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纪元的平静与发展,在第二个千年的某个节点,被一丝来自遥远混沌深处的微弱涟漪悄然打破。
“远征者七号”星槎,正执行着对一片新标注为“宁静海”的混沌区域进行常规勘探的任务。这片区域位于已知航道的边缘,根据前期探测,混沌流相对平缓,能量辐射背景稳定,被认为是一片潜在的、可供未来建立前进基地的“安全区”。
舰长星萤,如今已是真界探索舰队中声名赫赫的王牌指挥官。她站在简洁而高效的舰桥内,目光沉静地扫过主光幕上不断刷新的数据流。她的直觉,那种与星槎乃至混沌环境本身的神秘亲和力,让她在以往的任务中多次规避风险。但此刻,她微微蹙起了眉。
“报告舰长,常规扫描未发现异常。混沌粒子浓度、能量湍流指数均在预期范围内。”副官的声音平稳。
星萤没有立刻回应。她闭上眼,将手掌轻轻按在冰冷的控制台边缘,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金属摩擦又似低语般的“杂音”,正隐隐透过星槎的外壳,干扰着她那独特的感知。
“启动‘深层谐波探针’,”星萤睁开眼,命令清晰果断,“频率调整至伽马波段上限,聚焦扫描第三象限,方位偏移负十五度。”
这道命令让舰桥成员有些意外。深层谐波探针能耗巨大,通常只在发现明确异常迹象时才会启动,用于分析高维波动或隐藏的结构。目前的扫描数据一切正常。
但出于对星萤一贯判断的信任,技术官立刻执行了命令。
几分钟后,当探针的数据反馈回来时,舰桥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光幕上,原本平滑的能量分布图景中,出现了一片极其细微、如同纱幔般的“阴影区”。这片区域并非空无,而是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吸收”特性,它吞噬着途经的一切混沌能量与微弱辐射,自身却不散发任何波动,几乎与背景混沌融为一体,常规扫描根本无法察觉。
更令人不安的是,探针传回的原始数据流中,夹杂着一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完全无法解析的信息碎片。那不是已知的任何一种宇宙噪声,其结构模式……带着一种冰冷的、非自然的秩序感。
“这不是自然现象……”星萤喃喃道,她的脸色变得凝重,“记录坐标,标记为‘异常区域阿尔法’。所有探测数据,加密等级提升至最高,通过众生之网紧急链路,直接传送至万道议会探索司及星辉学派总部。”
她顿了顿,补充了最后一道指令:“‘远征者七号’立刻转向,脱离当前航道,保持最高警戒,返航。”
就在星槎开始转向,引擎发出低沉嗡鸣的同时,星萤的感知中,那片“阴影区”似乎……微微“蠕动”了一下。一股极其隐晦、却让她嵴背发寒的恶意,如同冰冷的针尖,瞬间刺穿了混沌的阻隔,扫过星槎。
没有攻击,没有追踪,但那瞬间的“被注视”感,让所有舰桥成员,包括星萤在内,都感到一股源自生命本能的寒意。
“它……发现我们了。”星萤的声音依旧稳定,但紧握操控杆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白。
“远征者七号”的异常报告,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在万道议会及高层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并未立刻引发全域性的恐慌。毕竟,混沌无垠,发现未知现象本就在预料之中。
报告被列为“高度关注”,更多的探测任务被部署到“宁静海”周边区域,加强了监控。
然而,真正的警示,在一个月后,以更直接、更残酷的方式到来。
一支由三艘“巡林者”级快速侦察星槎组成的小队,在按照新部署的巡逻路线,靠近“宁静海”外围进行试探性侦查时,与后方指挥中心失去了联系。
没有求救信号,没有战斗迹象,甚至连星槎自毁系统都未被触发。它们就如同被无形的橡皮擦,从星图上彻底抹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万道议会立刻启动了应急程序,由金煞亲自坐镇,调派了包括装备最新式扫描阵列的“洞察者号”科学舰在内的一支特混舰队,前往失事区域调查。
“洞察者号”不负其名,在牺牲了数台高精度探针后,终于捕捉到了惊人的景象:
在那片看似平静的混沌中,潜伏着一种前所未见的“生物”或者说“存在”。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时而如飘荡的透明水母,时而如延展的粘稠网络,其本体几乎完全由那种能够吸收能量与波动的“阴影”物质构成。它们静静地悬浮在混沌中,如同等待猎物的蜘蛛。
更令人震惊的是,通过超高灵敏度的引力波探测器捕捉到的残影分析,那三艘失事的“巡林者”星槎,并非被摧毁,而是……被“溶解”了。它们在接触到那种阴影生物的瞬间,其物质结构、能量护盾、甚至内部承载的法则符文,都在极短时间内被分解、吞噬,化为了阴影生物的一部分!
