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街市,年意渐生。
挑糖画担的小贩穿街过巷,吆喝声随朔风漫开;寻常人家门首,朱红宫灯次第悬起,映得青砖黛瓦添了暖意。
郦娘子经半月调养,几个姐妹连日照拂,终在年前彻底大安,气色愈见红润。
往日惯做的针线活、庭院洒扫之事,也都拾掇着操持起来。
这日晨光初透,寿华和杜仰熙带着明夷先到郦宅,刚进院门就见郦娘子正坐在廊下择菜。
竹篮里是新鲜的青菜,她手指灵活地掐去菜根,阳光洒在她银白的鬓发上,透着几分暖意。
“娘!您气色看着越发好了!” 寿华快步上前,顺手帮着择了两根菜。
明夷则扑到郦娘子身边,献宝似的举起手里的剪纸:“婆婆,您看我剪的小兔子,等过年贴在窗上好不好?”
郦娘子笑着摸了摸明夷的头,声音清亮:“好,咱们明夷手真巧。前几日你娇娇姐姐还说,要带你去集市上买烟花,等除夕夜一起放。”
正说着,琼奴和折淙提着食盒来了,食盒里是刚出炉的豆沙包:“娘,这是府里厨房新蒸的,还是您爱吃的甜口,热乎着呢。”
折淙则递过一本账册,笑着补充:“娘,您惦记的铺面,年终账目我让人盘算了,都明了,您过目看看?”
郦娘子接过账册翻了两页,便随手便搁置一旁:“如今身子大安,也懒怠操这些俗务,过了年交给可靠的伙计打理便是,我只陪着你们和孩子们热闹。”
说话间,其余姐妹也带着孩子也陆续到了。
好德命月微将食盒放桌上,拿出里面的红枣桂圆:“娘,这是府里新晒的,熬粥最补身子,我特意给您带些来。”
郦娘子拉过好德的手拍了拍:“还是你细心,知道我偏爱这个。”
庭院里顿时热闹起来,几个小的去玩剪纸,孩子围坐在石桌旁,彩纸剪得簌簌响;姐妹几个则围在郦娘子身边,闲话年节筹备。
福慧说要给母亲做件新的织锦棉袄,乐善提议除夕在郦宅团聚守岁,寿华笑着说要亲自下厨做几道母亲爱吃的菜。
好德也接话:“娘,除夕我来帮着包饺子,您教我您最拿手的白菜猪肉馅可好?”
“对了娘,昨日祖母还问起您呢,说等您身子彻底大安,要请您去府中品茗。”
好德想起沈老夫人的话,连忙补充。郦娘子含笑着点头:“沈老夫人也是有心,过几日定要亲自去道谢才是。”
正说着,院外传来脚步声,柴安和康宁并肩来了。
柴安手里提着个木盒,里面是从漳州捎来的新茶,康宁则捧着件绣好的披肩:“娘,这披肩是我近日绣的,用的暖绒线,您冬天出门披着正好。”
郦娘子接过披肩,指尖拂过上面的福寿团纹样,喜道:“你们一个个都这般孝顺,倒让我享了天伦之福。”
临近正午,丫鬟备妥宴席,众人围坐在厅堂里。
桌上摆着女婿们爱吃的清蒸鱼、红烧肉,还有孩子们喜欢的炸春卷。
明夷和清晏比赛吃春卷,你一个我一个吃得不亦乐乎;娇娇则夹了块鱼肉,细心挑去刺才递给郦娘子;好德帮着给大家添汤,康宁则给大团小圆夹了一筷子青菜:“你二人近日多食油腻,该多吃些素食。”
郦娘子望着满座亲人,端起茶杯笑道:“今年虽受了场风寒,却也瞧着你们姐妹同心,孩子们也愈发懂事,这便是我最大的福气。
咱们以茶代酒,祝孩子们都平安顺遂,新岁安康!”
众人齐声应和,茶杯碰在一起,清脆的声响在厅堂里回荡。
窗外阳光正好,偶尔有几片雪花飘落,却一点也不觉得冷。
阖家团圆,心意相通,便是这深冬里最暖的光。
饭后,姐妹几个陪着郦娘子在庭院里散步,看着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嬉闹,乐善还跟着孩子们堆了个小雪人。
郦娘子望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嘴角笑意不停:“这一年虽有波折,却也迎来了安康团聚,想来新年定能越发顺遂。”
福慧挽着母亲的胳膊,轻声应道:“可不是嘛,往后咱们一家人常聚,日子定会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