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站在窗前,手指轻敲玻璃。城市灯火在夜色中铺开,像一片静止的星河。他刚结束德国并购案的签约,西装未换,领带夹的位置也没调整过。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方媛发来的消息:中东资源谈判组已到楼下。
电梯门打开的声音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叶曼琳走在最前面,手里提着一个细长的画筒。她没说话,只是看了陈默一眼,然后径直走向顶层接待厅。
接待厅内,沙特阿卜杜拉王子带着两名随行人员已经落座。桌上摆着方媛准备的资料——伊斯兰风格建筑投影、传统纹样设计图、本地化合作方案。王子翻了两页,合上文件夹,摇了摇头。
“技术参数我看得懂。”他说,“但你们不懂我们的眼睛。”
方媛站在一旁,手捏着口红盒,指节微微发白。她的方案被否了。对方不是质疑专业能力,而是认为陈氏缺乏对文化的理解。
陈默没有出声。他注意到王子的目光曾在叶曼琳手中的画筒上停留了一瞬。
叶曼琳走到谈判桌中央,抽出一幅画,轻轻铺开。是《星月夜》的复刻画,笔触清晰,蓝色旋涡在纸上流动。她在四角喷洒了一点香水,香气立刻散开。
“他们要的不是建筑。”她低声对陈默说,“是星空下的归属感。”
王子抬起头,盯着那幅画看了很久。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扣,眼神变了。
“梵高。”他终于开口,“他在精神病院里画的这幅画。”
“是。”叶曼琳说,“一个疯子眼中的夜空,却比任何人都真实。”
王子没有回应,但身体微微前倾。谈判的气氛松动了。
陈默明白了。这些人不缺钱,也不怕竞争。他们想要的是被看见,被真正理解。不是数据堆砌的尊重,而是灵魂层面的共鸣。
他拿出手机,拨通工程部。
“把大厦外立面LEd系统调成星空模式。”他说,“颜色参照《星月夜》,动态流转,午夜准时启动。”
“现在?”接线员问。
“立刻。”
电话挂断。方媛看着他,眼神里有疑惑也有期待。她迅速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修改宣传文案。多肉植物图案从ppt背景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旋转的星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王子和随行人员低声交谈了几句,随后其中一人起身,走到画前拍照。另一人甚至伸手轻轻碰了碰画布边缘。
叶曼琳站在一旁,没有再说话。她知道棋局已经落子,剩下的只是等待。
程雪的消息在这时弹出来。
“三百米外,东南方向高楼第七层窗口,发现光学设备反光。目标携带长焦镜头,正在偷拍会议现场。身份未确认,初步判断为周海涛派来的商业间谍。”
陈默看了一眼窗外。那个方向的楼体轮廓清晰,一扇窗户泛着微弱的光点,像是被人刻意遮挡后漏出的缝隙。
他回了两个字:“放近。”
程雪秒懂。她不会切断信号,也不会惊动对方。她会让对方以为自己得手了,同时记录下所有传输路径。
大厅里的气氛越来越缓和。王子主动提起年轻时在巴黎留学的经历,说他曾在一个雨夜看完梵高的回顾展,走出来时哭了。
“艺术让我觉得,孤独也可以被接纳。”他说。
叶曼琳点头。“所以您能一眼认出这幅画的价值。”
谈判重新开始。这次,对方提出了具体的合作条款。天然气供应量、价格浮动机制、运输保障细节,一条条列出来。陈默逐条回应,语气平稳,没有急于压价,也没有退让底线。
“我们可以接受二十年长期协议。”王子说,“但有一个条件。”
所有人安静下来。
“每年十一月三十日,你们的大厦必须再亮一次星空。”
陈默看着他。
“可以。”他说,“而且我们会加上一句阿拉伯语铭文:‘夜越深,星越亮’。”
王子笑了。这是他进入房间后的第一次笑。
签字仪式定在午夜。电子钟显示二十三点五十九分,大厦外墙的LEd屏缓缓亮起。深蓝底色蔓延开来,金色星点浮现,旋涡状的云层开始流动。整座建筑变成了一幅立体的《星月夜》。
房间里没有人说话。王子站起身,走到窗边看了很久,才回到桌前。
合同签署完成。联合声明同步发送媒体组。方媛立刻启动“星月之夜”专题报道预案,联系本地电视台和社交平台。
叶曼琳收起画作,放进画筒。她走到陈默身边,轻声说:“真正的时尚,是让权力穿上有灵魂的衣服。”
说完,她转身离开。
方媛补了口红,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小声说:“下次,我要把多肉植物种进沙漠。”
陈默没有动。他仍站在窗前,目光锁定三百米外那扇有反光的窗户。程雪发来实时画面:间谍正在整理设备,准备撤离。传输记录完整,源头已定位。
他拿起手机,打给雷虎。
“那边归你了。”他说,“录全程,等我指令。”
电话挂断。他摘下祖母绿戒指,在掌心握了一会儿,再戴上时,指尖感受到一丝温热。
城市被星空照亮。二十亿级天然气协议尘埃落定。他的脑海中,倒计时悄然浮现:**距离父母遇害日,剩余1年7个月14天**。
他闭眼片刻,再睁时,瞳孔里映着远处那扇窗户。窗帘正被拉开一条缝,镜头再次对准这边。
陈默抬起手,指尖轻敲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