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髓灵液的磅礴药力如潮水般缓缓退去,留下的是被充分滋养、修复后的坚实“河床”。林晚深深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中竟隐隐带着一丝星辰的微光与草木的清新,随即消散在殿宇沉寂的空气里。
他睁开双眼,眸中神光内蕴,虽不及全盛时的锐利逼人,却已然恢复了往日的沉静与深邃。活动了一下手脚,关节发出清脆的声响,不再是濒临散架的哀鸣,而是力量重新归来的证明。体内,大约三成的真元如同解冻的溪流,虽不汹涌,却已能顺畅运转,滋养着每一寸经脉与脏腑。沉重的虚弱感和致命的剧痛已然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对身体的掌控感。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赵苓。她也恰好收功睁眼,气色红润,眼神清亮,显然也凭借星髓灵液的神效稳定了伤势,恢复了不少元气。两人目光交汇,无需多言,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重新燃起的斗志。
安全,只是暂时的假象。
林晚站起身,目光再次扫过这片宏大的青色殿宇。这一次,他的视线不再仅仅是感知环境的轮廓,而是带上了明确的目的性与分析。
精纯而古老的木灵之气依旧弥漫,但对恢复了一些实力的他而言,感知更为清晰。这股气息,如同无主的宝藏,浓郁得化不开,却又带着一种深沉的“惰性”,仿佛失去了核心的驱动,只能这般静静地沉淀、消散。这进一步印证了此地“遗弃”与“失序”的状态。
死寂,依旧是主旋律。但在这寂静之下,他的神识似乎能捕捉到一些更为细微的东西——并非声音,而是某种……“回响”。是那些断裂纹路中残留的道韵碎片?是倾颓殿柱内封存的过往时光?还是那祭坛顶端,绿光每一次明灭时,荡开的、微不可察的生命涟漪?
危险与机遇,如同光与影,在这座遗殿中交织并存。
危险,来自于未知。那导致青帝陨落、殿宇破败的“劫”是否留下了什么?此地是否有守护的禁制或残存的恶念?那吞噬一切的噬星兽,其力量是否曾波及此地?更重要的是,他们该如何离开?来时的传送阵显然是单向且不可逆的,困死于此,是最大的威胁。
机遇,也同样来自于未知。青帝,执掌生机与造化的远古天帝,即便只留下一鳞半爪,也足以让当今修真界掀起腥风血雨。那祭坛顶端的绿光,与建木之种紧密相连,极有可能蕴含着天大的秘密或传承。空气中精纯的木灵之气,对于身怀木系至宝和长生鉴的他而言,本身就是最佳的修炼资源。
不能坐以待毙,也不能盲目乱撞。
林晚心念电转,迅速将纷乱的线索整合、分析、剔除无效信息,最终凝聚成一个清晰而坚定的行动纲领。
他转向赵苓,声音平稳而有力,打破了维持许久的寂静:“此地不宜久留,但也可能蕴藏着莫大机缘。”
赵苓凝神静听,她知道,林晚即将做出决定。
“我们需探索一番,”林晚继续道,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尺规,首先指向了大殿中央那最引人注目的存在,“重点是那个祭坛。”
那里是建木之种产生感应的核心,是这片死寂中唯一活跃的“生机”所在,极有可能是解开此地部分谜团,甚至找到离开线索的关键节点。那点绿光究竟是什么?它与青帝有何关联?为何能引动建木之种?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可能就藏在祭坛之上,或因其而触发。
他的视线随后扫过大殿四周,掠过那些倾颓的殿柱、黯淡的壁画、幽深的偏殿入口,最终落回那空荡破碎的主位。
“还有……弄清楚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以及我们该如何离开。”
“弄清楚这里是什么地方”,不仅仅是确认“青帝遗殿”这个名字,更是要理解其历史、其破败的原因、其在此方天地中的位置与意义。这关乎他们能否真正理解所面对的机遇与危险的本质。
“如何离开”,则是最终极的生存目标。所有的探索,最终都要服务于这个目的。或许离开的线索藏在祭坛的奥秘中,或许隐藏在某个偏殿的阵法里,或许与理解此地的历史息息相关。
这个目标的确立,如同一盏明灯,驱散了初来乍到时的茫然与无措。它将之前铺设的所有环境谜团(宏伟与破败的成因)、历史谜团(青帝之陨)、物品谜团(祭坛绿光)以及生存谜团(出路何在),全部凝聚、收束到了一个具体、可行的行动方向之上。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并肩而战的决心。他们不再是侥幸存活、被动承受的落难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即将踏入这片沉睡万古的神陨之地,去揭开尘封的历史,去寻找回家的路。
林晚深吸一口那混合着古老生机与尘埃的气息,率先迈出了脚步。
脚步落在积满尘埃的青色地面上,发出轻微而清晰的声响,在这绝对的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仿佛踏在了历史的脊背上,惊醒了沉睡的时光。
赵苓紧随其后,手握剑柄,眼神锐利如鹰隼,警惕着黑暗中任何可能出现的异动。
他们小心翼翼地,一步一个脚印,踏着万古的尘埃,绕过地面上龟裂的痕迹和散落的碎石,朝着大殿中央,那座神秘、残破而又孕育着最后生机的——根须祭坛,缓缓走去。
未知的前路在脚下延伸,沉寂的秘密在等待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