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瞎子沟端掉敌军通讯节点的行动,虽然成功且收获颇丰,但其干净利落的手法,无疑也向对手暴露了“雪狼”在这一区域的活跃程度和战术风格。
林锋预感到,老对手不会坐视不理。
果然,在接下来一次针对运输队的伏击行动中,“雪狼”遭遇了异常顽强的抵抗。护卫部队不再是之前那些一触即溃的杂牌,而是战术娴熟、枪法精准,甚至在遭到伏击的瞬间就能迅速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和侧翼迂回。若不是林锋见机得快,提前下令撤退,差点就被对方缠住。
“是‘捷豹’!”撤到安全地点后,周大海抹了把脸上的血沫,语气凝重,“这帮狗日的,鼻子真灵,这么快就摸过来了。”
林锋检查着手中步枪,眼神冰冷:“他们就是冲着我们来的。打掉了他们的通讯节点,等于打了他们的脸,楚天明(‘捷豹’指挥官)要是不找回这个场子,他在上面那里没法交代。”
“那咱们怎么办?避其锋芒?”赵小川问道。
“避?”林锋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为什么要避?他们想猎杀我们,我们同样可以猎杀他们。这片雪原,看谁是更好的猎人。”
他仔细分析了“捷豹”此次出现的战术特点:反应快,配合默契,火力运用合理,擅长反伏击和追击。“是个难缠的对手,”林锋承认,“但他们也有弱点——急于求成,想一口吃掉我们,证明自己。”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林锋脑中形成。他要利用对方的这种心理,布下一个死亡陷阱。
他选择了一处名为“鬼见愁”的峡谷地带作为预设战场。这里地形复杂,两侧山势陡峭,谷底道路狭窄,是打伏击的理想地点,但也极易被对手判断为设伏区域。
“大队长,选这里?‘捷豹’那帮人精得很,会上当吗?”周大海有些疑虑。
“就是要让他们看出这里适合打伏击,”林锋解释道,“但他们判断我们会像以前一样,打了就跑。我们这次,偏不跑。”
他进行了周密部署:赵小川带领狙击小组,提前隐蔽在峡谷两侧的制高点,任务是狙杀敌方指挥官和重要目标,并在战斗打响后封锁谷口。“夜莺”带领侦察小组在外围游弋,监视敌军动向,防止被包抄。周大海率领主力突击队,在峡谷中段利用岩石和废弃工事构筑了数道简易防线,并设置了大量诡雷。而林锋自己,则亲自带领一个精干小队,充当诱饵。
行动开始。林锋带着诱饵小队,故意在一次小规模袭扰后,向“鬼见愁”峡谷方向“仓促”撤退,并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捷豹”部队果然紧追不舍。指挥官楚天明通过望远镜观察着峡谷地形,嘴角露出冷笑:“想在这里伏击我?林锋,你也太小看‘捷豹’了!命令一队从左侧山脊迂回,二队从右侧包抄,三队跟我正面压进去!把他们堵死在峡谷里!”
他自信己方兵力、装备和单兵素质都占据优势,只要不被瞬间击溃,形成缠斗,胜利必然属于“捷豹”。
然而,当“捷豹”部队大部分进入峡谷,两侧山脊的迂回分队也报告就位时,战斗却并未像楚天明预想的那样发展。
首先响起的是赵小川狙击步枪冰冷的点射声。一名挥舞着手枪催促部队前进的“捷豹”分队长应声倒地。紧接着,峡谷两侧早已标定好的机枪和掷弹筒阵地突然开火,密集的火力并非覆盖射击,而是精准地打在“捷豹”试图展开队形的关键节点上。
同时,周大海指挥的突击队并未一触即溃,而是依托工事和诡雷,进行了顽强而高效的阻击。冲锋枪和步枪组成交叉火力,将试图快速突破的“捷豹”士兵死死压制在谷底。
“他们有准备!火力很猛!”通讯频道里传来“捷豹”队员急促的报告。
楚天明心头一沉,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了。对方的抵抗强度和火力配置,远超一次寻常伏击。
更让他心惊的是,原本报告已占领两侧山脊制高点的迂回分队,突然遭到了来自侧后方的精准打击!“夜莺”带领的小队早已潜伏在更外围,此刻正像剔骨刀一样,悄无声息地清除着“捷豹”布置在制高点上的兵力。
峡谷内的“捷豹”部队进退维谷,正面攻不破,两侧制高点正在丢失,后路也受到狙击手和诡雷的威胁。
“撤退!交替掩护!退出峡谷!”楚天明果断下令,他知道这次猎杀行动已经失败,再拖下去损失会更大。
“捷豹”毕竟是精锐,虽败不乱,开始有序后撤。
林锋没有下令穷追。他的目的已经达到——重创“捷豹”,挫其锐气,让他们知道这片雪原谁才是主宰。
站在硝烟尚未散尽的峡谷高处,林锋看着“捷豹”狼狈撤退的背影,对身边的周大海说:“告诉兄弟们,打扫战场,收集弹药。这只是开始,‘捷豹’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较量还在后面。”
这一次,“雪狼”无疑在心理和战术上都给了老对手一记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