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烟雨收京尘
金陵,秦淮河畔,听涛小筑。
时节已入盛夏,江南的湿热更胜北方。金陵秦淮河的盛夏,是一轴流动的工笔长卷。午后阳光泼金般洒在河面,画舫摇碎满河粼粼波光,船娘的吴侬软语混着蝉鸣,从柳荫深处悠悠荡开。岸畔朱楼飞檐下,绿藤攀援着斑驳砖墙,将暑气滤成筛子眼般的光斑。
暮色初临时分,河两岸渐次亮起灯笼,六角的、宫灯式的,次第缀满水榭长廊。灯影摇晃着搅碎一池流光,游船划过处,舷边溅起细碎的星子。岸边茶寮飘出茉莉香片的清芬,与远处鸭血粉丝汤的醇厚交织,随晚风漫过文德桥。
秦淮八艳的旧迹早化作青石板上的苔痕,而今画舫里传来的评弹,琵琶弦索依旧诉着风月。卖莲蓬的老汉摇着乌篷船穿梭,翠绿叶瓣间露出颗颗饱满的莲实,引得游人手握碎银追着船影跑。
忽有骤雨斜飞,打湿了河岸边的田田荷叶。粉红菡萏在雨雾中更显娇羞,水珠顺着叶尖滚落,惊起锦鲤摆尾潜入深碧。雨帘未歇,已有孩童赤足踩水,笑声惊飞了柳梢栖息的白鹭。
待雨霁虹出,天边挂着半轮残月。洗过的河面升起薄雾,恍若当年李香君的水袖轻扬。画舫窗内透出暖黄灯光,隐约可见有人临窗吹箫,箫声穿过夜雾,与对岸歌女的《后庭花》遥相呼应,惊得萤火提着幽蓝灯笼,纷纷躲进了芦苇荡。水溶一袭月白绫缎常服,凭窗而立,望着窗外被烈日炙烤得有些委顿的荷塘,手中捏着一封刚由京城六百里加急送来的密信。信是留守王府的德总管亲笔所书,详细禀明了从容嬷嬷入府到被黜,乃至京城各府反应的整个过程。
信纸在他修长的指间微微颤动。他那张平日里总是云淡风轻、令人捉摸不透的俊美面容上,此刻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深潭,掠过一丝极复杂的涟漪——有惊讶,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激赏与心疼的悸动。
他没想到,他离开不过数月,府中竟掀起了如此波澜。更没想到,他那看似娇弱不胜衣的妻子,竟有这般雷霆手段、缜密心思!当众验线,请君入瓮,逼得皇后不得不弃车保帅……这一连串的动作,干净利落,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保全了王府颜面,又狠狠打击了坤宁宫的气焰,还顺势在府中树立了无人能及的威信。
“好一个林黛玉……”水溶低声自语,唇角不受控制地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近乎骄傲的笑意。他仿佛能看到,在京城那座深宅里,她是如何以柔弱之躯,独自面对来自宫中的恶意与府内的暗流,如何步步为营,冷静周旋。那份聪慧与坚韧,远比他想象的更为耀眼。
然而,笑意很快被凝重取代。皇后的手段,他再清楚不过。此番受挫,绝不会善罢甘休。暂时的退让,往往意味着更猛烈的反扑。黛玉此举,虽大快人心,却也彻底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京城如今看似平静,底下怕是已暗潮汹涌,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死死盯着北静王府,等着抓她的错处。
他转身走回书案前,案上铺着一张未画完的江南水利堪舆图,墨迹犹新。他原本计划借“休养”之名,实地勘察漕运、水利,为来年可能的漕运改革做准备。但如今……京城局势波谲云诡,他不能让她独自承受这一切。
“景琰。”水溶沉声唤道。
一道黑影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书房角落,正是他的心腹暗卫首领景琰。他身着玄色劲装,面容普通,唯有一双眼睛锐利如鹰。
“王爷。”景琰躬身。
“京城的事,你都知道了?”水溶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是,属下已收到飞鸽传书。”
“计划有变。”水溶指尖敲了敲案上的堪舆图,“你即刻挑选一队精干人手,分批秘密返京。不必入府,散入城中,严密监控各府动向,尤其是……坤宁宫相关的所有联络。有任何异动,即刻报我。”
“属下明白!”景琰领命,迟疑一瞬,又道,“王爷,那您……”
“本王……”水溶目光投向窗外迷蒙的烟雨,淡淡道,“‘病’了这么久,也该‘好些’了。江南风景虽佳,终非久留之地。传令下去,三日后启程,回京。”
“是!”景琰身影一闪,已消失在原地。
水溶重新拿起那封密信,又细细看了一遍,目光最终落在“王妃娘娘一切安好,每日于归朴堂理事、抚琴、课子,沉稳如常”一行字上。他想象着她独自坐在归朴堂窗下,面对风雨却依旧沉静如水的模样,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触动。他必须回去,回到她身边。那些风雨,本不该由她一人承担。
他铺开一张新的信笺,取过一支紫毫笔,蘸饱了墨,略一沉吟,落笔。不再是平日奏报公务的冷硬笔触,而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黛玉卿卿如晤:江南暑热,念京中应亦如是。卿独力支撑,辛苦备至,溶心甚愧之。容嬷之事,卿处置得宜,果决明敏,甚慰吾心。然树大招风,坤宁之心,恐不止于此。卿身处漩涡,万事务必谨慎,保重自身为要。府中诸事,尽可托付德叔,勿过劳神。漕务勘察已有小得,不日将返。盼重逢之日,与卿共赏西山红叶。一切安好,勿念。 溶 手书”
他吹干墨迹,小心封好,唤来贴身小厮:“用最快的渠道,送归王府,面呈王妃。” 这封信,无关权谋,只关牵挂。他要让她知道,他知道了,他懂她,他即将归来。
三日后,北静王仪仗悄然离开金陵,踏上了返京之路。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开。江南官场暗自揣测王爷突然返京的深意,是否与京中近来传闻有关?而京城各方势力,在得知北静王结束“休养”、即将回京的消息后,更是心思浮动,暗流愈发汹涌。
小结:
江南的烟雨,未能洗去京城的尘埃,反而因北静王的归来,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水溶在千里之外,
,洞悉了府中发生的一切,为妻子的聪慧果决而骄傲,更为她的处境而担忧。他果断改变计划,决定回京与她共同面对风雨。一封家书,传递的不仅是消息,更是并肩而立的承诺。京城的棋局,因执棋者之一的归来,即将进入新的阶段。而此刻的北静王府内,林黛玉收到这封远道而来的信时,又会是怎样的心境?王府内外的暗流,又将如何因王爷的归来而改变方向?
?一切,都充满了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