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带来的消息,像一道惊雷,在“归晚”工作室平静的表面下炸开。南美矿场大规模罢工,矿山全面停产!这意味着什么,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短暂的震惊过后,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在办公室里弥漫开来。
小敏几乎是从工位上跳了起来,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狂喜:“林总!神了!您真是神了!这下‘圣玛利亚’的价格要坐火箭了!”
连一贯沉稳的老周,也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敬佩与激动:“林总,这次决策……太精准了。我们几乎是卡在最后一个时间点,完成了所有采购。”他看向林晚意的目光,已经不仅仅是下属对上司的尊重,更增添了几分对“先知”般的信服。
林晚意坐在办公桌后,握着笔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只有她自己知道,手心里沁出的是一片冰凉的冷汗。赌赢了!巨大的 relief 和随之而来的狂喜冲击着她的心脏,让她几乎有些眩晕。但比喜悦更快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后怕。如果……如果她的记忆有误,或者时机稍偏差一点,此刻她和“归晚”面临的,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她强迫自己深呼吸,压下翻腾的情绪。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
“消息确认了吗?来源可靠吗?”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确认了,几家国际矿业新闻社都报了,局势很糟糕,短期内复工无望。”老周肯定地点头。
正如所有人预料的那样,随着矿场停产的消息持续发酵,国际珠宝市场上,“圣玛利亚海纹石”的价格开始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飙升。询价单如同雪片般飞向各大供应商,但回应无一例外都是缺货。而“归晚”工作室那间不起眼的保险库里,静静存放着的那批品质上乘的原石,其价值每天都在以惊人的数字滚动增长。
这不再仅仅是一批原材料,而是“归晚”未来发展的巨大资本和底气。
这天,林晚意接到了陆寒州的电话。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依旧是平铺直叙的风格,但林晚意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与往日不同的温度。
“圣玛利亚矿的事情,听说了?”
“嗯。”林晚意握着手机,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攘的车流,心情复杂。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他低沉而肯定的声音:“很精彩的判断。”
没有追问,没有探究,只有纯粹的、毫不掩饰的赞赏。这比任何华丽的夸赞都更让林晚意感到触动。
“运气好而已。”她下意识地谦虚,这是她此刻唯一能给出的解释。
陆寒州在电话那头似乎极轻地笑了一声,那笑声短促得几乎让她以为是错觉。“商场如战场,从来没有单纯的运气。”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更深的探究,“我很好奇,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利用这笔‘意外之财’?”
这个问题,恰恰问到了林晚意的心坎上。价值的飙升固然令人欣喜,但如何将这份纸面上的财富,转化为“归晚”实实在在的竞争力和品牌价值,才是关键。
几天后,林晚意再次坐在了陆寒州的办公室里。这一次,她带来的不是设计稿,而是一份详尽的计划书。
“我打算用这部分增值的资产作为抵押,申请一笔贷款。”她将计划书推到他面前,眼神清明而坚定,“一部分用于扩大‘归晚’的生产线和团队规模,另一部分……我想成立一个扶持年轻设计师的基金,并且投资建立一个与‘石缘斋’深度绑定的小型高级工坊,专注于稀缺材料的研发和精加工。”
她没有选择将原石高价抛售套现,获取短期暴利,而是着眼于更长远的布局——夯实自身基础,同时反哺行业生态。这个格局,超出了单纯商人的逐利范畴。
陆寒州翻阅着计划书,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数字和条款。他看得很快,也很仔细。良久,他合上文件,抬眸看她,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欣赏之意几乎不再掩饰。
“很成熟的规划。”他评价道,“不仅仅是设计师的眼光,更有企业家的魄力和远见。”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与她平视,语气郑重了几分:“林晚意,你总是能让我感到意外。”
这声连名带姓的称呼,和他眼中毫不避讳的激赏,让林晚意的心跳骤然失序。办公室内阳光正好,将他轮廓分明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边,也将他眼底那份清晰的认同与……某种更深层次的情感,照得无所遁形。
她感到脸颊有些发烫,下意识地想要避开他那过于直接的目光,却又被其中蕴含的力量所吸引,无法移开。
“我只是……不想浪费这次机会。”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软。
“你没有浪费。”陆寒州肯定道,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像是在陈述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你让它发挥了最大的价值。”
离开陆氏大楼时,林晚意的心依旧无法完全平静。陆寒州那句“你总是能让我感到意外”和他当时的目光,反复在她脑海中回放。那不仅仅是对她商业决策的认可,更像是对她这个人、她整个灵魂的深度审视与接纳。
她抬头望向蔚蓝的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原材料危机变成了巨大的转机,事业上前进的道路愈发清晰宽阔,而内心深处某个柔软的地方,似乎也因为那份独一无二的欣赏与理解,而变得更加丰盈和坚定。
然而,就在她沉浸在初步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时,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信息。信息内容很短,却让她刚刚晴朗的心情瞬间蒙上了一层阴影:
「林小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小心捧得越高,摔得越重。」