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是这么回事,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一位年轻女性附和道,她或许是想起了自家孩子的日常点滴,脸上浮现出一抹会心的微笑。
“读书人要给不读书人做榜样,这就是万世师表的意义。”张院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还有别的意义吗?”年轻人依旧意犹未尽,继续追问。
“你还可以理解为手势中的十指交错象征着阴阳交织和五行相生,反映了孔子对自然哲学的深刻理解。”张院长笑着给出新的解读。
“哈哈,自己联想。”众人被张院长的话逗乐了,现场气氛轻松而愉快,大家沉浸在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与思考之中 。
张院长清了清嗓子,神情专注,开始今天的课程:“今天,我们一同探讨《论语》中的这句‘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在《论语》里,这样将君子和小人进行对比的手法极为常见,孔子通过这种方式,深刻地剖析了不同人的行为准则与道德境界。这里提到的‘小人’,和我们现代口语里骂人的‘小人’意思大不相同。在古代,它并没有贬低、辱骂的意味,更多是一种身份的指代。那时,读书之人、学问高深者,有时也包括为官者,被尊称为君子;而没有功名的普通百姓,则被称作小人,也叫白丁 。”
一位年轻人饶有兴致地接话道:“这么说来,我们读书之后,也能被叫做君子啦。”这话引得众人忍俊不禁,讲堂里充满了轻松的氛围。
张院长笑着点头,继续深入讲解:“最初,‘君’指的是国君,‘子’在西周时期是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那时,‘小人’单纯就是指普通百姓,你读书也是小人。”
“噢,原来是这样!”啸风恍然大悟,不禁感叹道。
“从孔子开始,‘君子’的含义有了升华,被赋予了更深刻的道德内涵,代表着有格局、有胸怀、有使命感、品德高尚、修养深厚、有担当且境界高远的人。与之相对,‘小人’虽依旧包含普通百姓的意思,但从道德层面讲,他们可能更关注自身小家,胸怀相对狭隘些,先顾好自己的温饱生计,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大家都听懂了吗?”张院长目光温和地扫视全场。
众人齐声回应:“懂了。”
张院长微微扬起下巴,眼中闪烁着光芒,认真地说道:“大家想想,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重新定义,这可是意义非凡。在他之前,人们往往依据出身、地位来划分阶层,高门大族生来尊贵,普通百姓似乎就低人一等。可孔子站出来,抛开了这些陈旧的阶级观念,以道德和修养作为衡量标准,告诉世人,只要你有高尚的品德、宽广的胸怀、强烈的担当,无论出身贵贱,都能成为君子。这一思想,简直像一道强光,硬生生打破了当时顽固的阶级固化,让无数出身平凡的人看到了提升自我、被人敬重的希望。这贡献大不大?”
“我看,说是无愧于圣人之名,一点都不为过! ”盛老师高声说。
大家也都点头称是。
“可别忘了做笔记。我所讲的内容,并非照本宣科,而是自己的感悟与发挥,下次再讲,角度和内容说不定就不一样了。”
张院长笑着提醒大家,言语间透着对知识传承的认真与负责。
大家笑着做起笔记来。
随后,张院长进一步阐释“周”的含义:“‘周’,意味着周全、完备,代表着一种有境界、有秩序的状态。一个人若没有相应的境界和意识,是很难做到周全处事的。就好比我们当中,有人满足于平凡的工作、安稳的家庭生活,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若突然让这样的人去管理一座城市,他大概率会力不从心,即便出于好心,也可能因能力不及而把事情搞砸。”
“是的。”大家点头称是。
“不过话说回来,守好自己的小日子,各尽其责,也十分可贵,毕竟不能人人都去承担管理大事的重任,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张院长笑着说。
“对。”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大家已然沉浸在张院长生动且富有深度的讲解中,随着他的思路,不断深入探索着《论语》的智慧世界 。
张院长目光炯炯,语重心长地说道:“那我们究竟该如何提升自身境界呢?答案就是读经典。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追求有形的物质,经典才是滋养我们灵魂的精神食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经典历经了上千年的岁月洗礼与实践验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始终延续传承从未断绝?就是因为有文化的传承,有这些经典作为根基。所以,每当我们提起中华文化、中华的文明,是不是内心都会涌起一股自豪与骄傲之情?”
“对!”大家朝气蓬勃,声音洪亮地回应着,那份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溢于言表。
张院长接着讲解道:“古人读书求学,可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他们的学制分为小学和大学。从汉朝开始,这种学制就已经较为明确了。8到15岁的孩子进入小学阶段,这个时期主要学习基础知识与礼节。一方面,会教导学生传统的做人道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礼节规范,像洒扫庭院、与人应对交谈、进退之礼等,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实则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让他们懂得如何尊重他人、遵守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小学也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最基础的就是读书识字。孩子们会学习《弟子规》这类启蒙读物,从中了解基本的文化常识和道德准则,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筑牢根基 。”
“那15岁以上呢?”有人好奇地发问。
正是:明伦圣地,古韵悠扬传大道;学府讲堂,儒风浩荡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