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百货的专柜刚火起来,许青山就召开了办事处会议,桌上摊着省城地图,红笔圈满了密密麻麻的点位:“光靠一个专柜不够,咱要在省城织一张‘批发+直营+单位配送’的销售网,三个月内,让城里到处都能买到‘磨盘山’的货!”
话音刚落,李二狗就拍着胸脯:“批发的活儿交给我!之前跑菜市场认识了不少摊贩,再找几家靠谱的经销商,保证把货铺到每个角落!”他第二天就带着新包装的粉条和调味包,跑遍了省城的八大菜市场,凭着“先铺货后结款”的诚意和过硬的口碑,短短一周就谈下了二十多个摊贩和三家区域批发商,连之前观望的城郊供销社都主动找上门来。
陈向东则负责直营扩张,在写字楼集中的市中心和居民密集的老城区,各盘下一间小店,沿用大学城直营店的模式,主打“现煮现卖+包装零售”。市中心的店针对上班族,推出“早餐粉套餐”,配上火腿和豆浆,一开业就排起长队;老城区的店则瞄准家庭客群,增设红薯淀粉、果脯等产品,生意同样火爆。加上原本的大学城店,三家直营店像三颗钉子,牢牢扎在了省城的关键位置。
周晓芸也主动帮忙,利用大学的资源,联系上了省城的几所中学和几家大型工厂。“这些单位的食堂每天需要大量食材,咱的粉条耐煮、调味包方便,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她带着样品和检测报告,一家家去谈,凭着真诚和产品优势,很快拿下了五所中学和三家工厂的食堂配送权,每月能稳定供应上千斤粉条。
许青山则坐镇中枢,统筹调度:磨盘沟的生产线加班加点,确保货源充足;他还制定了统一的价格体系,避免批发、直营、配送之间互相压价;同时设立了售后专员,专门处理客户反馈,保证“坏货包换、缺货速补”。
短短三个月,“磨盘山”的销售网就像一张大网,覆盖了省城的方方面面:菜市场的摊贩货架上,摆着磨盘山粉条;写字楼、社区的直营店,飘着煮粉的香气;中学、工厂的食堂里,学生和工人正吃着带料粉条;甚至连街边的便利店,都能看到磨盘山的调味包。
这天,许青山站在惠民百货的专柜前,看着源源不断的顾客,又接到李二狗的电话:“许总,城东的批发商又要加订五千斤粉条,说不够卖!”陈向东也发来消息:“市中心直营店日销破两千碗,准备再开第四家!”
周晓芸笑着递上刚统计的销售报表:“这个月,省城的销售额已经超过磨盘沟本部了!”
许青山看着报表上节节攀升的数字,眼里满是坚定。这张覆盖省城的销售网,不仅让“磨盘山”彻底在省城站稳了脚跟,更证明了他们的模式不仅能在农村成功,在城市同样可行。接下来,这张网还会继续扩大,从省城延伸到周边市县,最终织遍全省,让“磨盘山”的红标签,贴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