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长站在一旁,看着张胜寒等人扎着马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奇。他迈步走到营长身边,轻声问道:“营长,您觉得这扎马步的训练效果到底怎么样呢?”
林营长其实从张胜寒带着李军全班开始扎马步时,就已经在默默地观察了。尤其是张胜寒指导扎马步的那一段,他看得格外仔细。张胜寒的指导非常细致入微,然而,其中却有一些与一些武术大家所教授的方法不太一样的地方。林营长只好将这些差异一一记录下来,准备之后再做对比研究。
就在林营长沉思之际,赵连长的询问声突然将他拉回现实。林营长回过神来,略一思索,随即下达命令:“好,让他们分批过来,一起扎马步吧。”
张胜寒此时正沉浸在自己的内力循环之中,她不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体内内力的流动,还能分心留意到李军等人、铁路以及王国安他们的呼吸声。突然,她察觉到昨天晚上刚刚苏醒过来的那两个老兵的呼吸变得有些沉重,而且似乎还在逐渐加重。
张胜寒心头一紧,连忙睁开眼睛,目光迅速扫过那两个老兵。果然,只见他们的脸色涨得通红,双腿也在微微颤抖着。
张胜寒见状,毫不犹豫地开口说道:“你们两个先休息一下吧,锻炼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李军听到张胜寒的话,也立刻看向那两个老兵,然后果断地下达命令:“你们两个先去休息,锻炼的事情慢慢来,不要勉强自己。”
侯前进和刘平安对视一眼后,缓缓地放松了身体,彼此相互搀扶着,小心翼翼地在一旁慢慢踱步,试图缓解身体的紧张感。与此同时,林营长则径直走向张胜寒,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急切。
林营长站定后,凝视着张胜寒,开门见山地问道:“扎马步究竟是在锻炼什么呢?这对于后续的作战又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张胜寒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正在进行训练的李军等人,观察着他们的状态,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回应道:“下面的战斗大多会在山地和丛林中展开,地面环境潮湿,所以我们需要强大的下肢力量来应对。哦,对了,营长,之前我交上去的那张图纸,关于通讯耳麦的,现在情况如何了?”
话音未落,王国安便迫不及待地插话道:“营长,还有那个突击枪的图纸,枪制造出来了吗?”他的脸色涨得通红,显然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紧接着,铁路也满脸通红地高声问道:“营长,那批越国俘虏是否已经被赎回了呢?”
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林营长有些应接不暇,他正思考着该如何组织语言来回答这些问题。就在这时,突然间,一道洪亮而略带怒气的声音如雷贯耳般地插了进来:“问我吧!”
众人惊愕地循声望去,只见曾团长步履矫健地大步走到张胜寒等人面前。铁路见状,连忙高喊一声,让所有人都立刻站直身子,向团长敬礼。张胜寒一见到团长,心中不由得一紧,下意识地想要躲闪。
曾团长一脸怒容,瞪着张胜寒,毫不掩饰地吼道:“张胜寒,你给老子说清楚,你下的那个迷药到底是怎么回事?俘虏们都睡死了,这到底是咋搞的?”
张胜寒一脸茫然地看着团长,似乎对他的质问感到十分困惑,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他们没给钱啊。”
曾团长闻言,猛地转头看向铁路,用手指着他,厉声道:“铁路,你来给我说!”
铁路见状,赶忙一个立正,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说道:“报告团长,张胜寒的意思是问对方给钱了没有。”
曾团长被铁路这一问,顿时愣住了,他原本是想质问张胜寒关于迷药的事情,没想到铁路却反问起他来了。他有些恼火地说道:“现在是我在问你们问题,不是让你们来问我!”
张胜寒却像是完全没有意识到团长的不满,依旧面无表情地说道:“没给钱,自然就没有解药。”
曾团长被气得直挠头,他觉得张胜寒简直就是在胡搅蛮缠,于是怒不可遏地吼道:“那以后这个迷药绝对不能再用了!”
