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林远志的节奏并未因那次隐秘的探查而打乱,反而更加沉凝。他深知,在敌人手段不明的情况下,自乱阵脚乃是下下之策。提升自己,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正道。
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低阶符箓绘制技巧与图谱》的实践上。在反复的失败与总结中,他逐渐摸到了一些门道。真气输出的稳定性、勾勒符纹时精神的高度专注、以及不同属性符文对真气细微属性要求的差异……这些都需千锤百炼。
然而,当他指尖流淌出的真气终于能一气呵成,在虚空中凝聚成一道稳定闪烁着微光的“警示符”符纹,并能持续存在超过十息时,他并没有多少喜悦,反而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效果太单一,范围太小,持续时间也短……”他审视着这道微光闪烁的符纹,下意识地与石岭坡上那套由荆棘符、地脉之眼和灵兽巡逻构成的、集预警、困敌、反击于一体的立体防御体系进行比较。
“是我思路狭隘了。”林远志恍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过于专注于“学习”新符箓,却忽略了“应用”和“优化”。石岭坡的防御体系,是基于《蕴地术》、特定环境和灵兽配合的定制化、系统化解决方案。而这警示符,只是一个通用的、基础的“零件”。
“符箓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因地制宜地使用,甚至改进它。”
想通了这一点,他不再执着于绘制完美的标准警示符。他的目光在玉简记载的众多低阶符箓中扫过,最终停留在了一种名为“金光罩符”的防御符箓上。
此符遇到危险时,能自动激发,在周身形成一道淡金色的灵光护罩,足以抵挡炼气中期修士的全力一击数次。虽然消耗真气颇大,且是消耗品,但胜在瞬间激发、防护可靠,这正是他目前攻击手段有余,而绝对防御手段不足的情况下,所急需弥补的短板。
“荆棘符利于布防,地脉蕴生阵长于预警和削弱,而这金光罩符,则是关键时刻的保命底牌之一。而且,可以送给家人和朋友,在危急时刻能保命。”林远志明确了方向,立刻开始着手练习金光罩符的绘制。其符纹结构远比警示符复杂数倍,对真气输出的稳定性和总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好用于锤炼自身。
修炼与学习仍在继续。随着期末的临近,图书馆的气氛也日渐紧张。林远志依旧沉静,但与他交流最多的张文博却敏锐地发现,林远志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深入,有时甚至能引经据典,从《黄帝内经》的古老智慧直接关联到现代药理学的最新论文,这种跨越千年的思维碰撞,让张文博这个学霸都时常感到惊艳又深受启发。
郭磊依旧咋咋呼呼,但也会在打游戏的间隙,看着林远志沉静的侧脸和那双仿佛能洞悉书本背后真理的眼睛,暗自嘀咕:“志哥这趟回去,怎么感觉跟开了光似的……”
王浩的探究欲则更强了,他几乎可以肯定林远志身上发生了某种蜕变,但林远志不说,他也默契地不问,只是将这份好奇压在心底。
孙晓雯也常常去找林远志,每次都会精心装扮一番,身着时尚且得体的衣裳,头发也梳理得一丝不苟。她会带上一些小零食,称是她父母嘱咐她多关照林远志的。
终于,期末考试周如期而至。
考场上,林远志执笔从容。那些复杂的药性归经、方剂组成、化学成分、作用机理,在他脑海中早已不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条目,而是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立体、彼此关联的网状图谱。答题时,他下笔如有神,不仅答案精准,偶尔在论述题中展现出那种融汇古今、连通理论与实践的独特视角,让几位阅卷经验丰富的老教授都为之侧目。
《中药鉴定学》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林远志平静地交上答卷。他知道,自己不仅能够顺利通过,成绩恐怕还会相当不错。这份世俗学业的成就,为他这个“大学生”的身份提供了完美的掩护,也让他心中那份守护平凡的信念更加坚定。
走出考场,冬日难得的暖阳照在身上。他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感受着体内愈发凝练的真气与神魂中那几道清晰的灵兽联系。
阶段性任务,圆满完成。
但他也清楚,学业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风暴可能即将来临。阴煞宗如同潜伏在阴影中的毒蛇,绝不会因为他在认真考试就停止动作。
他拿出手机,在“林家坳发展核心群”里发了一条信息:
“二狗,期末考试结束。我明日返村。通知下去,合作社所有骨干,明晚开会,商讨今冬明春种植计划与新产品开发事宜。”
信息发出,他抬起头,目光越过喧嚣的校园,望向林家坳的方向。
省城的短暂宁静即将结束。真正的挑战,始终在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等待着他。
是时候,回去直面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