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民国盗墓秘闻》之文明共生 衍生短篇 第二十四章 共振能量过载,玉符分流护根基
多模块协同中枢稳定运行半月后,联盟指挥中心的 “能量监测预警灯” 突然亮起红灯 —— 中枢核心舱的实时温度从正常的 25c飙升至 68c,能量监测屏上,代表玉骨符共鸣能量的曲线持续上扬,突破了安全阈值的 120%;更危险的是,核心舱内的 “多频共鸣发生器” 表面开始出现细微裂痕,若温度继续升高,发生器可能爆炸,进而引发整个联盟能量网络的连锁崩溃。
“是共振能量过载!” 莉娅盯着核心舱的内部影像,声音急促,“现在接入协同中枢的模块已经达到 37 个,覆盖地球 12 个古墓守护点、宇宙 25 个星际集群站点,没个模块的能量通过玉骨符共鸣汇聚到中枢,叠加后的能量远超预期,就像无数条小溪汇入大河,却没有足够宽的河道,河水必然漫溢。”
凯伦立刻调取中枢的能量流动数据,发现问题根源:玉骨符的协同共鸣特性会主动聚合各模块的能量,却缺乏 “主动分流” 机制,当聚合的能量超过中枢承载上限时,多余能量无法排出,只能在核心舱内堆积,导致温度升高。“星环族的过载防护技术能临时切断部分模块的能量连接,” 凯伦快速思考,“但这样会破坏协同网络的完整性,正在进行的‘跨星际胚胎巡检’任务会被迫中断,多个站点的守护可能出现真空期。”
阿明带着湘西守墓人团队赶到核心舱外,看着不断攀升的温度数值,焦急地说:“爷爷的手札里记载过‘散能符阵古法’,遇到能量过剩时,能用符阵将多余能量引导到‘缓冲载体’(如特制的辰州草编、玉符碎片)中,可中枢的能量是共鸣产生的,比地脉能量复杂得多,普通符阵恐怕承受不住。”
林野快步走到核心舱前,透过观察窗看向舱内的主玉骨符 —— 符身泛着刺眼的金蓝色光芒,表面的能量纹路因过载而剧烈闪烁,仿佛随时会断裂。当他将手掌贴在舱壁上时,能清晰感受到玉骨符传递出的 “焦虑” 波动 —— 它在努力维持共鸣,却因能量过剩而濒临失控。突然,林野注意到符身边缘有几缕微弱的能量流,正顺着舱壁缝隙缓慢向外扩散,虽微弱,却始终稳定,没有引发混乱。
“玉骨符能自主分流能量!” 林野眼前一亮,“它的‘能量分流特性’在能量过载时会被动激活,只是当前分流速度远赶不上能量聚合速度。我们可以这样升级:用星环族过载防护技术打造‘能量分流通道’,为多余能量开辟排出路径;用湘西散能符阵古法,在通道末端设置‘缓冲符阵’,吸收并储存分流的能量;同时激活玉骨符的主动分流特性,让它成为‘分流核心’,精准控制能量分流的比例与速度,既不影响协同共鸣,又能解决过载问题。”
方案确定后,团队分三组紧急行动:
第一组由凯伦带领,研发 “多通道能量分流系统”。他们在核心舱周围搭建 6 条 “柔性分流管道”,管道内壁覆盖星环族的 “抗高温能量材料”,能承受 1000c以上的高温;每条管道对应一个 “能量缓冲舱”,舱内放置星环族特制的 “能量储存晶体”,可暂时储存分流的多余能量。凯伦还在管道入口处安装 “智能流量阀”,由玉骨符的能量信号控制开关 —— 当核心舱能量超过安全阈值的 90% 时,阀门自动开启,按比例分流能量;低于 80% 时,阀门关闭,确保协同共鸣的稳定性。
第二组由阿明牵头,在分流管道末端与缓冲舱之间,绘制 “多层散能符阵”。他们用混合了玉骨符粉末、朱砂、地脉土的 “复合符墨”,先在管道出口处绘制 “引导符纹”,将分流的能量精准导入缓冲舱;再在缓冲舱内壁绘制 “吸收符纹”,增强储存晶体对能量的吸收效率;最后在缓冲舱外侧绘制 “稳定符纹”,防止储存的能量外泄,影响周围设备。阿明还特意在符阵中心嵌入一小块主玉骨符碎片,让符阵能与玉骨符的分流特性同步,确保能量分流与吸收的节奏一致。
