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转向
陈莉看着儿子浩浩把饼干藏到身后,那小脸上的戒备神色像根细针,轻轻扎进了她的心里。
“好啦,妈妈不吃了,你自己吃吧。”她勉强笑了笑,伸手想摸摸儿子的头,却被浩浩躲开了。五岁的小男孩注意力已经回到了电视动画片上,咔嚓咔嚓地吃着饼干,碎屑撒在了刚换的沙发套上。
陈莉默默起身去拿抹布,心里泛起一丝苦涩。这不就是昨天的重现吗?昨天浩浩不肯分享积木,前天拒绝让小朋友玩他的小汽车,上周甚至推开了想尝一口他冰淇淋的外婆。
“我辛苦怀胎十月,辞了工作全心照顾他,怎么就养出这么个自私的孩子?”深夜,陈莉在卧室里对丈夫李哲倾诉,声音有些哽咽。
李哲放下手中的报表,轻轻揽住妻子的肩膀,“孩子还小,不懂事很正常。你太累了,周末我带你们出去散散心。”
“不是累不累的问题,”陈莉摇头,“我是怕他长大了变成一个只顾自己、不懂感恩的人。”
第二天是周六,李哲原本计划带全家去新开的主题乐园,却临时接到公司电话需要处理紧急事务。陈莉掩饰不住失望,浩浩更是直接大哭大闹起来。
“骗子!爸爸是骗子!”浩浩在地上打滚,小拳头捶打着地板。
“浩浩,不能这样!”陈莉试图抱他,却被他踢了一脚。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陈莉开门,看见婆婆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一个小竹篮。
“妈,您怎么来了?”陈莉有些惊讶。婆婆住在城郊,通常要提前约好才会来访。
“来看看我孙子。”婆婆微笑着走进来,看到地上哭闹的浩浩,却不急着哄他,反而径自走到沙发前坐下,从篮子里拿出一个粗布包裹。
浩浩的哭声小了些,好奇地盯着奶奶手中的包裹。
婆婆不紧不慢地打开包裹,里面是一个精致的木雕小马。她拿出一块软布,开始仔细地擦拭小马,哼起了一首古老的童谣。
浩浩完全停止了哭泣,爬起来慢慢挪到奶奶身边。
“想看吗?”婆婆和蔼地问。
浩浩点点头。
“那先去洗把脸,再把地上的饼干屑清理干净。奶奶告诉你这小马的故事。”
令陈莉惊讶的是,一向指挥不动的浩浩居然乖乖照做了。
等浩浩收拾妥当坐回沙发上,婆婆才开始讲述:
“这是你曾祖父小时候唯一的玩具。那时候啊,家里穷,买不起玩具,你曾祖父的爸爸就用一块废木头,花了整整一个月,每天晚上就着油灯雕刻了这匹小马。”
婆婆把小马递给浩浩,孩子小心翼翼地接过来,轻轻抚摸光滑的木马背。
“那时候,一家人挤在一个小房子里,吃的穿的都不够。但你知道吗?你曾祖父总是把这小马让给弟弟妹妹玩,自己却帮忙做家务、照顾弟妹。”
“为什么?”浩浩睁大眼睛。
“因为他爱他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辛苦工作养家不容易。虽然只是个小木马,但它承载了一家人相互关爱的记忆。”
婆婆看着浩浩手中的木马,眼神悠远:“现在你有整整一屋子的玩具,可是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
浩浩摇摇头。
“是你爸爸妈妈每天早早起床,工作一整天,用辛苦赚来的钱买的。你妈妈更是放弃了喜欢的工作,全心全意照顾你。”
浩浩似懂非懂地看向陈莉,第一次,陈莉在儿子眼中看到了一种思考的神情。
“我想邀请浩浩去我那里住几天,”婆婆转向陈莉,“就周末两天,周一就送他回来。”
陈莉犹豫了一下,但在婆婆坚定的目光中,最终点了点头。
婆婆住在城郊的一个老小区,有个小小的院子。周六下午,她带着浩浩去菜市场,让他帮忙挑选蔬菜。
“为什么我们要走这么远来买菜?超市不是更近吗?”浩浩问道,小腿已经酸了。
“这里的菜便宜,而且新鲜。”婆婆简单回答。
回家后,她让浩浩帮忙洗菜、摆碗筷。晚饭是简单的两菜一汤,浩浩撅起嘴巴:“没有肉吗?”