然而,张胜寒却对团长的命令产生了误解,她以为团长的意思是在使用迷药的时候,记得把人灭口,以免留下后患。
铁路和王国安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张胜寒的想法。原来,张胜寒把团长的“不能用”理解成了“用的时候记得灭口”。
然而,铁路和王国安两人没有和团长说张胜寒的行事风格。张胜寒的风格那便是斩草除根,毫不留情。
正因如此,后来这种迷药在前线部队中变得异常普及,几乎人人都有。曾团长听闻后,懊悔不已,他深感自己当初未能与张胜寒把话讲清楚。
相比之下,李军却认为应该给侦察部队全员都配备上这种迷药,因为这对作战将会带来极大的优势。
林营长见状,二话不说,直接给了手底下的一连长和二连长一个眼色。这两人心领神会,立刻明白营长的意思,于是转身去找张胜寒讨要一些迷药,好给自己手下的士兵们配备上。
曾团长看着铁路和王国安脸上那被战火熏染的硝烟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情。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这段时间在前线经历了不少,一定学到了不少东西吧。来,给我们讲讲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至于那个总是让他下不来台、一张嘴就噎人的张胜寒,曾团长实在是不想再跟她多说一句话。
铁路一脸焦急地问道:“团长,我们之前送回去的通讯耳麦制作得怎么样了?我们深入作战时,非常需要这种能够快速传讯的通讯耳麦啊!”
曾团长刚才就注意到这边已经有一个班的通讯装备和铁路他们的一样了,他有些苦恼地开口说道:“唉,技术上还是达不到啊。”
王国安闻言,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说道:“这怎么可能呢?我们的图纸都画得那么清楚了,他们居然还做不出来?”
林营长见团长面露难色,急忙开口打圆场:“团长,大家先别着急,都坐下慢慢商量吧。”
铁路和王国安无奈,只好与团长等人一同坐在八仙桌边上。
曾团长看着铁路和王国安,叹了口气,说道:“咱们团部的维修人员,他们的技术水平确实有限,达不到改造这种通讯耳麦的标准啊。”
王国安听到这里,再也按捺不住,插嘴道:“不会吧?难道他们连图纸都看不懂吗?”
曾团长听完王国安的话后,不禁想起维修人员之前所说的话,心中一阵愧疚,脸色也不由自主地泛起了红晕。他深知在这方面,团部确实做得不够到位,于是赶忙开口解释道:“已经送到后方去了,应该很快就能收到回信。”
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铁路赶紧插话道:“团长,我们经过这几次深入作战,发现了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需要领导们帮忙解决一下。”
团长接过李军班长递来的水,喝了一口后说道:“好,你说吧。”
铁路见状,立刻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到记录问题的那一页,然后认真地说道:第一点,也是最为严重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战士受到特殊时期的影响,部分部队的军事训练时间大幅减少,导致军事技能不够熟练,战术动作也不够规范。比如冲锋、卧倒等基本动作都不标准,这无疑增加了伤亡的风险。而且,咱们部队里新兵和新提升干部较多,在协同作战和指挥配合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而且我军大部分部队基层老兵也是长期处于和平环境,实战经验缺乏,对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出现不适应情况。
第二点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我们之前所汇报的内容,那就是关于情报方面的问题。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不断地强调这个问题,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
我们对白眼狼的战术分析严重不足,对于敌情的掌握也非常模糊。这种情报工作的缺陷,直接导致了我们在作战过程中必然会处于被动的局面。
更为糟糕的是,部分指挥员在面对突发战况时,缺乏应有的灵活应变能力。他们无法及时调整战术,使得部队之间的指挥协同出现了严重的不畅。这就导致了一些令人痛心的后果,比如主力部队竟然会迷路并误入越军的伏击圈,还有火力支援也无法及时到位等情况。
而其中最后一点,更是在昨天的战斗中才被发现的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第三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装备方面的问题。与鹰酱和大熊相比,我军的武器装备明显处于劣势。就拿步兵枪械来说,其射速相对较慢,这在激烈的战斗中无疑会影响到火力的持续性和压制能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新兵的射击水平和精准度都不尽如人意。从小豆子那两个新兵身上,他竟然发现了如此惊人的问题!要知道,这里可是残酷的战场,每一发子弹都关乎生死存亡。
然而,更让人震惊的是,很多新兵甚至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射击训练。这意味着他们在面对敌人时,可能无法有效地发挥武器的作用,从而增加了自身和战友的危险。
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令人忧心忡忡,毕竟在战场上,装备和技能的差距往往会决定战斗的胜负。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后果恐怕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