第三组由林野和莉娅负责,激活玉骨符的主动分流特性。林野将主玉骨符从核心舱的共鸣核心舱中取出,用星环族的 “能量引导仪”,在符身表面刻下 “分流调控纹”—— 这种纹路能根据核心舱的能量浓度,自动调整分流强度:当能量浓度超过阈值 100% 时,分流强度提升至 50%,快速排出多余能量;当浓度降至 90% 时,分流强度降至 20%,维持能量平衡。刻完纹路后,林野将玉骨符重新嵌入核心舱,符身立刻释放出 6 道淡蓝色的分流能量束,精准接入凯伦搭建的 6 条分流管道。
升级完成后,核心舱的能量过载问题迅速得到缓解:
玉骨符主动分流的能量束通过管道,平稳流入缓冲舱,被储存晶体吸收,核心舱的温度从 68c逐步下降,半小时后恢复至正常的 25c;
多频共鸣发生器表面的裂痕停止扩大,星环族技术团队用 “能量修复凝胶” 修补后,发射器恢复正常运行;
正在进行的 “跨星际胚胎巡检” 任务未受任何影响,各模块的协同共鸣仍保持稳定,巡检数据的传输效率甚至比之前提升了 15%—— 多余能量的排出,反而减少了能量乱流对数据传输的干扰。
更令人惊喜的是,缓冲舱中储存的多余能量还能 “二次利用”。当 γ-9 集群的暗物质胚胎守护点需要补充暗能量时,联盟通过分流系统,将缓冲舱中储存的能量转化为暗能量,传输至该站点,既避免了能量浪费,又解决了该站点的紧急需求。γ-9 集群的使者感慨道:“以前只知道能量聚合能增强守护力量,现在才明白,合理的能量分流同样重要 —— 就像人不能只吃饭不消化,联盟的能量网络也需要‘新陈代谢’。”
为了彻底消除过载隐患,团队还对协同中枢进行了长期优化:
在中枢核心舱内增设 “能量浓度预警模块”,当能量浓度达到阈值 85% 时,提前向各模块发送 “能量调节预警”,让模块适当降低能量输出强度,从源头减少能量聚合;
将缓冲舱与联盟的 “能量储备库” 连接,当缓冲舱储存的能量达到上限时,自动将多余能量传输至储备库,为联盟的应急守护任务储备能量;
定期对玉骨符的分流特性进行校准,根据接入模块的数量变化,调整分流调控纹的参数,确保分流效率始终与能量聚合速度匹配。
一周后,联盟召开 “能量网络安全会议”,林野在会上展示了能量分流系统的运行数据:过去 7 天,核心舱的能量浓度始终稳定在 85%-90% 之间,没有再出现过载预警;分流系统共排出并储存多余能量 127 单位,其中 63 单位被用于各站点的应急能量补充,实现了能量的 “高效利用”。
老周看着数据报告,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力量越强越好’,现在才明白,再强的力量,要是没有控制和调控,也会变成危险的‘洪水’。联盟的能量网络就像一棵大树,玉骨符的共鸣是让树根扎得更深,而分流系统就是让树干更粗壮,能承受住枝叶的重量,这样大树才能长得高、长得稳。”
凯伦也点头认同:“星环族以前追求‘能量最大化’,却忽略了‘安全边界’,现在有了玉骨符的分流特性和分流系统,才真正理解‘平衡’的意义 —— 文明共生不仅要聚合力量,更要学会控制力量,在安全的边界内,让力量发挥最大价值。”
夕阳下,林野站在协同中枢的核心舱前,看着玉骨符平稳释放的共鸣能量与分流能量,两种能量一聚一分,形成了完美的平衡。“这就是文明共生的安全智慧,” 他轻声说,“聚合力量是为了更好地守护,而分流调控是为了让守护能长久持续 —— 玉骨符的分流特性,不仅守护了中枢的安全,更守护了整个联盟能量网络的根基,让跨文明的共生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那些曾因能量过载而濒临崩溃的危机,那些藏在力量聚合背后的安全隐患,此刻都在玉骨符的分流守护下,转化为联盟持续发展的动力。而这枚从湘西古墓走出的符牌,也从 “守护网络共振核心” 成长为 “能量网络平衡调控者”,让跨文明的守护,在聚分平衡中愈发可靠,让共生的传奇,在安全根基的支撑下,绽放更持久的光芒。
(衍生短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