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位老者用力地点着头,声音洪亮地应和道,脸上满是赞同的神色。
“说的太对了!”一位年轻的姑娘也忍不住大声叫好,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双手用力地鼓掌,那掌声清脆响亮,在空气中回荡。
紧接着,众人纷纷鼓掌叫好,掌声如潮水般涌起,一波接着一波,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家国情怀。”啸风感慨地说道,他微微仰起头,眼神中流露出对先辈们那份胸怀天下精神的崇敬与向往,仿佛思绪已经飘回到了那些充满家国大义的历史岁月之中。
“耿市长建设大同古城,可不是为了少数富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我们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张院长挺直了身子,眼神中满是深情与庄重,缓缓说道,“大家想想,大同府文庙已经传承了1600年呐!这1600年里,它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岁月的变迁,每一块古老的砖石、每一道斑驳的墙壁,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份历史的厚重,这份文化的积淀,是我们大同独一无二的财富,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在心,将它视作心中最珍贵的宝藏,世世代代守护下去。”
“说的对。”这一次,回应张院长的不仅有此起彼伏的掌声,还有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喊。
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仿佛是对大同历史文化的一次深情礼赞,又像是对守护和传承这份文化的坚定承诺。
“大家不要总是抱怨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张院长向前走了一步,目光温和却又带着几分期许,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当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去传承道统,在守旧中创新,用心去学习传统文化后,你就会惊喜地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传统文化里,有古人的智慧,有处世的哲学,有做人的道理。它能让我们浮躁的心沉静下来,能让我们在迷茫中找到方向,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是了。”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传承国学文化的坚定信念。
有的人微微颔首,若有所思;有的人握紧了拳头,仿佛已经做好了为传承国学文化而努力奋斗的准备;还有的人相互对视,眼神交汇间传递着那份共同的决心,他们深知,传承国学文化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此刻,他们已然踏上征程,必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
讲课时,张院长的声音醇厚而富有磁性,仿佛穿越千年时光而来,带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沉。他宛如一位智慧的引路人,在国学的浩瀚星空中自由翱翔。
谈及《论语》,他对仁孝礼的讲解,仿佛带着大家穿越千年,与孔子对话,那些古老的教诲变得鲜活而生动,如春风化雨般润泽着众人的心田;
讲述《大学》时,他以极具感染力的话语,让弘扬光明正大品格的理念深入人心,仿佛为大家点亮了一盏道德的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
论及《中庸》,他巧妙阐释顺着本性做事的道理,平和的语调里满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洞察,让人不禁沉浸其中,思索生命的真谛;
当提及《孟子》,关于性善义利的剖析鞭辟入里,他的解读为大家拨开了思想的迷雾,使人对人性与道德的抉择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
张院长的讲解,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艺术的盛宴。
他的手势简洁而富有力量,时而轻轻挥动,恰似一位指挥家,引领学生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感受着国学的波澜壮阔;时而微微停顿,给大家留出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回味,让那些深奥的道理在脑海中慢慢沉淀、消化。
讲到动情之处,张院长微微仰头,眼中闪烁着对国学炽热的爱与执着,那一刻,他仿佛与古老的智慧融为一体,散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学生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他,沉浸在他构建的国学世界里,时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时而又陷入深深的思索。
在张院长的课堂上,国学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化作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引领着大家走进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殿堂 。
“还有谁要谈一谈感受?时间有限,大家踊跃发言。”张院长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目光温和地扫视着全场,鼓励大家积极分享。
“我来。”一位中年女士迅速站起身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与热情。
美女主持人见状,立刻快步上前,将手中的话筒轻轻递到她手中,动作轻柔而礼貌。
中年女士接过话筒,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我呢,这是第一次来咱们这儿听课。以前为啥没来呢?真不是我不想听,而是压根儿就不知道有这么好的课程。说实在的,我一直特别想来听国学课。之前啊,我和孩子的关系特别糟糕,我总是事无巨细地告诉他该怎么做,可结果呢,他就是不听,我越是催他做,他就越抗拒。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差得很,不怕大家笑话,在班里都是倒数。我那叫一个发愁啊,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就想着到底该怎么办呢?后来听说南京有教国学课的,我一咬牙,直接坐飞机过去听课。听了几节之后,我感觉自己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心胸一下子开阔了很多。我明白了,教育孩子不能总是强迫命令,得学会沟通,还得放低姿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个体去交流。”
“你这个药吃对了!”张院长忍不住赞叹道,脸上满是欣慰的神情。
“对症下药了。”盛老师也在一旁点头附和,对中年女士的转变表示认可。
中年女士笑了笑,接着说:“对,就这么做了之后,我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他的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都觉得特别惊奇,专门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就如实告诉老师,是学了国学课。”
正是:明伦圣地,古韵悠扬传大道;学府讲堂,儒风浩荡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