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城城门洞开,象征着曹魏在幽州统治的正式终结。没有预想中的巷战与混乱,汉军以严明的军纪,有序地接管了这座北疆第一雄城。姜维践行了对田豫的承诺,入城部队秋毫无犯,迅速控制了府库、武库、官衙等要害部门,并派出巡逻队维持街面秩序,安抚惊疑未定的百姓。
受降仪式在蓟城中心的刺史府前广场举行。田豫脱下魏国官服,换上了一身素色布衣,率领着幽州主要文武官吏,向代表着大汉皇帝的姜维,献上了官印、户籍图册以及兵符。整个过程庄重而压抑,田豫始终面色平静,但微微颤抖的手指和眼底深处那难以磨灭的落寞,昭示着这位老将军内心的波澜。
姜维并未以胜利者的姿态倨傲,他亲自上前,扶起跪拜的田豫,言辞恳切:“田老将军深明大义,使蓟城百姓免遭战火,此乃莫大功德。维必当奏明陛下,禀明丞相,陛下与丞相皆乃惜才爱民之君相,定不会辜负老将军今日之举。”
随即,姜维当众再次重申了“不杀不掠、去留自愿、量才录用”的三项保证,并宣布即刻开仓放粮,赈济城中贫苦百姓。当一袋袋粮食从官仓中运出,当热腾腾的粥棚在城中各处支起时,蓟城百姓心中最后的恐惧与疑虑,终于被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未来的期盼所取代。
**军政安抚,稳定为首。**
幽州初定,首要任务是消化与稳定。姜维以征北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的身份,暂时总揽幽州军政。
在军事上,他并未急于对投降的幽州军进行大规模整编或遣散,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而是下令各军暂时保持原建制,驻守原防区,由汉军派出的军官进行监督和“协助管理”。同时,从汉军主力中抽调部分精锐,组建了一支机动部队,由柳隐率领,巡视幽州各郡,弹压可能出现的零星叛乱或匪患,并接替那些态度不明朗或能力不足的原曹魏守将。
对于田豫、阎志(已从沮阳释放)等高级降将,姜维给予了极高的礼遇。田豫被尊为“幽州安抚使”,虽无实权,但地位超然,参与重要军政会议的商议,利用其威望协助稳定地方。阎志、王雄等人,则根据其能力与态度,分别授予参军、校尉等职,暂时留在军中效力,以观后效。对于鲜于辅等部分不愿继续为将者,则按其意愿,发放路费,准其携家眷返乡。
**郡县改制,渗透基层。**
行政方面,姜维深知“打天下易,治天下难”的道理。他并未完全沿用曹魏的旧官吏,而是迅速将从长安、许都随军带来的大批系统文官(那每年数百的“三流人才”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以及部分在并州、司隶表现优异的基层官吏,填充到幽州各郡县的关键岗位上,尤其是太守、郡丞、县令、县尉等职。
这些新任官员带着统一的大汉律令、税制章程以及《基层治理手册》,迅速接管地方政权。他们的首要任务并非横征暴敛,而是**恢复生产,安抚流亡**。姜维下令,免除幽州本年度及下一年度的部分赋税,与民休息。同时,将随军携带的部分“仙种”分发下去,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优先推广种植,并派遣懂得农事的系统人才(特性【劝课农桑】者)进行指导,以尽快恢复幽州本就因战乱和曹魏盘剥而凋敝的农业。
对于那些愿意合作的原有曹魏中下层官吏和本地士绅,则采取考核留用的方式,能力尚可、名声不坏者,可继续留任佐吏,但需接受新政培训。对于冥顽不灵、暗中抵制或贪腐无能者,则坚决罢黜,毫不手软。这套组合拳下来,迅速稳定了幽州各郡县的行政秩序,并将大汉的统治触角深入到了基层。
**经济文化,双管齐下。**
在经济上,除了减免赋税、推广仙种,姜维还着力**恢复商路,重开互市**。幽州地处边陲,与塞外胡族以及辽东、三韩等地素有贸易往来,这是幽州经济的重要支柱。姜维下令,在边境指定地点重开官营互市场所,由官府管理,保障交易公平,并降低关税。同时,来自大汉内地的丝绸、茶叶、瓷器(刘禅尚未搞出,但原有基础)、以及最重要的战略物资——**铁器**和**食盐**,开始有计划地输入幽州,平抑物价,满足民生需求。
当然,作为大汉如今的“标志性特产”,**快乐酥**和**老君馍**也随着后勤车队,源源不断地运抵幽州。姜维下令,在蓟城、沮阳、桑干等主要城市,设立官营的“大汉快乐酥工坊”分号,一方面供应军队,另一方面也开始向市场销售。这种风靡中原的“神物”首次大规模出现在北疆,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那极致的甜味和酥脆口感,对于生活艰苦的边民和士卒来说,冲击力更为巨大。很快,“能吃上快乐酥,就是好日子”的观念,也开始在幽州民间悄然流传,无形中增强了对新政权的好感与认同。
在文化宣传上,官方大力宣扬“汉室正统”,宣扬刘备、诸葛亮的仁德,以及刘禅的“洪福齐天”(仙种和快乐酥再次成为有力佐证)。各郡县开始兴办或恢复官学,教授汉字汉礼,编纂地方志,刻意淡化曹魏的统治痕迹。同时,《大汉公报》也开始在幽州发行,虽然初期只能覆盖到郡治等少数城市,但其传递的中央政策和“正能量”消息,对于引导舆论、凝聚人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北疆胡务,怀柔与威慑并存。**
对于幽州北部的乌桓、鲜卑等胡族,姜维延续了之前的策略,以怀柔为主,威慑为辅。他派遣周卓等人,携带重礼(包括大量的快乐酥、茶叶和布匹),前往各部族进行安抚,重申大汉的友好政策,承诺互市通好,保障其草场,只要其不袭扰边境,便可相安无事,甚至可以获得比在曹魏时期更优惠的贸易条件。
同时,姜维也并未放松军事戒备。他命令赵统等人加强边境巡防,修缮烽燧,对于少数不听告诫、依旧敢于南下劫掠的小股部落,则予以坚决打击,俘虏的人口、牲畜则作为奖励分给归附的部落或边军将士,以此立威。
在姜维一系列刚柔并济、高效务实的举措下,原本因政权更迭而难免动荡的幽州,竟以一种超乎预期的速度,逐渐稳定下来。生产开始恢复,商路重新畅通,民心渐趋归附。虽然暗地里未必没有怀念前朝或心怀异志者,但在大汉强大的军事存在和日益深入人心的治理下,已掀不起大的风浪。
幽州,这片饱经战火与胡骑蹂躏的土地,终于在大汉的旗帜下,迎来了久违的和平与重建的曙光。而这一切的幕后推动者之一,那位远在长安的躺平皇帝刘禅,在收到姜维关于幽州已定、正在推广快乐酥的奏报时,只是打了个哈欠,对黄皓说:
“哦,幽州搞定了啊?挺好。告诉姜维,幽州那边听说冷得早,让他看看有没有那种毛很长的羊,弄点羊毛回来,朕研究研究能不能织点东西保暖……”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幽州的篇章已经翻过,统一北方的最终乐章,即将在邺城奏响。而刘禅的“美食”与“奇思妙想”,依旧在不经意间,为这个时代增添着一抹独特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