像。”
瘦老爷子说,“就拿1965年新疆阿斯塔纳76号墓出土的那幅来说,纵长220厘米,横宽116.5厘米,算得上是幅大画了。”
“不同的《伏羲女娲图》虽说细节上各有不同,但整体的构图和形式基本一致——都是人首蛇身的样子。”
胖老爷子接着说,“伏羲和女娲在画的中间,通常是伏羲在左,女娲在右,上半身是人形,相互搂抱在一起;下半身是蛇形,像螺旋似的互相缠绕,有的能缠七段,是这类绢画里缠得最长的。蛇尾又粗又长,还往里勾着,用红、黑线勾边点纹,里面涂着白彩。多数是缠2到4道,也有的在人首下面,两人的蛇身就直接螺旋缠绕在一起。”
他顿了顿,指着想象中的画面说:“画的正上方有个象征太阳的圆轮,周围绕着一圈圆圈;尾巴下面则画着象征月亮的图形,四周还画着用线条连起来的星辰。就靠这日、月、星辰,把伏羲和女娲的形象完整地托了出来,看着特别有深意。”
“真是奇怪,在晋唐的时候居然还在崇拜着伏羲和女娲。”宇辰说。
“晋唐时期还盛行《伏羲女娲图》,看着是有点特别,但细想也不奇怪。”
瘦老爷子笑了笑,“那时候的人相信,伏羲女娲作为人文始祖,既能保佑子孙繁衍,又能指引灵魂升仙,这种信仰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会变的。”
他接着说:“你看这图里,伏羲在左为阳,女娲在右为阴,阴阳对偶;上面太阳、下面月亮,日月合璧,处处透着‘化育万物’的意思。把它放在墓里,既是希望祖先能护佑后代人丁兴旺,也寄托了逝者能升天成仙的愿望。”
胖老爷子点点头:“更重要的是,从远古传说到晋唐墓葬,这图能一直传下来,说明中华文明的根脉在这片土地上扎得深啊。不管过了多少朝代,人们对‘子孙绵延’‘生活向好’的追求,从来都没变过。”
“这么一说,就觉得这图不光是画,更像个文化符号,把几千年来的念想都攒在里头了。”宇辰望着远处的星空,忽然觉得眼前的雪野和远古的传说,好像被这信仰串成了一条线。
梦瑶也点头:“就像咱们现在聊的泥河湾、许家窑人,还有古埃及的天狼星历法,其实都是祖先们对‘好好生活’的琢磨,一代传一代,从没断过。”
风轻轻掠过,带着夜的清寒,却让人心里泛起暖暖的滋味。那些刻在骨头上、画在绢帛上的信仰,原来早就成了文明的底色,在时光里静静流淌。
“人首蛇身,人首是啥样的?”啸风问。
胖老爷子笑着解释,“画上的伏羲女娲,脸蛋模样还挺多样。”
“既有咱们传统汉人的样子,也有深眼窝、高鼻梁、满脸络腮卷胡子的少数民族长相,”瘦老爷子接道,“这正好说明当年吐鲁番盆地里,各民族杂居在一块儿,文化早就融成一团了。”
“服饰上也能看出差别,”胖老爷子补充,“有的穿汉晋时期的典型衣裳,宽袍大袖;有的则是对襟的胡人服装,窄袖束腰。但不管是哪个族群,在高昌国那会儿,都爱在墓室里摆上《伏羲女娲图》,可见这信仰早就不分你我了。”
“这么说来,伏羲女娲也太神奇了!难道他们真跟天狼星人有关系?”梦瑶仰着头,望着满天繁星,“这片星空美得让人发呆,可藏的秘密也太多了。”
“说不定这会儿,真有外星人躲在哪个星星后面,看着咱们在这儿瞎猜呢。”宇辰半开玩笑地说。
“别瞎说,多吓人啊!”梦瑶皱起眉头。
“有本叫《三体》的科幻小说里就写,外星高等文明看咱们,就跟咱们看圈里的火鸡似的,根本不当回事。”啸风也跟着凑趣。
“你们能不能说点吉利的?净想这些有的没的!”梦瑶有点不高兴了,跺了跺脚下的雪。
“好啦好啦,别吓着孩子。”瘦老爷子摆摆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确凿证据能证明有外星生物存在呢。咱们呀,还是踏踏实实看眼前的星星就好。”
风轻轻吹过,把说笑声送向远处的火山。五人又望向天狼星,那蓝白色的光芒依旧闪烁,仿佛在静静听着这跨越时空的闲聊——不管是神话里的人首蛇身,还是传说中的天狼星访客,或许都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就像远古的许家窑人仰望星空时,也曾对宇宙充满过同样的好奇与敬畏。
“不说那些了。”梦瑶转头指向星空,“你们看,那是北斗七星,旁边还有北极星呢!”
“对,还是讲讲咱们的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听着更亲切。”啸风附和道。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特别重要的星象,由七颗亮星组成,在咱们中国古代神话里,它们被人格化了,叫做‘北斗七星君’,每颗星都掌管着不同的事务。”瘦老爷子说。
正是:地火沉眠,熔岩凝玄甲,余炽暗涌灼幽穴;天星明灭,河汉泻银波,耀古湖长百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