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小麦喜欢土层深厚、结构疏松、耕作层深的土壤,这样才能保水保肥,利于根系发育。
对土壤的要求其实挺高的——土壤中水分、空气、养分的比例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状况。
可新中村根据地这边的土,大多是沙性重,或是黏土板结,结构差劲,根本不利于小麦种植,更别提高产了。
再加上地处山坳,气候偏阴,日照本就不够充足。
小麦是长日照作物,每天至少需要八到十二小时光照,才能顺利通过光照阶段,完成抽穗结实的过程。
如果阳光不足,植株就难以正常发育,根本结不出麦粒。
正因如此,过去新中村一直靠打猎为生,极少尝试种麦。
李云龙一听这话,扭头看向赵刚,有点惊讶:“老赵,你还懂这些?”
赵刚笑了笑:“我在燕京大学读书那会儿,旁听过几节农学课,略知一二。
刚才看这地况明明不适合种麦,结果麦苗却长得这么旺,确实让人意外。”
楚云飞是晋西北本地人,虽不懂具体农事,但也清楚这一带因土质问题,多数地方都不适宜种小麦。
如今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竟看到如此茁壮的麦田,心里自然好奇得很。
普通麦种绝不可能在这里存活,更别说丰收。
但眼前的麦子并非凡品,而是经过特殊培育的超级种子。
见李云龙他们谈得起劲,顺溜姐忍不住插话,望着两人问道:“营长,这两位是……”
苏墨连忙介绍:“这位是我们新一团的团长李云龙,这位是政委赵刚,今天特地来根据地检查工作的。”
顺溜姐立刻敬了个礼:“首掌好!首掌您不知道,我们新中村以前根本没法种麦子,就算勉强种了,收成也少得可怜,所以大家主要靠打猎和做些杂活过日子。
后来苏营长给了我们一批种子,说可以试试种麦,我们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思播了下去……谁想到这麦子长得又快又好!”
她指着眼前绿油油的麦田,语气笃定:“看这势头,这一季准能大丰收。”
话音刚落,李云龙、赵刚和楚云飞的目光一下子全都集中到了苏墨身上。
三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他,显然都明白——能在这种不适合种麦的地方把小麦种得如此出色,背后一定有原因。
而这个原因,多半就在苏墨身上。
或者说,在他带来的种子上。
面对众人的注视,苏墨神色从容,并未慌乱,只淡淡一笑:“没错,这些种子确实是我拿出来的。
前阵子打仗时缴获了一批优良麦种,我就想着让顺溜姐先试种看看,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
这样一来,咱们独立营的口粮问题,也有望缓解了。”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也为种子的来历找了个说得通的出处。
也不会引起他人怀疑。
由于首批种子数量有限,因此初期超级小麦的种植范围并不大。
但等到第二批、第三批种子培育出来后,新中村根据地的所有耕地基本都能种上这种高产作物,到那时,独立营的粮食问题将彻底得到解决。
赵刚微微颔首,说道:“这确实是个大好事,能实现自给自足,就省去了许多后顾之忧。”
要知道,这种新型小麦不仅产量惊人,营养价值也远超普通品种。
它所含的蛋白质、淀粉、碳水化合物以及b族维生素等关键营养成分,都明显高于寻常小麦,而这些正是维持人体体能所必需的要素。
尤其是其中丰富的b族维生素,对提升战士的身体机能有着显着帮助。
只要这批作物顺利收获,独立营官兵的饮食营养状况便能得到根本性改善。
楚云飞凝视着眼前这片绿油油的麦田,缓缓开口:“我们部队战斗力不足,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后勤补给跟不上,士兵吃不饱、体弱无力!”
抗曰武装整体战力偏低,难以与曰军正面对抗,一个极为现实的原因就在于士兵长期营养不良,体质孱弱。
早在1935年,军方曾制定过一套标准伙食配给方案:每人每日应供应大米一斤半、罐头四两、干菜二两、鲜菜二两、食盐四钱、酱油四钱。
然而这套标准在当时几乎形同虚设,根本无法落实。
实际上,大多数士兵每天主粮摄入仅九两左右的大米,这点口粮对于高强度作战和日常训练而言,远远不够。
士兵每日消耗巨大,如此低的热量摄入根本无法支撑身体所需。
据相关研究显示,一名前线作战士兵每日至少需摄取4000至7000卡路里以维持体能;即便是在非战斗状态下的常规训练期,日均消耗也接近3000卡。
按此推算,每人每天至少需一斤半主食才能勉强达标。
可即便是这九两的标准,在很多部队中也难以保障,物资匮乏是普遍现象。
而这还只是全面抗战爆发前的情况。
战争全面打响之后,部队的饮食条件更加恶劣。
就连楚云飞率领的358团,伙食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很多时候,还得依靠伏击曰军运输队,抢夺补给来改善生活。
赵刚点头叹道:“没错……我们捌陆军的情况更艰难。
小鬼子频繁扫荡根据地,让我们连安心种地的机会都没有。”
抗战开始后,资源愈发紧张,军粮供应朝不保夕,士兵长期处于饥饿边缘,身体素质自然每况愈下。
尤其是捌陆军部队。
敌军不断实施“三光政策”,轮番清剿根据地,破坏农田、焚毁村庄,致使许多战士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满足,更别提系统性的军事训练了。
能量摄入不足,体力消耗却极大,导致大部分抗曰战士身形瘦弱、面黄肌瘦,成了那个年代常见的兵员状态。
曰本人个子虽矮,但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充足。
因此在体格和耐力方面,往往占据明显优势。
相比之下,我方士兵不仅身材单薄,装备也远远落后。
这也正是抗战初期敌我战力悬殊的重要原因之一——胜利往往要用巨大的牺牲去换取。
苏墨望着眼前茁壮成长的麦苗,语气坚定地说:“我相信,这样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
独立营之所以能坚持高强度训练,全靠苏墨从敌人手中多次缴获大量粮食,才得以维持全体士兵的能量供给。
否则谁也不敢如此挥霍训练。
实事求是地说,只要能让战士吃饱穿暖,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必然大幅提升。
随着独立营持续扩编,兵力不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
而苏墨所有的希望,此刻正寄托在这片生机勃勃的麦田之上。
众人参观完试验田后,便各自分散,在根据地内随意走动游览。
天色渐晚。
苏墨返回了营部。
周卫国推门而入,语气急促:“营长,消息有了!你让我派一个班去白家村找那个会长要白面,咱们一番施压后,他总算松口,说能帮我们弄来,但得等到今天晚些时候。
我们的战士一路暗中跟着他,结果发现这人直奔虎亭据点,果然是去找小鬼子搬救兵去了。
营长,你料得一点没错——这家伙就是个汉奸!”
苏墨听完,微微颔首:“看来,大鱼要浮出水面了。”
结合目前的情报,他已经基本断定,剧情正沿着《亮剑》的轨迹推进。
换句话说,曰军的战地观摩团,很快就会出现在灵阳山区。
好戏即将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