“它们……以法则和能量为食?”金煞看着传回的分析报告,童孔勐地收缩。他身为匠剑之主,对物质与能量的理解远超常人,但这种直接吞噬“存在根基”的方式,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
与此同时,星辉学派总部,启明带领的核心团队,正日夜不休地分析着“远征者七号”传回的那段无法解析的信息碎片。
经过无数次算法破解与模型匹配,他们终于在那看似杂乱无章的信号底层,识别出了一段极其简短、却蕴含着巨大信息量的重复代码结构。这段结构,与存储在真界古老数据库中的、源自“彼岸之脑”的某些底层灾难预警协议的碎片,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这不是自然造物……”启明的声音因疲惫和震惊而沙哑,“这是……某种‘武器’?或者说是……被某种极高智慧‘设计’出来的清道夫?”
结合“洞察者号”的发现,一个可怕的推论浮出水面:这些潜伏在混沌中的阴影生物,并非混沌原生生命,它们极有可能是某个未知文明,或者某种宇宙机制,投放出来的、用于“清理”特定区域的工具!而它们的目标,很可能就是一切蕴含着有序能量与法则的“异常点”——比如,混沌真界!
消息无法再掩盖。
万道议会召开了紧急全体会议。光幕上展示着“洞察者号”传回的阴影生物影像,以及星辉学派对信息碎片的分析报告。
会场内气氛凝重。
“它们能吞噬法则!我们的攻击是否有效?”一位代表声音沉重。
“目前观测到的个体,吞噬能力存在上限。‘巡林者’级星槎的护盾和结构强度不足以抵抗。”负责军事的金煞沉声道,“但更大的个体,或者群体行动……后果难料。”
“它们的目的是什么?背后是否有操控者?”另一位代表提问。
“未知。”启明摇头,“但它们的出现,绝非偶然。真界,可能已经暴露在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庞大体系视野中。”
争论不可避免。有主张立刻组织远征舰队,主动清剿已发现的威胁;有认为应当立刻收缩防线,全力加固真界屏障,转为绝对防御;还有的则呼吁保持克制,尝试进行接触或信息沟通。
“它们的个体虽能吞噬法则,但其行为模式似乎基于某种固定程序,缺乏高等智慧生物的灵活性。”星萤的声音通过远程通讯接入会议,她基于亲身经历的分析提供了关键视角,“我认为,目前它们尚处于‘侦察’或‘潜伏’阶段。我们还有时间,但必须尽快弄清它们的本质、规模以及……背后的力量。”
最终,议会达成了共识:
一、立刻提升真界整体防御等级,启动所有备用屏障发生器,对真界外围混沌区域进行不间断高强度扫描。
二、成立“异域威胁应对委员会”,由金煞、启明、星萤等专家牵头,统筹所有相关研究与军事准备。
三、加速新一代星槎及防御武器的研发与列装,重点针对能量吞噬特性,开发非能量形式的攻击手段及抗吞噬护盾。
四、向所有探索舰队发出最高警示,重新评估并收缩已知航道,避免与未知阴影生物接触。
决议迅速化作行动指令,传遍真界。
战争的阴云,似乎再次悄然汇聚。但这一次,敌人并非源自宇宙轮回的终极规则,而是隐藏在无尽混沌深处的、充满恶意的未知。
在万道城最高的观测塔上,青石遥望着星空,他的感知比任何人都更加深入地触摸着真界的脉络。他能感觉到,一股微弱却极具侵蚀性的“寒意”,正如同滴入清水的墨滴,开始在真界外围的混沌屏障上,悄然晕染。
“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轻声叹息,眼中却并无畏惧,只有一如既往的平静与坚定,“既来之,则安之。真界,已非昔日稚子。”
他转身,一步踏出,身影已融入脚下大地灵脉,开始以他的方式,加固这片他们赖以生存的天地。
新的风暴即将来临,但混沌真界,已然做好了迎战的准备。星火般的警惕,已在文明的核心点燃。
(第1248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