“奶奶的退休金有限,不能天天吃肉。”婆婆平静地说,“你妈妈平时为你做那么多好吃的,是不是很辛苦?”
浩浩没说话,但默默吃完了碗里的饭。
周日早晨,婆婆带浩浩去拜访邻居王爷爷。王爷爷的孙子正在为他捶背,一家人其乐融融。
“王爷爷的孙子真懂事。”回家的路上,浩浩说。
“因为他知道感恩。”婆婆回答,“感恩不是嘴上说说,是要用心体会,用行动表达。”
晚上,婆婆又拿出一个小木匣,里面珍藏着一张张老照片。她讲述着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曾祖父如何省下饭钱供弟弟上学;爷爷如何在困难时期把工作机会让给朋友;她自己年轻时如何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生病的母亲。
“爱就像种子,需要用心浇灌,才能开出感恩的花朵。”婆婆轻声道。
周一,李哲和陈莉一起来接浩浩。他们惊讶地发现,儿子正拿着小扫帚帮奶奶打扫院子。
“妈妈!”看到陈莉,浩浩跑过来,第一次主动拥抱了她,“我想你了。”
回家的车上,浩浩异常安静。快到小区时,他突然说:“妈妈,以后我帮你摆碗筷。”
陈莉的鼻子一酸,轻轻“嗯”了一声。
变化是渐进的。浩浩开始主动收拾玩具,吃饭时不再挑食,甚至会在陈莉疲惫时用小手为她捶背。最让陈莉感动的是,一周后幼儿园老师特意打电话来,说浩浩在分享课上把自己的彩泥分给了没有的小朋友,还说是“因为奶奶说分享会让大家都开心”。
“妈,您到底用了什么魔法?”周末家庭聚会上,陈莉私下问婆婆。
婆婆微笑着指了指心口:“不是魔法,是让他学会了换位思考。孩子不是天生自私,只是需要有人引导他们理解他人的付出和感受。”
她顿了顿,继续说:“你和阿哲太宠孩子了,什么都给他最好的,却忘了让他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感恩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教的。”
仲夏时节,婆婆生病住院。陈莉和李哲轮流照顾,一次带浩浩去医院时,他们看见隔壁床的老人在默默垂泪——他的子女已经半个月没来探望了。
回家的路上,浩浩突然问:“妈妈,我以后会好好照顾你和爸爸,还有奶奶。”
陈莉的眼眶湿润了。
八月,浩浩六岁生日。当陈莉端出精心准备的蛋糕时,浩浩却先切下一块最大的递给奶奶。
“谢谢奶奶教我懂得感恩。”他奶声奶气却认真地说。
婆婆接过蛋糕,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开欣慰的笑容。她看向陈莉,眼中是认可和骄傲。
陈莉忽然明白了家教的真谛。它不是一味地付出和给予,而是引导孩子看见爱,理解爱,最终学会回馈爱。
晚上,哄睡浩浩后,陈莉打开电脑,开始记录婆婆讲述的那些家族故事。她决定继续这个传统,让感恩的种子在下一代心中继续生长。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陈莉想起婆婆的话:“感恩是心灵的记忆,它让爱得以传承。”
她轻轻走进儿子房间,为浩浩掖好被角。睡梦中的孩子嘴角微微上扬,手中还握着那只小木马。
陈莉知道,家教的转向已经悄然开始。而这一切,都源于一块被拒绝分享的饼干,和一位智慧长辈的适时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