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去上班的时候,正好碰到李月月,提着个行李箱往外走。
“月月你……?我问道。
“我回美国了,刘姨你好好照顾我爸爸!”李月月甩了这么一句话,头也不回的走了。
看来这姑娘真不想留在国内,又去国外追求她的爱情和事业去了。
我一开门,便看到一只茶杯摔碎在地下,又扭头看着李月月离去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又向客厅的沙发看去,就瞧见李先生还坐在客厅里,满脸的怒气。
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轻声说:“李先生,月月回美国了,她让我好好照顾您。”
李先生一听,更来气了,他气得一拍桌子,“这丫头,越来越不听话了,说走就走!”
我赶忙安慰道:“李先生,月月有自己的想法,她想去追求自己的生活,您就别生气了。”
李先生长叹了一口气,“我也是为她好,在国内多好,非要跑那么远。”
我接着说:“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月月在那边说不定能发展得很好呢。您啊,就放宽心。”
李先生沉默了一会儿,情绪似乎缓和了些。
这时,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李先生,您也别一直闷在家里,出去散散心,说不定心情能好点。”
李先生没说话,站起身来,回到了卧室。
哎呀,这李家的人都是挺有个性的,管他呢,我先收拾家,收拾完做我的饭就得了。
我开始打扫客厅,把地上的碎茶杯清理干净。
等我收拾完,准备去厨房做饭时,李先生从卧室出来了,他换了一身得体的衣服,脸上虽然还有些落寞,但他的神情已恢复了几分平静。
“小刘,我出去一趟。”李先生淡淡地说道。
“好嘞,您出去散散心也好。”我笑着回应。
李先生出门后,我便开始专心做饭。
等饭菜做好,摆在桌上,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
我正想着李先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就听到门外传来动静。
李先生回来了,他身后跟着一个50岁左右,气质优雅的女士,只见那位女士面带微笑,挽着李先生的胳膊。
李先生脸上竟有了一丝我从未见过的羞涩。
“小刘,这是我朋友王美玉王老师。”李先生简单介绍道。
“李先生,我的饭已经做好了李。”
“你好,小刘,老李说我比你大,我今年58了,叫我王姐就行了,现在已经退休好多年了,不用叫我老师,王美玉面带微笑的和我说。
“小刘,你先沏一壶茶就好了。”李先生说。
我也看向面前的王美玉,真是人如其名,岁月似乎格外优待她。
她58岁的人了,一根白头发都没有,她把光滑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挽成一个发髻,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眼角的细纹里藏着微笑的温度,而非沧桑的刻痕。
她穿着一件素雅的棉麻衣衫,领口缀着精致的盘扣,李美玉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旧式文人的清隽风骨。
她的“风韵”,不在刻意的修饰,而在骨子里的从容。
“美玉姐,你真年轻。又漂亮。感觉比我年轻,就像四十八九一样。”我由衷的说道。
“哎呀,哪有那么年轻了,都老了!”王美玉边说边和李先生走进了客厅。
李先生带着他走到了书房……
我沏了一壶茶,端了进去……
只见站在李先生书桌旁,正用毛笔在写着什么?
当她手腕悬起,指尖轻转,仿佛不是在写字,是在指挥一场无声的音乐会。
我端着茶水看呆了,他的身姿是那样优雅,虽然以年近60。
“美玉,你写的这几笔真好。”李先生看着王美玉的脸,说道。
她笑着摆手,眼角的细纹更深了些:“我不过是退休后找点事做,心定了,笔自然就稳了。”
王美玉话虽谦逊。
李先生微笑地看着她写的字………
美玉啊,你这字里行间的温润与力道,分明是岁月沉淀出的底气,真有点功底呢!”李先生一边研墨一边说。
我泡上一壶泡好的老茶,放在了茶桌上,悄悄的退了出去。
突然,一股酸涩涌上了我的心头……
王美玉就像李先生窗台上养的那盆几十年的兰草,不与春花争艳,却自有幽香沁人心脾。
我心里暗自思量,看来这李先生出去一趟,有了新情况,说不定他这心情能彻底好起来了。
我回到厨房,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本是好心劝李先生出去散心,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有了新的感情寄托。
我在厨房忙碌着,可心思却全在客厅那两人身上。
过了一会儿,李先生和王美玉从书房出来,两人有说有笑,那和谐的画面让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小刘,饭菜好香啊。”李先生笑着说。
“是啊,小刘的手艺肯定不错。”王美玉也附和着。
我做了不辣的宫保鸡丁,清炒虾仁,烧茄子,凉拌西兰花,一个番茄鸡蛋汤,杂粮米饭。
吃饭的时候,他们俩交谈甚欢,我在一旁插不上话,只能默默吃饭。
饭后,王美玉要走,李先生坚持送她。
等李先生回来,我鼓起勇气问:“李先生,您和美玉姐……”
李先生笑了笑,“小刘,我和美玉认识很久了,之前因为一些事没联系,这次偶然碰到,感觉还挺投缘。”
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那就好,希望您能幸福。”
李先生拍了拍我的肩膀,“谢谢你,小刘,这些日子多亏有你照顾。”
我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李先生会不会娶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