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用之前存储的大量功德,清除了之前灭亡整个脚盆国的业力,但是也让他短时间失去了晋级从五品神职的可能。
一个从五品神职需要500万功德,十几个需要六七千万,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凑齐的。
于是他化作神佑帮的政务管理人员,白天游走在田间地头。
晨雾还未散尽,南洋爪哇岛的梯田里已响起了锄头挖地的 “咚咚” 声。
沈默穿着一身灰布短褂,混在移民队伍中,帮着农户李阿婆扶正歪斜的秧苗。
露水打湿了他的裤脚,他却毫不在意,反而笑着问:“阿婆,今年这秧苗比去年长得旺,是不是有啥窍门?”
李阿婆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汗,脸上堆起皱纹:“可不是嘛!自从土地神大人帮着改良了土壤,又教我们搭了灌溉的竹渠,这秧苗就跟喝了蜜似的,长得飞快!
前儿个还有农神司的阴神大人过来,说等秋收了,要给我们送新的稻种呢!” 她说着,指了指田埂边的竹渠。
清澈的水流顺着渠槽缓缓流淌,滋润着每一株秧苗,那是布灾行瘟司阴神上周刚帮着修整的。
沈默心中微动,指尖悄悄凝聚一丝柔和的神力,融入田边的土壤。
这丝神力能锁住水分,哪怕遇到旱天,也能让秧苗多撑上几日。
做完这一切,他又跟着李阿婆往村里走。
村口的一间暗室内,几个孩童正围着一位阴神嬉闹。
那阴神是农神司派来的,正用神力变出小小的麦穗模型,教孩子们辨认作物的生长阶段。
听到沈默的自我介绍,说是政务部门派下来考察的。
“小哥,你来得正好!” 村长老王急忙迎上来,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这是我们村统计的今年收成预估,你帮着看看,是不是还能再提提产量?”
沈默接过纸,仔细看着上面的数字,又问了问村里的水利、肥料情况,沉吟道:“咱们可以在田埂边种上豆科植物,既能固氮肥田,又能当饲料喂牲口。
然后再多学些上面发的堆肥方子,咱们用有机肥,比单用化肥更养地。”
老王连连点头,拉着沈默往自家屋走:“中午就在我家吃饭!我让老婆子煮红薯粥,再蒸几个杂粮馍,都是咱们自己种的!”
沈默笑着答应,跟着老王走进屋。
屋内陈设简单,却收拾得干净整齐,墙上还贴着一张泛黄的 “炎黄二帝” 和沈默的画像。
那是移民时神佑帮统一发放的,家家户户都有。
吃过午饭,沈默又启程前往澳洲。
抵达西部铁矿场时,正是午后最热的时候。工人们光着膀子,推着装满铁矿石的矿车,号子声在山谷里回荡。
沈默走到一个踉跄了一下,差点跌倒的皮肤黝黑青年身边,帮他扶住矿车把手:“兄弟,这矿车沉不沉?要不要歇会儿再推?”
青年擦了把脸上的汗,咧嘴笑道:“不沉!趁着农闲,多推一车,就能多赚几个钱,家里的娃就能多买一本识字课本。
再说了,管事的都说了,等铁路修通了,咱们就能坐着火车回家探亲了!”
他指了指远处正在铺设的铁轨,阳光洒在铁轨上,泛着金属的光泽。
那是高挺从淞沪调派来的工程队,正日夜赶工,争取年底通车。
通过介绍,沈默也知道了这个年轻人是从豫省移民过来的,算是家里的小儿子。
因人口多,家里的地不够,于是选择分家移民,还有亲人在中原老家。
沈默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群工程师正指挥着工头带着各地的土着铺设铁轨。
地底还有阴神还在用神力在梳理地脉,固化铁轨下方的地质。
他跟年轻人告别,然后寻了一个没人的地方沉入地下,化作神君形象,对领头的阴神叮嘱:“铁轨地基要打牢,澳洲多风沙,得在轨道两侧种上防沙林。
还有,工人的宿舍要通风,饮用水一定要烧开,不能让大家生病。”
阴神躬身应道:“神君放心,属下已安排布灾行瘟司的同僚过来巡查,确保工人食宿安全。”
离开澳洲的铁矿场,沈默又飞往脚盆岛域。
这里的火山灰农田里,稻穗已开始泛黄,农户们正忙着收割。
他落在一片稻田边,继续化作普通的政务管理人员,帮着农户收割稻穗。
一位名叫金顺的三韩移民,一边割稻一边用生硬的中原话跟沈默聊天:“长官,我家娃在村里的学堂上学,现在能背《三字经》了!
等明年,我想让他去中原的大学堂读书,学本事回来建设这里!”
沈默心中一暖,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志向!只要娃肯学,神佑帮肯定会支持。咱们都是炎黄子孙,不管是中原人还是三韩人,都是一家人,一起把这片土地建设好,比啥都强。”
金顺用力点头,割稻的动作更有力了。
傍晚时分,沈默抵达西北汉唐故地。
这里的水渠刚修好不久,麦苗在渠水的滋润下,已长出嫩绿的叶片。
他走到一座道观前,看到几位道士正在给村民讲解《道德经》。
一位老道士看到沈默,连忙迎上来:“道友来得正好,我们正跟村民说‘敬天’的道理,让大家爱护这片土地,别乱砍滥伐。”
沈默笑着点头,走进道观。道观里,几位拜火教信徒正跟道士争论,说 “拜火才是正信”。
沈默走上前,平静地问:“你们拜火,是为了什么?”
一位信徒答道:“火能带来温暖,能驱散黑暗,是真主的恩赐!”
沈默又问:“那土地能种庄稼,水能源源不断,这些不是恩赐吗?敬天,就是敬畏自然,珍惜土地、水源;法祖,就是学习先辈开垦荒地、建设家园的精神。
咱们中原人讲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是靠虚无的神,而是靠自己的双手,靠对自然的尊重。”
信徒们沉默了。
这时,一位村民站起来说:“是啊!自从神佑帮来了,咱们有了水,有了田,能吃饱饭了。
这不是靠拜火,是靠神君和大家的努力。我看啊,敬天法祖才是正理!”
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拜火教信徒们面面相觑,最终低下头,不再争论。
沈默知道虽然神佑帮和阴神们将这里原来的精英和拜火教上层人士清理掉了,但是这些习惯了拜火教的普通人同化之路还很长远。
夜色渐深,沈默返回交趾神域。
法器学校里,灯火通明,学生们正在拆解一架缴获的列强战机。
他走进去,拿起一个零件,对学生们说:“这个零件是发动机的核心,咱们要搞清楚它的原理,才能造出自己的战机。
记住,技术是为了保护家园,不是为了侵略。等咱们有了足够强的实力,就能让中原百姓永远不受外敌欺负。”
学生们齐声应道:“是!” 声音响亮,充满了斗志。
沈默看着他们年轻的脸庞,心中充满了希望。
这片新域,这些百姓,这些年轻人,就是中原未来的希望。
所以他一边教书,一边亲自带着学生做实验,有时候会跟科研人员沟通科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