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风带着栀子花的香气,也带来了高一学年结束的气息。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门结束铃声响起,标志着紧张充实的高一生活正式画上了句号。
没有想象中的疯狂欢呼和迫不及待的逃离,大部分同学在交出试卷后,反而有种激战后的平静与淡淡的恍惚。教室里的桌椅被重新排列,准备用作明天的休业式。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细小尘埃,也照亮了黑板上尚未擦去的最后一道数学公式的残影。
米小圈收拾好书包,感觉心里空落落的。这一年,像坐上了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外风景飞速倒退,有拼搏的汗水,有挫败的苦涩,也有进步的喜悦和无数个与她并肩作战的温暖瞬间。
他抬起头,看到前排的李黎也已经收拾妥当,正静静地看着窗外葱郁的梧桐树,侧脸在光影中显得有些朦胧,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去操场走走?”米小圈鬼使神差地开口提议。
李黎转过头,看了他一眼,没有犹豫,轻轻点了点头:“好。”
傍晚的操场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显得格外空旷宁静。红色的塑胶跑道,绿色的足球场,在夕阳的余晖下被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三三两两的学生在跑道上散步,或者坐在看台上聊天,享受着考后难得的松弛。
米小圈和李黎沿着跑道内侧,慢慢地走着。谁也没有先开口,只是享受着这份并肩而行的宁静,耳边是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远处模糊的嬉笑声。
这一年的一幕幕,如同电影画面般在米小圈脑海中闪过。初入高中时的懵懂与忐忑;月考失利后的沮丧与她的三个问题;鼓起勇气的提问和图书馆里高效的刷题局;军训烈日下的冰水和汇演时的默契;流感季节送去的笔记和运动会上及时的搀扶;共用错题本上交织的笔迹和跨年夜晚视频里那句“新年进步”……
他从年级一百名开外,一步步挣扎着爬到了五十名左右。虽然与她稳定在年级前十、甚至前五的成绩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但他能感觉到,自己在努力向她靠近,不仅仅是成绩上,更是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上。
“高一……就这么结束了。”米小圈终于打破了沉默,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嗯。”李黎应了一声,目光依旧望着前方被夕阳拉长的影子,“很快。”
“感觉……学到了很多。”米小圈继续说,像是在总结,又像是在对她说,“不只是知识。”
李黎的脚步微微放缓,侧过头看了他一眼。夕阳的金光勾勒出她柔和的脸部轮廓,她的眼神清澈而沉静。
“你进步很大。”她轻声说,语气是陈述事实般的平静,却让米小圈的心猛地一热。
能得到她一句“进步很大”的认可,比任何奖状都更让他感到珍贵。
他们走到操场尽头的主席台旁,在阴凉的台阶上坐下。远处,城市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清晰,华灯初上。
“高二……”米小圈看着天边最后一抹绚丽的晚霞,声音不自觉地变得郑重起来,“听说会更难。”
课程难度加深,还要面临选科分班,各种竞赛的压力也会接踵而至。所有人都说,高二是高中阶段的分水岭。
“嗯。”李黎点了点头,眼神里没有畏惧,只有一如既往的坚定,“物理竞赛要开始了,数学也要加深。”
她顿了顿,转过头,目光直直地看向米小圈,那双总是冷静自持的眼睛里,此刻清晰地映着他的身影,带着一种纯粹的、不容置疑的信任和期待:
“所以,要更努力才行。”
不是“我会更努力”,而是“要更努力才行”。这个“要”里面,包含了对他,也是对他们两个人的共同要求。
米小圈迎着她的目光,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敲击了一下,一股热血混合着巨大的责任感涌上心头。夕阳的余晖落在他眼中,点燃了两簇明亮的火焰。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像是立下誓言般,一字一句,清晰而有力:
“好!一起努力!”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承诺。只是最简单的六个字——“要更努力才行”、“一起努力”。却在这个高一结束的黄昏,在空旷的操场边,成为了他们之间最郑重的约定。
这个约定,关乎即将到来的、更富挑战的高二,关乎那个始终未曾改变的“一起看星海”的梦想,更关乎他们彼此扶持、共同成长的漫长旅程。
李黎看着他眼中坚定的光芒,嘴角缓缓上扬,露出了一个清浅却无比真实的笑容。那笑容里,有认可,有期待,也有一种“我知道你一定能行”的笃定。
夕阳终于完全沉入地平线,夜幕开始降临,天边出现了第一颗明亮的星。他们并肩坐在台阶上,没有再说话,却仿佛能听到彼此心中为高二、为未来擂响的战鼓。
高一结束了,但他们的故事,还很长。而操场边这个关于“一起努力”的誓言,将如同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指引着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并肩,无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